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常见的购房陷阱

律师回答
摘要:买房需提防6个陷阱:楼盘热卖可能是假象,赠送面积不一定真实,特价房可能有猫腻,样板房面积和规划图可能造假,购买未取得预售许可证的商品房存在风险。
买房过程中需提防以下6个陷阱:
1、“楼盘热卖’也许是假象
很多购房者在售楼处都会看到“人山人海”的大场面,但是这些人都是购房者吗?未必,这也许只是开发商专门为你营造的“大声势”,如果你产生了购房的紧迫感,那开发商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在售楼处看房了之后,一定不要急于下决定,要核实一下具体信息,或者最好先在地方房管局或国土资源局等相关官方网站上,查询楼盘的真实信息,并核实开发商提供的信息。
2、“赠送面积”真的是赠送的吗?
很多楼盘都打出“赠送面积”的旗号,但是这真得是赠送吗?其实很多开发商是把公摊面积、建筑设计面积、非产权空间等送了你,但并不见的是一件好事,为什么这么说呢?
举例来说,把公摊面积当成赠送面积,这会降低容积率,空间密度会加大,影响居住舒适度,而且赠送面积是不会写入合同的,一旦发生纠纷,业主可能会吃亏。
3、“特价房”是不是真特价?
很多开发商打出“特价房”的噱头来吸引购房者,但是这里面究竟藏着多少猫腻呢?为什么这些房子会被推出来做“特价房”呢?有时开发商会把存在各种缺陷的房子拿出来做“特价房”招揽购房者,这些房子可能在户型或者朝向上存在缺陷;更有甚者只是以“特价房”为噱头,其实上并无折扣。
4、样板房面积造假
一些开发商为了让样板间看上去更宽敞,会将样板间做得比实际房间面积大一些。比如将样板间的家具都缩小,让空间看起来更大;或者通过各种途径让一个60多平方米的户型看起来跟80平方米,所以大家买房一定要看实物,别被样板房的假象迷惑。
5、规划图造假
宣传广告中会将广告图做的奢华无比,但是拿到房后却发现跟宣传的完全不一样,这是很常见的现象。广告的内容不可能写入合同,也就无法保证真伪,所以大家应该多做实地考察,多查看政府官网里的城市规划、区域规划等,来辨别广告内容和实际差距到底有多大。
6、出售未取得预售许可证的商品房
消费者购买商品房时,一定要查看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否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否则你的房子可能会面临成为“烂尾楼”或者办证难的问题。
延伸阅读
结语:购房需警惕6大陷阱:1、楼盘热卖或是虚假繁荣,要核实信息。2、赠送面积可能是公摊或非产权空间,需慎重。3、特价房是否真特价需审慎判断。4、样板房面积可能被夸大,实地考察为上。5、规划图与实际差距常见,需查证官方规划。6、购买房产需确保预售许可证,避免问题。购房需谨慎,保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四章销售代理第二十八条受托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在代理销售商品房时不得收取佣金以外的其他费用。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章广告与合同第二十四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批准的规划、设计建设商品房。商品房销售后,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擅自变更规划、设计。
经规划部门批准的规划变更、设计单位同意的设计变更导致商品房的结构型式、户型、空间尺寸、朝向变化,以及出现合同当事人约定的其他影响商品房质量或者使用功能情形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变更确立之日起10日内,书面通知买受人。
买受人有权在通知到达之日起15日内做出是否退房的书面答复。买受人在通知到达之日起15日内未作书面答复的,视同接受规划、设计变更以及由此引起的房价款的变更。房地产开发企业未在规定时限内通知买受人的,买受人有权退房;买受人退房的,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违约责任。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章广告与合同第二十条按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计价的,当事人应当在合同中载明
合同约定面积
与产权登记面积发生误差的处理方式。
合同未作约定的,按以下原则处理:
(一)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的,据实结算房价款;
(二)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时,买受人有权退房。买受人退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买受人提出退房之日起30日内将买受人已付房价款退还给买受人,同时支付已付房价款利息。买受人不退房的,产权登记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时,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买受人补足;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产权归买受人。产权登记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时,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返还买受人;绝对值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双倍返还买受人。
产权登记面积-合同约定面积
面积误差比=─────────────×100%
合同约定面积
因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规划设计变更造成面积差异,当事人不解除合同的,应当签署补充协议。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购房常见的陷阱有哪些?

购房买房注意事项中买房陷阱: 第一,产权购房者首先要弄清所购房屋的产权归属。 第二,地段、环境房屋所处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到生活的便利程度和房屋的升值潜力。 第三,合同在合同中应明确界定履行期限和违约责任、违约赔偿等,以免开发商因资...查看全文

购房时如何避免常见陷阱

本文介绍了房地产市场上的房屋类型、商品房预售认购书的真相以及购房人应注意事项的相关内容。文章提醒购房者要了解自己的收入状况和消费水平,不能盲目追求高攀或自轻自贱。同时,购房者还需注意开发商的售楼资格和商品房的内部认购,以及明确商品...查看全文

房产转让的常见陷阱

房产转让误区揭秘:一房两卖无效,未征共有人同意无效,阴阳合同阳无效,非官方合同无效,期房合同无效,违约不一定解除,未支付定金违约,购房后不能清走租客。...查看全文

房屋转让的常见陷阱

房屋转让误区揭秘:一房两卖合同有效,阴阳合同无效;未经共有人同意销售合同无效;非官方版本销售合同无效;拍卖合同无效;违约方可终止合同;未支付定金构成违约;购房后租户可被清除,但不能单方面。...查看全文

购房时常见的广告陷阱有哪些

本文介绍了房产开发商常见的虚假宣传手段,包括零首付、各种优惠和红利、样板间宣传陷阱、虚假宣传和地理位置陷阱。这些宣传手段可能会让购房者产生误导,导致在入住后出现各种问题。因此,购房者应该提高警惕,仔细阅读房产开发商的广告和宣传材料...查看全文

警惕!这些购房合同常见陷阱

购房合同无效、被撤销,套型不一致、面积误差、规划设计变更以及主体结构质量问题等情况下,购房人有权退房。除法定退房情况外,购房人还可以通过书面形式约定其他退房情况。...查看全文

购买二手房常见陷阱有哪些?

1、低价的假房源。购房者找房源时,通过网站搜寻二手房的信息,发现一些图片不错、价格较低的优质房源,但当打电话给中介提出要看房时,却总是被告知房子已经出售或者是房东不在没法看房。而之后,中介却不断打电话推荐其他的房源。2...查看全文

常见的购房陷阱有哪些及如何应对

本文介绍了楼盘预售前开发商进行的内部认购活动的两个主要目的,即制造声势和了解潜在客户需求及市场情况。内部认购的价格相对较低,吸引了一些购房人。然而,由于内部认购行为政府不认可,也没有纳入管理,商品房的内部认购可能存在以下隐患:开发...查看全文

警惕这些常见的陷阱

非法集资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扰乱金融秩序、侵犯公民财产权的行为。达到一定数额的非法集资行为将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条件包括未经批准、公开宣传、承诺回报、吸收社会公众资金。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查看全文

二手房交易过程中有什么常见购房陷阱?

律师分析: 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常见的购房陷阱: 1.物业管理费有拖欠。有些售房者在转让房屋时,其物业管理费,电费长期拖欠,且已欠下数目不小的费用,买方不知情购买了此房屋,所有费用买方有可能要全部承担。 2.房屋手续不齐全。 3.房屋...查看全文

二手房交易过程中有哪些常见购房陷阱

法律分析: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常见购房陷阱有:房屋产权不明确;房屋质量不合格或与合同要求不一致;定金不退的霸王条款;房屋被限制交易或已列入拆迁范围;中介公司存在暗箱操作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查看全文

二手房交易过程中有什么常见购房陷阱

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常见的购房陷阱: 1.物业管理费有拖欠。有些售房者在转让房屋时,其物业管理费,电费长期拖欠,且已欠下数目不小的费用,买方不知情购买了此房屋,所有费用买方有可能要全部承担。 2.房屋手续不齐全。 3.房屋在出租中。如...查看全文

二手房交易过程中有什么常见购房陷阱

法律分析: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常见的购房陷阱:1.物业管理费有拖欠。有些售房者在转让房屋时,其物业管理费,电费长期拖欠,且已欠下数目不小的费用,买方不知情购买了此房屋,所有费用买方有可能要全部承担。2.房屋手续...查看全文

二手房交易过程中有什么常见购房陷阱

法律解析: 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常见的购房陷阱: 1.物业管理费有拖欠。有些售房者在转让房屋时,其物业管理费,电费长期拖欠,且已欠下数目不小的费用,买方不知情购买了此房屋,所有费用买方有可能要全部承担。 2.房屋手续不齐全。 3.房屋...查看全文

二手房交易过程中有什么常见购房陷阱

法律解析: 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常见的购房陷阱: 1.物业管理费有拖欠。有些售房者在转让房屋时,其物业管理费,电费长期拖欠,且已欠下数目不小的费用,买方不知情购买了此房屋,所有费用买方有可能要全部承担。 2.房屋手续不齐全。 3.房屋...查看全文

房屋拆迁补偿协议的常见陷阱?

律师分析: 甲方主体资格不存在 在签订拆迁补偿协议时,一般拆迁办为甲方,被拆迁户为乙方,乙方的主体资格基本上没有问题,那么甲方的主体资格呢,我们建议被拆迁户事先核实一下拆迁办的主体资格,确认其符合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主体要求。因...查看全文

房屋拆迁补偿协议的常见陷阱

法律解析: 甲方主体资格不存在 在签订拆迁补偿协议时,一般拆迁办为甲方,被拆迁户为乙方,乙方的主体资格基本上没有问题,那么甲方的主体资格呢,我们建议被拆迁户事先核实一下拆迁办的主体资格,确认其符合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主体要求。因...查看全文

房屋拆迁补偿协议的常见陷阱

法律解析: 甲方主体资格不存在 在签订拆迁补偿协议时,一般拆迁办为甲方,被拆迁户为乙方,乙方的主体资格基本上没有问题,那么甲方的主体资格呢,我们建议被拆迁户事先核实一下拆迁办的主体资格,确认其符合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主体要求。因...查看全文

房屋拆迁补偿合同的常见陷阱?

律师解答: 甲方主体资格不存在 在签订拆迁补偿协议时,一般拆迁办为甲方,被拆迁户为乙方,乙方的主体资格基本上没有问题,那么甲方的主体资格呢,我们建议被拆迁户事先核实一下拆迁办的主体资格,确认其符合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主体要求。因...查看全文

二手房买卖的常见陷阱有什么

二手房交易的陷阱:1.房屋权属有多个共有人,有卖家未获得共有人同意收取定金导致交易失败。2.合同中存在格式条款,没有中介公司责任,违约责任不明确,维权困难。...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