被害人自陷风险的定义与特点

律师回答
摘要:被害人自陷风险分两种情况:一是被害人自身危险行为导致,责任由其承担;二是被他人危险行为所导致,责任由行为人承担。被欺骗而导致的行为不属于自陷风险,诈骗者需承担责任。被害人放弃法益仅限于轻伤范围内,财产也可放弃。例如,被自愿打成轻伤不涉法律,但被打成重伤即使自愿也会追究责任。
被害人自陷风险具体来说包括两种情况。被害人是危险的实行者、支配者;其他的行为人是危险的实行者、支配者,被害人统一行为人的危险行为。对于前一行为来说,责任由被害人承担,例如一个人傍晚躺在高速公路上被碾死,这时就无法追究车主的责任。如果是受到诈骗的情况下陷入风险,由于是遭受到欺骗而作出的行为,所以不属于被害人自陷风险,诈骗者仍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对于后一行为来说,被害人承诺放弃自己的法益,但这种放弃仅限于轻伤范围以内,财产也可以放弃。例如,被害人自愿被打成轻伤,法律不会介入,但如果被害人被打成重伤,即使是自愿让对方打,但法律也会介入追责。
延伸阅读
被害人自陷风险的预防策略与应对措施
被害人自陷风险的预防策略与应对措施是保护个人安全和权益的重要措施。首先,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是关键。人们应该了解自陷风险的定义和特点,学会辨别潜在的危险因素,并学习如何避免陷入风险。其次,建立健全的安全措施是必要的。这包括保持警惕,避免与陌生人分享个人信息,定期更改密码,安装安全软件等。此外,与他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助也是重要的。在遇到风险时,及时寻求帮助和报警是至关重要的。总之,通过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建立安全措施和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互助,可以有效预防被害人自陷风险,并应对潜在的危险情况。
结语:被害人自陷风险的预防策略与应对措施是保护个人安全和权益的重要措施。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别潜在危险因素,避免陷入风险是关键。建立健全的安全措施,保持警惕,避免与陌生人分享个人信息,及时更改密码,安装安全软件等也是必要的。与他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助,在遇到风险时及时寻求帮助和报警至关重要。通过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建立安全措施和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互助,可以有效预防被害人自陷风险,并应对潜在的危险情况。
法律依据
(二)受刑事处罚;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本解释第一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
(一)曾因敲诈勒索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一年内曾因敲诈勒索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敲诈勒索的;
(四)以将要实施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或者故意杀人、绑架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相威胁敲诈勒索的;
(五)以黑恶势力名义敲诈勒索的;
(六)利用或者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军人、新闻工作者等特殊身份敲诈勒索的;
(七)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九条 本解释公布施行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法释〔2000〕11号)同时废止;此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被害人自陷风险的定义

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是指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人,包括自诉案件和公诉案件的被害人;而民事案件中的受害者则是指赔偿权利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原告人和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都是当事人,而...查看全文

报复陷害罪的定义与特点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报复陷害罪,指的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对举报人等实施报复。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两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则可能被判处两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公司法人风险的定义与特点

公司法人风险主要包括民事责任风险、行政责任风险和可能承担的刑事责任。法人需要承担公司内的各种责任,包括财务、税务、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责任。此外,法定代表人也可能因公司的犯罪行为而承担刑事责任。因此,担任公司法人并不仅仅是名义上的荣耀...查看全文

被害人的自陷风险解析

被害人自陷风险是指在危害发生前被害人意识到的风险。不属于自陷风险的情形包括:被害人不知情且无法得知风险、被害人明确或默认许可风险、被害人否认危害结果、风险可能性极低且被忽视。...查看全文

什么是被害人自陷风险

被害人自陷风险首先是指,被害人在危害的结果发生之前已经意识到了存在的风险。以下情形不属于被害人自陷风险:1、如果被害人对风险并不知情,并且无从得知的情况下则不构成自身风险;2、被害人对其风险本身明确或者默认许可;3、被害人对于危害...查看全文

什么是被害人自陷风险?

被害人自陷风险具体来说包括两种情况。被害人是危险的实行者、支配者;其他的行为人是危险的实行者、支配者,被害人统一行为人的危险行为。对于前一行为来说,责任由被害人承担,例如一个人傍晚躺在高速公路上被碾死,这时就无法追究车主的责任。如...查看全文

被害人自陷风险是什么

1977年,德国学者首次将被害人信任纳入到诈骗罪的“错误”要素的判断中,为保护被害人免受诈骗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随着时间的深入研究,一些学者认为被害人信*学在论据和结论上均存在问题。首先,刑法规范指引发生偏差,禁止诈骗的刑法规范...查看全文

定义、特点和风险

民间借贷是公民与公民、公民与法人、公民与组织之间的借贷,双方意见真实即可认定有效,抵押有效(利率不超过规定)。民间借贷是直接融资,银行借贷是间接融资,是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民间金融的一种形式。...查看全文

报复陷害罪的定义及特点

报复陷害罪的主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滥用职权、假公济私的方式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实施打击报复陷害,侵犯其民主权利。主观方面一般为直接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具体行为。...查看全文

被害人自陷风险意思是什么

明知自己实施或参与他人某种行为存在风险,但仍然自愿实施参与,对于最终出现的结果如何规则,在刑法理论称为被害人自陷风险。被害人自陷风险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被害人自己是风险的控制和支配者,其他人只是配角,称为自控型风险;另一种是他...查看全文

被害人自陷风险是什么意思

自陷风险行为应当包含如下要素:(一)依普通理性人之观念,该风险应具备社会相当性。如该风险现实发生可能性极其低,以至于常人往往容易忽视,则不应视为被害人自陷风险。(二)被害人在危害结果发生之前已经意识到风险之存在。如果被害人对于风险...查看全文

自然人股东的定义与特点

自然人股东和法人股东在股权行使方面存在差异,自然人股东是具体个人投资者,享有股东权利和承担义务,而法人股东是组织实体,通过派出代表行使权利和义务。...查看全文

自助行为的定义与特点

自助行为是指在权利受到不法侵害且无法及时请求国家机关救助时,依靠自身力量对他人采取合理手段进行拘束或扣押的私力救济行为。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了自助行为的条件,包括权利受侵害、紧急情况下无法求助、手段适当且不过分,并在事后及时移交...查看全文

自诉案件的定义与特点

自诉案件是指被害人、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直接向司法机关提起的刑事案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规定,自诉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应当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但公安机关或检察院不予...查看全文

一般被害人自陷风险意思是什么

明知自己实施或参与他人某种行为存在风险,但仍然自愿实施参与,对于最终出现的结果如何规则,在刑法理论称为被害人自陷风险。被害人自陷风险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被害人自己是风险的控制和支配者,其他人只是配角,称为自控型风险;另一种是他...查看全文

人格权的定义与特点

人格权的特征和包含的权利。人格权具有主体普遍性,仅自然人享有,且公民平等。其权利内容广泛,包括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誉、荣誉、信用、隐私等。人格权是人的基本权利,相对于具体人格权而言,是基本权利。人格权包括财产权,自然人享有生...查看全文

劳动保险费的定义与特点

工伤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险制度,为劳动者提供在遭受意外伤害或职业病时的物质帮助。不论责任在个人还是企业,劳动者都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包括工伤医疗待遇。...查看全文

国家风险的定义与特征分析

该段内容讨论了国家风险的两个基本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国家风险发生在国际经济金融活动中,同一个国家范围内的经济金融活动不存在国家风险。第二个特征是,在国际经济金融活动中,无论是政府、商业银行、企业还是个人,都有可能遭受国家风险所带来...查看全文

主动投案自首的定义与特点

主动投案自首是指犯罪人在犯罪后主动向司法机关交代罪行并接受处理。根据刑法规定,自首者可减轻或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服刑罪犯如实供述未知罪行也可视为自首。即使没有自首情节,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罪行可从轻处罚,如...查看全文

营利法人的定义与特点

营利法人的权力机构是股东会,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具备独立财产和权利,股东享有资产收益和参与决策的权利。法人的构成需要依法成立、具备必要的财产、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并能单独承担民事责任。...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房顺建

北京市-北京市-通州区

专职律师刑事辩护、刑事辩护

已服务104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