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一定要接收社区矫正吗

律师回答
摘要:我国刑法规定,宣告缓刑需考查犯罪分子对社区的影响,征求社区意见。缓刑期内需接受社区矫正。对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满足条件可宣告缓刑,包括轻罪、悔罪表现、无再犯危险、不对社区产生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限制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接触特定人。
一定要。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宣告缓刑要考查犯罪分子对所居住社区有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因此要征求社区的意见。同时也明确规定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要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刑法》第七十二条【缓刑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延伸阅读
假释执行是否应与社区矫正挂钩?
在考虑假释执行的问题时,是否应与社区矫正挂钩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议题。当前的假释制度通常要求被释放人员接受社区矫正,以确保他们能够适应社会并遵守法律。这种做法有其合理性,因为社区矫正可以提供监督和支持,帮助释放人员重新融入社会。
然而,也有人认为假释执行与社区矫正应该分开考虑。他们认为,假释的目的是为了给予犯罪分子改正错误的机会,而社区矫正则是一种惩罚性的措施。将二者挂钩可能会使假释变得过于严苛,限制了被释放人员的自由和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在平衡惩罚与改造的关系时谨慎权衡利弊。或许可以通过个案评估和风险管理来决定是否将假释执行与社区矫正挂钩,以确保每个被释放人员都能够得到适当的监督和帮助,同时也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这样的做法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安全和犯罪预防。
结语: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宣告缓刑需考查犯罪分子对社区的影响,同时要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宣告缓刑需符合一定条件,且可以限制犯罪分子的活动范围。关于假释执行是否应与社区矫正挂钩的问题,需要谨慎权衡利弊,通过个案评估和风险管理来决定。这样的做法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安全和犯罪预防。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六章 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六条 社区矫正对象具有刑法规定的撤销缓刑、假释情形的,应当由人民法院撤销缓刑、假释。
对于在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由审理该案件的人民法院撤销缓刑、假释,并书面通知原审人民法院和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
对于有第二款规定以外的其他需要撤销缓刑、假释情形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执行地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并将建议书抄送人民检察院。社区矫正机构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时,应当说明理由,并提供有关证据材料。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假释要社区矫正吗?

律师分析: 需要。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考验期结束后,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四条 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查看全文

假释需要社区矫正吗

根据我国法律、行政法规的相关规定,当犯罪分子在服刑的过程中,如果符合一定的法律条件,是可以获得假释的机会的,假释后要遵守被假释相关规定。那么,假释需要社区矫正吗?以下就跟着的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假释需要...查看全文

假释要社区矫正嘛?

律师解答: 需要。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考验期结束后,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四条 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查看全文

缓刑与假释需要社区矫正吗?

律师分析: 需要,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针对的五类对象:管制,缓刑,假释,监外执行和剥夺政治权利,这五类对象都应当公安机关来具体执行。我国社区矫正的对象包括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服刑的5...查看全文

假释社区矫正是如何规定的?

律师分析: 社区矫正机构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表现,依照有关规定对其实施考核奖惩。社区矫正对象认罪悔罪、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管理、接受教育表现突出的,应当给予表扬。社区矫正对象违反法律法规或者监督管理规定的,应当视情节依法给予训诫、...查看全文

缓刑与假释需要社区矫正嘛?

律师解答: 需要,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针对的五类对象:管制,缓刑,假释,监外执行和剥夺政治权利,这五类对象都应当公安机关来具体执行。我国社区矫正的对象包括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服刑的5...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中心接收缓刑犯吗?

判缓刑后无地接收,可向公安投诉。法院判缓刑,司法机关应接收。如犯人不居住在该机关辖区,法院应移送其居住地执行。判缓刑后,需报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缓刑是先宣告定罪,暂不执行刑罚的处理方式。...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请假规定

律师分析: 社区矫正是我国刑事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被裁定社区矫正人员需按照社区矫正规定履行相应的义务,并接受监管。然而,在一些意外情况下,社区矫正人员也需要请假,这就需要遵守社区矫正请假规定。根据相关规定,社区...查看全文

假释社区矫正是如何标准的?

法律解析: 社区矫正机构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表现,依照有关规定对其实施考核奖惩。社区矫正对象认罪悔罪、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管理、接受教育表现突出的,应当给予表扬。社区矫正对象违反法律法规或者监督管理规定的,应当视情节依法给予训诫、...查看全文

假释社区矫正是如何标准的?

律师解答: 社区矫正机构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表现,依照有关规定对其实施考核奖惩。社区矫正对象认罪悔罪、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管理、接受教育表现突出的,应当给予表扬。社区矫正对象违反法律法规或者监督管理规定的,应当视情节依法给予训诫、...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人员假释申请规定及流程

社区矫正人员不需要申请假释,被判处缓刑、管制、假释的犯罪分子会进行社区矫正服务。社区矫正对象在以下情况下会被收监执行: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擅自离开居住地或拒不报告行踪、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处罚不改正、保外就医期间不按规定提交病情...查看全文

接受社区矫正的对象

社区矫正对象包括罪行轻微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初犯和过失犯等,适用非监禁措施进行矫正;缓刑适用条件包括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情节轻微、悔罪表现好且不是累犯。...查看全文

缓刑社区矫正时不接收怎么办?

缓刑社区矫正时不接收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投诉。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17条第1款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规定,宣告缓刑的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后,人民法院应将判决书、执行通知书送交罪犯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将罪犯交由所在单位或基层组...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请假标准

律师解答: 社区矫正是我国刑事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被裁定社区矫正人员需按照社区矫正规定履行相应的义务,并接受监管。然而,在一些意外情况下,社区矫正人员也需要请假,这就需要遵守社区矫正请假规定。根据相关规定,社区...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终止:假释被裁定撤销的情况

社区矫正对象的矫正期限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包括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等。对于重新违法犯罪或严重违规的对象,以及假释收监的对象,社区矫正终止。社区矫正对象的正常死亡将由相关医院出具证明,并由司法所处理,自死亡之日起,社区矫...查看全文

缓刑社区矫正的时候社区不接收怎么办

判缓刑后司法局应接收,可向公安机关投诉。法院判决不受影响。法院判缓刑,司法局无权不接收,需移送犯罪人居住地的司法局执行。司法局应接收矫正对象,是严格的法律程序。人民检察院有法律监督职责,包括监督社区矫正决定、文书执行、管理、教育、...查看全文

怎么接受社区司法矫正

适用社区矫正对象的登记接收等办理流程:      基本流程:      1、交付与接收...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法外出请假规定

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社区矫正人员经司法所批准,可以在所居住的市、县(旗)范围内请假,但请假期限不得超过七天。若请假时间超过七天,则需要司法所签署意见后,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方可实施。...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法外出请假规定

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社区矫正人员经司法所批准,可以在所居住的市、县(旗)范围内请假,但请假期限不得超过七天。若请假时间超过七天,则需要司法所签署意见后,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方可实施。...查看全文

社区矫正后,法院一定会判缓刑吗?社区矫正对象有哪些?

社区矫正后,法院不一定会判缓刑,虽然社区矫正调查是作为人民法院判处缓刑的重要参考,但并不是意味着社区矫正调查就一定会判缓刑,社区矫正对象有被判处管制、缓刑、暂予监外执行的等。...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