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的区分原则

律师回答

物权在当今社会运用得十分普遍,因此法律对物权规定了适用原则,区分原则就是其中一种,如房屋合同的效力与房产变动是有区分的。那么物权法的区分原则?物权法区分原则的价值?物权转移规则?接下来将由为您介绍关于物权法的区分原则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一、物权法的区分原则
      所谓物权法上的区分原则即指在发生物权变动时,物权变动的原因与物权的变动的结果作为两个法律事实,他们的成立生效依据不同的法律根据的原则。无论物权变动的原因是什么,原因的成立与物权的变动都不是一个法律事实,而是两个区分的法律事实。
二、物权法区分原则的价值
      区分原则的建立不但符合物权为排他权而债权为请求权的基本法理,而且被民法实践证明是一条分清物权法和债权法的不同作用范围、为物权变动与债权变动建立科学的规范基础、区分当事人的不同法律责任的行之有效的原则。具体说来,区分原则的价值如下:
      1、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债权请求权的作用按照区分原则,在未发生物权变动的情况下,合同仍旧可能成立生效。在出卖人一物二卖的情况下,就只能有一个买受人才能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而其他的买受人绝对不能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在此时,对其他的买受人而言,虽标的物的所有权不能取得,但是他们仍享有合同法上的请求权,他们仍然可以依据请求权追究违约责任等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权利。
      2、确定物权变动的准确时间界限、保护第三人的正当利益的作用按照区分原则,即使是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已经生效,但是如果尚未发生不动产物权登记或者动产的占有交付,则不应认为物权已经发生变动。因此,不能按照合同生效则物权必然发生变动的思想规范现实的交易秩序。因为,合同的生效,只是产生了关于物权变动的请求权,而不是实际的物权变动。合同只有债权法上的约束力,而没有物权法上的约束力
三、物权转移规则
      按照物权变动的原因不同,物权变动的规则可以划分为基于法律行为的变动和非基于法律行为的变动。
      (一)基于法律行为的变动
      所谓法律行为,又叫做意思表示行为,指的是需要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发生效力的行为,例如合同行为。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有效的法律行为+公示(不动产登记;动产交付)例如甲自有住房一套,以100万的价格卖给乙。双方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但未办理过户登记。问:乙是否取得房屋的所有权?解析:本题中甲与乙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是一个民事法律行为,虽然合同有效,但是双方并未进行不动产的登记,因此不满足物权的变动要求,乙不能取得房屋的所有权。
      (二)非基于法律行为的变动
      非基于法律行为的变动,主要有基于事实行为、基于公法行为和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三种方式。
      1.善意取得
      善意取得,指受让人以财产所有权转移为目的,善意、对价受让且占有该财产,即使出让人无转移所有权的权利,受让人仍取得其所有权。善意取得是法律明文的规定,物之原主没有向第三人作出转让的意思表示,但是因为第三人是善意的,所以为了侧重保护善意的第三人,使得物权发生了变动,因此是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善意取得=行为人无权处分+受让人善意+合理价格+公示。例如甲将照相机(价值5000元)借给乙外出旅游,乙旅游期间钱包被偷周转困难故将甲的照相机没给了不知情的丙,丙基于确信向乙支付了5000元,乙当即将相机交付给丙。甲得知后气愤不已,要求丙返还相机。问:丙是否需要返将相机返还甲?解析:不需要。本题中乙将甲的相机卖给丙的行为是无权处分,并对乙无权处分不知情并且支付了合理的价格完成了交付,丙已经善意取得了相机的所有权,丙没有返还义务,甲的损失可以找乙承担。
      2.特殊原因引起的变动
      (1)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
      (2)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发生效力;
      (3)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或者消灭物权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
      依照(1)、(2)、(3)方式享有不动产物权的,处分该物权时,依照法律规定需要办理登记的,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
      物权法的区分原则,主要是指物权变动的原因和物权的结果的生效依据是不同的,即物权是否变动与合同是否成立无关。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物权法原则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怎么规定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物权法定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物权的类型、各类物权的内容、效力,以及创设的方式,都由法律直接规定,不能由当事人任意创设。 2、公示、公信原则。公示的方法除了法律另有规定外,就是到...查看全文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法律分析:物权法已废止,民法典中物权编的基本原则有:物权法定原则、物权客体特定原则、物权公示原则。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法律...查看全文

物权法基本原则

一、物权法基本原则有哪些 1、物权法定原则: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物权法定原则包括:一是种类法定,即不得创设民法或其他法律所不承认的物权;二是内容法定,即不得创设与物权法定内容相异的内容。 物权法定原则的效力:行为人违反种...查看全文

区分原告和被告的法律原则

原告和被告在诉讼中的区别是:原告是发起诉讼的一方,被告是被告方当事人;原告处于诉讼的初始阶段,被告处于后续程序;原告的诉讼程序相对较短,被告的程序相对较长。原告是自己权益受侵害的一方,被告是侵害原告权益的人;原告主动提起诉讼,被告...查看全文

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的区别

一、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的区别1、辩论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辩论原则给予当事人充分阐述理据,以此让法院参考、采纳自己的主张。2、处分原则是指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查看全文

处分原则和辩论原则的区别

法律分析:处分原则和辩论原则的区别在于辩论原则是指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案件事实和争议的问题陈述各自的主张和意见,相互进行反驳和答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处分原则是指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查看全文

物权的基本原则

物权的基本原则:1.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2.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适用本法;3.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查看全文

物权法的相邻关系原则

法律分析:物权法的相邻关系原则是兼顾利益、提供利益。相邻各方在行使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应当互相协作,兼顾相邻人的利益;处理因相邻关系发生的纠纷时应从有利于有效合理的使用财产,有利于生产和生活出发。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物权法的基本的原则有哪些

1、物权法定原则。 物权法第五条规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就是这一原则的体现。这一原则要求物权的类型、各类物权的内容、效力,以及创设的方式,都由法律直接规定,不能由当事人任意创设。 2、公示、公信原则。 公示就是物权的...查看全文

普遍管辖原则与保护管辖原则的区分方法

普遍管辖原则和保护管辖原则是国际刑事法的基本原则。前者指国际共同利益的犯罪可在任何国家行使刑事管辖权,不受犯罪人国籍和犯罪地属性限制;后者指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国家或公民犯罪,若刑罚达到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国法律可适用。但犯罪...查看全文

社区划分的原则依据?

律师分析: 在社区体制改革中,调整和划分社区依据居民居住的自然地缘关系、相对独立的区域、社区的资源配置、适度的管辖人口和居民的心理认同感,按照有利于社区的自治、管理、服务和资源利用,有利于提高工作效能的原则,对原有居民委员会作适当...查看全文

物权法里面的区分

所有权是物权的一种,是财产所有人依法对其物即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和独立支配的权利。所有权包含了四项权能:一是占有,即对财产的实际控制,占有又可以分为所有人占有与非所有人占有两种情形,如甲将自己的房子租给乙居住,乙对...查看全文

处分原则和辩论原则的定义与区别

辩论原则是指在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以充分阐述自己的理据和主张,从而让法院在判决时参考并采纳。而处分原则则是指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权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即当事人对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享有处分权。...查看全文

物权变动的公示原则

物权公示原则,是指大陆法民法中关于物权变动的公示行为的原则。依多数国家的规定,不动产物权的变动应以登记方法公示;动产物权的变动应以交付占有的方法公示。对于公示行为的效力,各由法有不同规定。德国法系各国法律多确认公示行为.为物权变动...查看全文

动物侵权的归责原则

法律分析:归责原则是可归责性判断在法律技术层面的应用。按照侵权行为理论,饲养动物损害是一种准侵权行为。一般认为,民事主体对他人或物件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是基于一定的既有法律关系。理由主要有四点: 一是,该民事主体最有可能防止...查看全文

继承权的分配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第十三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查看全文

物权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一、物权的基本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行为人违反“种类法定”原则,在法定物权种类之外创设物权,该行为无效; 行为人违反“内容法定”原则,设定与法定物权相异的内容,该行为无效。 物权...查看全文

物权的保护原则是什么?

律师分析: 一、一体保护原则 一体保护原则,是指对所有的物权,不论其性质和内容如何,都应当给予承认和保护,即不管是所有权还是他物权,在所有权中,不管是公有性质的所有权还是私有性质的所有权;在他物权中,不管是用益物权还是担保物权,...查看全文

物权平等保护原则

对于物权保护究竟应遵循那些原则,民法学界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仅指“一体承认、平等保护”原则;有的认为应包括平等保护原则和效率原则;还有的认为应包括平等保护原则、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相结合的原则、预防与救济相结合的原则等。物权...查看全文

过错推定原则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区分

无过错责任和过错推定的区别: 无过错责任不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而是提供受害人补偿,过错推定则具有制裁和教育功能; 无过错责任关注合理分配损害,过错推定侧重加害人未尽注意义务而补偿受害人; 无过错责任不考虑当事人过错,而过错推定要求...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王喜龙

北京市-北京市-丰台区

认证律师合同纠纷、合同纠纷

已服务161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