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微信购物陷阱应对指南

律师回答
摘要:微信购物被骗解决办法及风险防范 如果在微信上购物被骗,可以举报微信号、咨询微信官网或报警求助。对于犯罪行为,可追究刑事责任。微信购物存在风险,如诈骗、盗取付款码等。为防范风险,不要提供付款码和二维码给他人,最好关闭付款码功能,选择密码支付方式。具体操作为进入微信钱包,选择暂停使用付款码功能。
一、在微信上买东西被骗了怎么办,有什么解决办法?
在微信上买东西被骗了应当采取以下的解决办法:举报对方的微信号,然后给微信官网拨打电话咨询;如果数额巨大的,投诉然后举报,也可以拨打110寻求警察的帮助;找电视媒体来帮忙追回,寻求法律求助热线节目,看看能不能找回;拨打12315投诉举报的电话来解决等方法。构成犯罪的,可以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在微信购物有哪些风险
1、不法分子经常以各种方式,理由骗取付款二维码的截图,索要付款码数字等,采取诈骗。
2、当你把二维码的截图,或者付款码数字提供给对方的时候,也就相当于把银行卡的密码给了对方,对方可以任意转走你账户上的钱。
3、我们在商场购物消费的时候,可以通过扫码直接完成付款,不需要指令和输入密码。但是一般都是面对面的付款。而在网上购物的时候,对方要求索要付款码数字,和二维码截图来支付,就相当的风险,因为你无法控制和防范。
三、如何防范微信购物带来的风险
1、微信付款的条形码,二维码,还有付款码数字,不要提供给任何人。说直白些,这些就是你的银行账号密码,谁获取谁可以取钱。
2、最好关闭这项功能。如果有需要的支付款项,一定要选择通过密码支付的方式支付,任何不需要密码支付的功能全部关闭。
关闭的具体操作是:
登录微信,点击【我】-选择点击【钱包】。
进入【我的钱包】后,点击选择【收付款】。
在收付款的页面上,在【向商家付款】里,点击右上角的三个小点,然后选择下面的【暂停使用】。
点击选择【暂停使用】就可以了。
延伸阅读
结语:购物遭遇微信诈骗,应采取以下解决办法:举报对方微信号,咨询微信官网;巨额损失可投诉举报,拨打110寻求警方帮助;寻求电视媒体协助追回,法律求助热线节目;拨打12315投诉举报电话。构成犯罪可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购物风险包括诈骗、账户被转走等,防范应避免提供付款码和二维码,关闭付款功能,选择密码支付方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二章 电子商务经营者 第二节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 第三十二条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平台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明确进入和退出平台、商品和服务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二章 电子商务经营者 第二节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 第三十四条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修改平台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应当在其首页显著位置公开征求意见,采取合理措施确保有关各方能够及时充分表达意见。修改内容应当至少在实施前七日予以公示。
平台内经营者不接受修改内容,要求退出平台的,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不得阻止,并按照修改前的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承担相关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二章 电子商务经营者 第二节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 第三十三条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在其首页显著位置持续公示平台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信息或者上述信息的链接标识,并保证经营者和消费者能够便利、完整地阅览和下载。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2023年微信购物被骗应对策略

微信购物被骗解决办法:举报微信号、咨询微信官网、投诉举报、寻求警察帮助、媒体追回、法律求助、投诉举报电话。涉及犯罪可追究刑事责任。微信购物风险:诈骗获取付款码、转走账户资金、无法控制防范。防范措施:不提供付款码和二维码,关闭非密码...查看全文

微信代购诈骗应对指南

微信代购被骗的解决方法:保留证据,投诉并报案。向微信客服投诉时提供交易、聊天截图。举报涉嫌违法的微信号,腾讯会采取封停等处罚。如果代购行为构成诈骗且金额超过5000元,应向警方报案,维护自身权益。...查看全文

微信上购买假口罩应对指南

微信上购买到假口罩应立即报警,因其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将承担刑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犯此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至200%以下的罚金。...查看全文

微信诈骗应对指南

微信被骗后的处理方法及网络诈骗立案所需证据。被骗者可报案并保存聊天记录等证据,根据刑法规定,构成诈骗罪的可处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网络诈骗立案需保存联系单据、记录被骗经过,并向公安机关报案,由民警记录报案笔录,进一步移交至案发地公...查看全文

买房时怎么应对购房陷阱

购房者应对房地产开发商的不当行为采取应对措施,包括不购买未取得许可证的内部认购商品房、冷静分析配套设施的真实性、仔细签订购房合同、关注广告与合同的一致性、反对强制接受指定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积极参与业主委员会以监督物业管理公司的行...查看全文

微信购买商品退款难:应对策略指南

微信购买商品不肯退货属于消费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消费者和经营者解决争议的途径,包括协商、调解、投诉、仲裁和诉讼。7天无理由退换货规则适用于通过网络、电视等途径销售的商品,但不包...查看全文

中介陷阱应对策略

房产中介陷阱及避免方法。中介需具备执照和资质证书,合同要认真阅读,不隐瞒私下成交。根据民法典,中介人应如实报告,隐瞒重要事实需承担赔偿责任。中介陷阱包括虚假宣传吸引客户、虚假承诺锁定交易、隐瞒事实促成交易、违规操作恶意网签。要警惕...查看全文

中介陷阱应对技巧

被中介骗后,当事人可向相关部门投诉,找消协维权,报警或起诉。中介诈骗金额大可构成合同诈骗罪或诈骗罪。根据《刑法》第224条,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查看全文

如何应对售楼书陷阱

法律分析:应对售楼书陷阱应注意房屋产权是否明确;房屋质量是否合格,与合同要求是否一致;是否存在定金不退的霸王条款;房屋是否被限制交易或已列入拆迁范围;中介公司是否存在暗箱操作等。法律依据:《城市商品...查看全文

商品房买卖定金陷阱避免指南

商品房买卖定金陷阱应注意审查主合同效力,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亦无效;明确款项性质,写明“定金”;主合同与定金合同主体应一致;定金合同应书面签订,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查看全文

常见的购房陷阱有哪些及如何应对

本文介绍了楼盘预售前开发商进行的内部认购活动的两个主要目的,即制造声势和了解潜在客户需求及市场情况。内部认购的价格相对较低,吸引了一些购房人。然而,由于内部认购行为政府不认可,也没有纳入管理,商品房的内部认购可能存在以下隐患:开发...查看全文

购房者应该避免哪些陷阱?

购房者要避开买房的陷阱有: 品牌陷阱,不少房地产公司虽然挂的是国有或合资的大牌,但实际上是个人所有或者是个人承包; 精装房陷阱,要注意以次充好的衣柜、甲醛超标的现象; 特价陷阱,大多是位置不佳、朝向采光不好等。 买房常见的陷阱都有...查看全文

如果陷入装修合同陷阱,如何应对?

该段内容主要讲述了消费者在签署装修合同时,如果装修公司存在欺诈行为,可以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该合同。同时,根据法律规定,欺诈方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使受欺诈方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查看全文

2023电动车醉驾应对指南

电动车醉驾处理流程:抽血、通知拿验血报告、通知户籍派出所、转交检察院、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开庭宣判、司法局社会调查、司法所下达判决书、交警队取消取保后审、市局退还保证金。...查看全文

2023年微信购物被骗找回资金的方法

微信支付被骗钱如何追回?保留证据,向腾讯举报受理中心举报,并报警。金额较小难以追回,较大则可能立案处理。报案应按照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经济诈骗案件应向当地经侦局报案。...查看全文

误入购房合同陷阱

被误导欺诈签订的购房合同是否有效?合同可能有效,但当事人可申请撤销。如合同无效引发纠纷,可协商解决或提起诉讼。合同无效后,应返还财产或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各自承担责任。...查看全文

物流公司欺诈应对指南

物流公司诈骗应采取以下措施:1)收集证据报案,2)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依据《刑事诉讼法》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犯罪嫌疑有权报案。《民事诉讼法》适用于公民、法人和组织之间的财产和人身关系的民事诉讼。诈骗罪的认定关键在于罪与非罪的界限,借...查看全文

2023年天津贷款购车手续指南

天津贷款买车手续包括:借款人提出书面申请,银行审批信用评估并进行贷前审查,签订借款合同,按合同规定核实贷款并办理提款手续,银行进行贷后检查。...查看全文

微商购物被骗应对策略

微商消费者被骗可向微信举报、报警、起诉。涉及三千元以上的诈骗罪,公安机关会立案追究刑责。需收集购买、售后、发货、假货赔偿等聊天记录、转账记录、快递等证据。起诉可书面或口头,法院会记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查看全文

六个常见的购房陷阱

买房需提防6个陷阱:楼盘热卖可能是假象,赠送面积不一定真实,特价房可能有猫腻,样板房面积和规划图可能造假,购买未取得预售许可证的商品房存在风险。...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孔鹏德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建设工程、建设工程

已服务81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