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诈骗应对指南

律师回答
摘要:微信被骗后的处理方法及网络诈骗立案所需证据。被骗者可报案并保存聊天记录等证据,根据刑法规定,构成诈骗罪的可处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网络诈骗立案需保存联系单据、记录被骗经过,并向公安机关报案,由民警记录报案笔录,进一步移交至案发地公安机关查处。
一、请问在微信上被骗了怎么办
1、
如果在微信上被骗了钱财的,当事人可以向派出所报案。同时当事人应当保存聊天记录、语音记录、通话记录等证据资料。根据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网络诈骗立案需要什么证据
1、网络诈骗立案需要的证据如下:
(1)尽可能地保存好所有与诈骗分子进行联系的单据,如电子邮件、银行汇款单、手机短信等等。
(2)将被骗经过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
(3)带着被骗经过和被骗单据到当地公安机关刑事警察部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或者派出所进行报案,并由民警作一份报案笔录。
(4)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帮助下将案件及相关材料移交到案发地公安机关作进一步查处。
延伸阅读
结语:被微信诈骗后,应立即向派出所报案,并保存相关证据资料,如聊天记录、语音记录、通话记录等。根据刑法规定,涉及数额较大的诈骗行为构成诈骗罪,可处以刑罚和罚金。网络诈骗立案需要收集尽可能多的证据,包括与诈骗分子的联系单据,被骗经过的书面记录等。随后,应前往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由民警记录报案笔录。最后,将案件及相关材料移交至案发地公安机关进行进一步查处。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十二条 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实施前款行为,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二十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资金一百万元以上逾期未还的,或者造成金融机构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上述方式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五条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
(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
(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 第十条 恶意透支数额较大,在提起公诉前全部归还或者具有其他情节轻微情形的,可以不起诉;在一审判决前全部归还或者具有其他情节轻微情形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曾因信用卡诈骗受过两次以上处罚的除外。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微信代购诈骗应对指南

微信代购被骗的解决方法:保留证据,投诉并报案。向微信客服投诉时提供交易、聊天截图。举报涉嫌违法的微信号,腾讯会采取封停等处罚。如果代购行为构成诈骗且金额超过5000元,应向警方报案,维护自身权益。...查看全文

微信诈骗报警指南

遇到微信诈骗,当事人可依法收集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也可向检察院或法院举报。根据刑事诉讼法,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利也有义务报案或举报犯罪事实。被害人有权向相关机关报案或控告侵犯其权利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应接受报案、控告...查看全文

微信诈骗案件报案指南

网络诈骗受害者应及时向当地网络安全监察部门或公安部举报,可选择案发地、实施地、结果发生地、嫌疑人住所地报案。保存证据包括交易记录、聊天记录等,尽量获取嫌疑人IP地址。报案时如实反映事实,不隐瞒或隐瞒案情会增加破案难度。联系其他受害...查看全文

炮友诈骗应对指南

嫖娼行为属于违法行为,被骗的嫖资无法追回。公安机关对卖淫嫖娼人员实施处罚,根据情节轻重,可处以拘留和罚款,严禁以罚款代替刑罚。对未满18周岁的人卖淫嫖娼、初次卖淫、因生活所迫卖淫等情况,处罚较轻;多次卖淫嫖娼、再次卖淫嫖娼等情况,...查看全文

手机诈骗应对指南

建议协商解决,无法协商收集好证据,可以向消协投诉维权,必要时可以向法院起诉。根据《两高解释》,诈骗金额在3000元至1万元以上、3万元至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分别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地法院可...查看全文

学习卡诈骗应对指南

建议先与卖学习卡的人沟通了解情况,若被骗可考虑联系其他买家,共同施压。考虑经济成本,若资料卡能单独使用且内容匹配价格,不建议诉讼。若资料卡贵且内容不值,尝试获取学习机,联络其他买家组织维权或投诉。...查看全文

网络社交诈骗应对指南

如何应对被诈骗的情况?立即报案,要求警察陪同冻结银行卡;提供诈骗犯的银行卡号给警方,查询开户点和资金流向;若密码被盗,登录银行官网输错密码三次并在ATM机上重复操作,冻结账号。根据《刑法》第266条,诈骗罪数额不同会有不同刑罚。...查看全文

培训机构诈骗应对指南

培训机构以单位名义诈骗,涉及金额在五万至二十万以上,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根据《刑法》第266条,如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将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将面...查看全文

二手房东诈骗应对指南

这篇文章讲述了在租房二房东不见了时,承租人和出租人应该如何处理。如果承租人转租房屋,且经过出租人同意,则承租人与第三人的房屋租赁合同仍然有效。但如果未经出租人同意,则房屋租赁合同无效,出租人有权行使原物返还请求权并让承租人搬离房屋...查看全文

2023年微信购物陷阱应对指南

微信购物被骗解决办法及风险防范 如果在微信上购物被骗,可以举报微信号、咨询微信官网或报警求助。对于犯罪行为,可追究刑事责任。微信购物存在风险,如诈骗、盗取付款码等。为防范风险,不要提供付款码和二维码给他人,最好关闭付款码功能,选择...查看全文

微信上购买假口罩应对指南

微信上购买到假口罩应立即报警,因其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将承担刑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犯此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至200%以下的罚金。...查看全文

遭受微信诈骗应如何应对?

被骗钱可报警,公安机关会立案侦查。根据《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受害人应积极配合提供信息,也可申请冻结对方账户。...查看全文

互联网金融诈骗应对指南

在面对互联网金融诈骗时,我们应该保持警惕,不要轻易向诈骗者提供任何个人信息或资金,并及时保存相关证据。如果被害人的权益受到侵犯,他们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报案或控告犯罪嫌疑人。对于电信诈骗,当事人可以直接到公安机关、...查看全文

微信刷单诈骗应对策略

微信是一款用户量最多的聊天软件,但也存在着刷单骗局。遇到被骗的情况,可以向腾讯公司投诉或报警,通过手机号码和银行账号追查骗子。此外,可以向网络举报中心或网警举报网上违法行为。追回被骗款项需要详细记录受骗经过和骗子信息。刷单是违规操...查看全文

微信代购诈骗应对策略

微信代购被骗,涉嫌诈骗,数额较大的可报警并保存证据。根据我国法律,诈骗数额较大者将受刑罚,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和罚金等。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和罚金。特别巨大者将受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查看全文

微信红包诈骗应对策略

微信红包被骗可报警,追回被骗钱的希望不大,但仍需报警并警示他人。微信网络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为金额在3000元以上或发送诈骗信息5000条以上。根据刑法和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的解释,诈骗金额较大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查看全文

微信兼职诈骗应对策略

网络诈骗的特点及应对措施。网络诈骗呈空间虚拟化、行为隐蔽化,犯罪嫌疑人身份难以确定,打击难度大。犯罪嫌疑人年龄低、文化程度低,地域特征明显。网络诈骗犯罪呈现产业化发展,形成完整的地下产业链。受害人应保留证据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或报...查看全文

电信诈骗举报指南

举报诈骗犯罪,拨打110报案,共建网络安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追究法律责任。举报渠道包括反诈骗中心、12321举报平台和举报助手app。网址:http://www.12321.cn。转发欺诈短信至12321举报平台或直接拨打123...查看全文

电信诈骗投诉指南

遇电信诈骗投诉需求:向电信举报,若有财产损失报警。及时报警有利于立案侦查,追回损失。法律知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诈骗数额较大者可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并罚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可处有期徒刑并罚金;数额特别巨...查看全文

电信诈骗罪取证指南

电信诈骗罪的证据主要有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这些证据必须经过双方当事人和公诉人、辩护人的质证,相互验证后方可作为定案依据。在诈骗罪中,重点是搜集证明行为人虚构或...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徐云翔

北京市-北京市-东城区

认证律师劳动仲裁、劳动仲裁

已服务184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