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合同签了开发商不给合同

律师回答
摘要:购房合同签了开发商不给合同,可要求开发商补给合同并办理房屋产权变更登记。只有购房合同不能卖房,需等待房产证下来。交了定金没签购房合同,若收受定金方不履行债务,则应双倍返还定金。
一、购房合同签了开发商不给合同
购房合同签了开发商不给合同首先要保存其它购房凭证的证明材料,然后要求开发商尽快补给合同,并且要求开发商尽快去房屋管理机构进行房屋产权变更登记。如果开发商坚持不履行义务的,买房人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解除合同。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二、只有购房合同能不能卖房
只有购房合同不能卖房的。房产证还没有下来,房子只有购房合同的,一般不可以进入市场进行交易。房产证通常是购房者通过交易,获得了房屋的合法所有权,并且可以依法对所购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的证件。
三、交了定金没有签购房合同可以退吗
交了定金没有签购房合同可不可以退要分情况。
1.在没签合同的情况下,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2.如果不是因为收受定金的一方的原因,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不能要求退还。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以上情况,购房合同签了开发商不给合同,买房人应保存购房凭证并要求开发商补给合同,如开发商拒绝履行义务,买房人可要求追究违约责任或解除合同。根据《民法典》第577条,不履行合同义务应承担违约责任。此外,只有购房合同不能卖房,必须等待房产证下来后方可交易。在未签购房合同的情况下交定金,若未实现合同目的,收受定金的一方应双倍返还。根据《民法典》第587条,债务人履行债务时定金应抵作价款或收回,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约定,致使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应双倍返还定金。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 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解除权人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 商品房买卖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可以参照以下标准确定:
逾期付款的,按照未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
逾期交付使用房屋的,按照逾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购房合同签了开发商不给合同?

律师分析: 开发商不给购房合同的情况下首先要保存其它购房凭证的证明材料,然后要求开发商尽快补给合同,并且要求开发商尽快去房屋管理机构进行房屋产权变更登记。如果开发商坚持不履行义务的,买房人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解除合同。 【法...查看全文

开发商不给购房合同

法律分析:如果开发商不给购房合同,那么购房者就可以拒绝支付房款,没有合同约束也可以退房。而且如果没有合同,当发生违约情况,当事人也是难以主张自己的权利。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查看全文

开发商给了两份购房合同?

律师分析: 购房合同一般都是四份,开发商一份,住建局备案一份,银行货款用一份,业主一份,你如果手里有两份购房合同,那就说明你买房付的是全款,没走房贷,银行货款用的那份购房合同也给你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查看全文

购房开发商不给购房合同怎么办

根据规定,在房屋买卖过程中,开发商和购房者是需要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的,如果开发商不给购房合同的话,是可以进行投诉的。      合同是买卖关系的证明,也是双方履约...查看全文

开发商不签购房合同不退房款

合同是买卖关系的证明,也是双方履约的依据,如果没有合同,当发生违约情况,当事人难以主张自己的权利。可以向开发商协商签。如果开发商仍然拒绝签订,可以要求房产管理部门介入。在交定金时如果约定了签订正式合同的期限,可以要求开放商在约定期...查看全文

开发商购房不给合同违约吗?

购房不给合同是违约行为,购房者可以拒绝支付购房款,并向房管部门投诉,要求开发商出示购房合同。购房者和开发商谈好购房意向后,双方都签订购房合同,通常都是一式双份,购房者应当自己保存一份,开发商不得扣押合同不给。...查看全文

购房合同开发商不给怎么办

网友提问: 我去年贷款买的房子,交了首付后来房子交工前我把全款付清了。可是从交完首付签的合同到后来全部付清签的合同都是我签完字他们就收起来了。说是要盖章,可是已经好几个月了,也没把合同给我。而且房产证也迟迟不给办理。这种情况我该怎...查看全文

购房合同开发商不给怎么办

开发商不给购房合同方法如下:1、购房人可以拒付房价款,并且可以不受合同约束退房;2、购房人可以要求开发商返还双倍定金,返还首付;3、购房人可以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继续履行并签订购房合同。...查看全文

开发商不给购房合同怎么办

法律分析: 开发商不给购房合同的情况下首先要保存其它购房凭证的证明材料,然后要求开发商尽快补给合同,并且要求开发商尽快去房屋管理机构进行房屋产权变更登记。如果开发商坚持不履行义务的,买房人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解除合同。 法律依...查看全文

开发商不给购房合同去哪投诉

开发商不给购房合同去房产管理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当事人可以先行协商或向相关部门投诉,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房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本文...查看全文

开发商不给办购房合同怎么办?

律师分析: 合同是买卖关系的证明,也是双方履约的依据,如果没有合同,当发生违约情况,当事人难以主张自己的权利。你可以继续向开发商索要,如果原件确实只有3份,可以要求提供复印件并在上面加盖“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印章。如果开发商仍然拒...查看全文

开发商不给我购房合同违法吗

开发商不给当事任购房合同违法。开发商不给购房合同,那购房者可以拒绝支付房款,或者可以请求房产管理部门介入。因为购房合是买卖关系的证明,是双方履行约定的依据,若没有合同,当发生违约事件时,当事人很难维护自己的权利,因此一定要找开发商...查看全文

开发商不给购房合同怎么处理

开发商不给购房合同方法如下:1、购房人可以拒付房价款,并且可以不受合同约束退房;2、购房人可以要求开发商返还双倍定金,返还首付;3、购房人可以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继续履行并签订购房合同。...查看全文

开发商与购房者签署合同

在购买房屋时签署合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确认合同当事人身份信息,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并确保自己对内容有充分了解,关注定金的约束力,看清补充协议,以及确认处理结果。定金条款需要关注其约束力和公平性,补充协议需要查看以避免自己的合法利益受...查看全文

购房合同被拒:开发商不给怎么办

开发商不给购房合同,购房者可拒绝支付房款并退房;开发商常见套路包括延期交房、面积问题、规划修改等;购房者可协商解决、投诉消协、反映给房屋管理机关或进行诉讼以处理延期交房问题。...查看全文

按揭买房,开发商不给我购房合同,合法吗?

开发商签署商品房预售合同后,备案完成后应该给购房者一份合同,但大多数开发商会保留合同,担心条款限制自己。价格变动问题不大,开发商不会轻易改动,否则会影响信誉。...查看全文

开发商签的购房合同是电子合同吗?

律师分析: 开发商签的购房合同可以是电子合同,但是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书面合同。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查看全文

开发商签的购房合同是电子合同吗

法律分析:开发商签的购房合同可以是电子合同,但是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书面合同。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查看全文

开发商签的购房合同是电子合同吗

法律解析: 开发商签的购房合同可以是电子合同,但是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书面合同。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查看全文

开发商签的购房合同是电子合同嘛?

律师解答: 开发商签的购房合同可以是电子合同,但是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书面合同。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