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产假的相关政策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二胎产假天数按照自然日计算,不再享受晚育假和独生子女相关奖励。节假日算在二胎产假内。二胎可享受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补助费等待遇。办理二胎生育登记需提供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等材料。
二胎产假有多少天?
二胎家庭产妇依旧享受二胎产假,但是不同的是,以下两个假期是二胎无法享受的:
1.不再享受晚婚晚育假
30天的晚育假只能享受一次,因此二胎不再享受30天的晚育假。
2.不再享受独生子女相关奖励
在我国目前产假天数规定的基础上,大家保为您计算了各地二胎产假天数,可供参考:
序号省份生育假(一胎)护理假(一胎)二胎产假天数
国家规定晚育奖励独生子女奖励合计夫妻同地夫妻异地
节假日算在二胎产假内吗?
二胎产假天数按照自然日计算,包括了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因此节假日也算在二胎产假内。
二胎可享受哪些生育待遇?
二胎和一胎一样,可领取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补助费等,具体有以下几种:
1.生育津贴=当月本单位人均缴费工资/30天*假期天数;
2.生育医疗费: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同医院定额结算;
3.一次性分娩营养补助费:正常产、满7个月以上流产:上年度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5%;难产、多胞胎:上年度市职工月平均工资*50%。
4.一次性补贴:在一二级医院分娩的,每人一次性增加300元补贴。
二胎生育登记怎么办理?
有二胎生育意愿的家庭,需要前往当地社区或乡镇街道办理二胎生育登记。二胎生育登记的流程为:
一、办理条件
有二胎生育意向,且符合计划生育标准的家庭。
二、办理所需材料
夫妻双方的户口本、、身份证和结婚证;子女已出生补办生育登记的需携带《出生医学证明》;委托他人代办的需提交授权委托书。
延伸阅读
结语:二胎产假天数根据国家规定,二胎家庭产妇仍享受二胎产假,但不再享受晚婚晚育假和独生子女相关奖励。二胎产假天数按自然日计算,包括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二胎家庭可享受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补助费等待遇。办理二胎生育登记需要前往当地社区或乡镇街道,提供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等材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21修正):第四章 奖励与社会保障 第三十一条 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国家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
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给予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奖励的措施中由其所在单位落实的,有关单位应当执行。
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按照规定应当享受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奖励扶助的,继续享受相关奖励扶助,并在老年人福利、养老服务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先和照顾。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21修正):第三章 生育调节 第十八条 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三节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第五十二条 被宣告死亡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其子女被他人依法收养的,在死亡宣告被撤销后,不得以未经本人同意为由主张收养行为无效。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二胎政策的相关规定

2015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1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15年12月27日通过,现予...查看全文

武汉二胎产假政策是什么?

武汉生二胎产假为98天,不能享受晚育假期。产假期间工资由公司发放或申请生育津贴,但需注意社保费基数与工资差额补足。五险一金的缴纳基数以产前工资为准,个人部分由产假工资代扣。农场职工的产检费、接生费等由公司承担,产假期间工资照常发放...查看全文

二胎产假政策规定是什么?

2020年二胎产假政策规定具体如下:为了保护女职工权益,国务院颁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其中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但是...查看全文

二胎政策是否有相关补贴政策?

国家对合法单独生育二胎是能获得生育补贴的。领取二胎待遇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具有生育证生育二胎,因头胎没有报销,产假为98天,生育津贴(即产假工资)计发基数为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缴费工资。凡是符合政策允许生育二胎的,...查看全文

生二胎产假有什么政策

生二胎产假相关政策:1、女职工享受98天产假,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2、产假期间,依法享受生育生活津贴和生育医疗费补贴,可以在定点医院报销生育费用;3、最新的二胎政策计划生育补助调整了符合条件的家庭范围,对于满足条件的二胎家庭,中...查看全文

二胎假期政策2024产假

二胎政策的出台,这个话题也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和热议。很多人对于二孩的相关规定不熟悉,其中就包括二胎产假的相关规定最新二胎产假规定是什么和以往的规定有什么区别吗?其实在各个方面,国家都给出了详细的规定呢。 一、与以往有何不同? 1、...查看全文

二胎产假新政策是怎样的

二胎的产假政策:职工享有98天的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职工难产的,则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则可增加产假15天。如果当地另有规定,可依法按其规定处理。...查看全文

二胎产假新政策是怎样的

法律分析:二胎的产假政策:职工享有98天的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职工难产的,则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则可增加产假15天。如果当地另有规定,可依法按其规定处理。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二胎政策是什么

二胎政策目前已经不适用了,我国已经在2021年8月22日提出三胎政策。且同步提出取消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查看全文

二胎政策是什么

法律分析:二胎政策目前已经不适用了,我国已经在2021年8月22日提出三胎政策。且同步提出取消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法律依据:《《中华人...查看全文

二胎政策是什么

二胎政策目前已经不适用了,我国已经在2021年8月22日提出三胎政策。且同步提出取消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查看全文

最新二胎假期政策产假?

律师分析: 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最新二胎假期政策产假

法律解析: 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依...查看全文

二胎假期政策

中国的生育保险产假为98天,可休假15天,难产增加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增加15天。并可根据省市情况适当延长产假。开放二胎政策,各地延长产假,一般为98天再加奖励产假。...查看全文

生育二胎是否有相关奖励政策?

女职工生育二胎的产假为98天,难产增至128天,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15天;生育津贴按平均缴费工资发放;产前检查算作工作时间;孕7个月以上可请产前假,工资发80%;职工生育后,女性可请哺乳假,男性可获得5天带薪休假。...查看全文

广西二胎产假的相关规定

广西二胎产假为98天,符合国家规定,另有50天奖励产假。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方增加50天产假,男方有25天护理假。产假期间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不可扣减,生育津贴按规...查看全文

头胎和二胎的产假是否相同?

头胎与二胎产假一样,只要符合规定,享受产假待遇没有大的区别。根据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有权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难产或多胞胎可适当增加。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为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育者可延长至...查看全文

二胎放假政策2024

二胎政策的出台,这个话题也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和热议。很多人对于二孩的相关规定不熟悉,其中就包括二胎产假的相关规定最新二胎产假规定是什么和以往的规定有什么区别吗?其实在各个方面,国家都给出了详细的规定呢。 一、与以往有何不同? 1、...查看全文

二胎产假2024年最新政策

什么是产假产假,是指职业女性根据法律规定享有的休假权利,从产前到产后,一般有98天。晖律网网小编为您整理相关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国家规定的产假有多少天 二胎产假98天,根据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女职工生育享...查看全文

2024年二胎产假最新政策

二胎政策的出台,这个话题也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和热议。很多人对于二孩的相关规定不熟悉,其中就包括二胎产假的相关规定最新二胎产假规定是什么和以往的规定有什么区别吗?其实在各个方面,国家都给出了详细的规定呢。小编将会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相...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吴云秀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离婚、离婚

已服务151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