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过申请擅自离职会带来哪些后果?

律师回答
摘要:旷工离职影响就业,离职时应申请合法离职。单位可根据内部管理制度自行决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旷工天数。旷工期间工资扣除,公司可要求赔偿损失。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试用期不符合条件、严重违规、严重失职、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且影响工作任务。旷工行为包括未请假离岗、逾期不归、不按时上班等。连续旷工15天内或累计30天内不发年度奖金。
一、无故旷工离职有什么影响?
1、旷工离职对以后有影响,主要影响是对今后找工作的影响,如果用人单位在录用时经过了解,发现当事人曾经旷工离职,那么通常会拒绝再次录取。
2、由于旷工离职,没有办理相关离职手续,各人的社保、档案、信贷、按揭以及其他需要劳动合同或者解除劳动合同证明的方面,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建议当事人离职时,应该依法申请离职。
有的职工因辞职未准或要求解除合同未被同意,便擅自离职或违约出走;有的职工未说明原因不辞而别;也有的受优厚待遇诱惑而擅自“跳槽”等均属自动离职范围。
二、旷工几天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至于旷工几天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单位可以制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根据情况自己制定。我国法律上对员工旷工是没有做出规定的,但实践中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内部管理制度对旷工员工做出相应的处罚。其中一项就是要扣除旷工员工在旷工期间的工资,一般是按照旷工的天数乘以旷工员工的日工资来计算的。同时,要是因员工的旷工,造成了公司的损失,那么公司可以要求员工进行赔偿。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三、如何认定旷工行为?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按旷工论:
1、不经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而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的。
2、请假期限已满,不续假或续假未获批准而逾期不归的。
3、不服从组织调动和工作分配,不按时到工作岗位工作的。
旷工连续十五天以内或一年累计三十天以内的,不发年度奖金。
延伸阅读
结语:旷工离职会对今后找工作产生影响,用人单位可能会拒绝再次录用;同时,没有办理离职手续可能导致社保、档案、信贷等方面的问题。建议离职时应依法申请离职,以维护自身权益。单位可以根据内部管理制度对旷工员工进行相应处罚,如扣除工资。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失职、营私舞弊等情况,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旷工行为包括未请假离开岗位、逾期不归、不按时到岗等,连续十五天以内或一年累计三十天以内的旷工不发年度奖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九条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一条 【经济性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十七条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用人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未经伴侣同意擅自堕胎会带来哪些后果?

女方有权行使生育权,包括选择不生育,无需为打胎承担法律责任。我国法律未规定男女双方一致同意才可堕胎。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了妇女有生育子女的权利和不生育的自由,终止妊娠是妇女行使不生育自由的一种表现,是法律赋予的...查看全文

擅自离职会有哪些法律后果

擅自离职的后果如下:      1、职工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未经批准而擅自离职均属无故旷工行为,发生争议以自动离职处理;  &nb...查看全文

擅自离职会有哪些法律后果?

律师分析: 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损失,包括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及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查看全文

擅自离职会有哪些法律后果

擅自离职的后果如下: 1、职工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未经批准而擅自离职均属无故旷工行为,发生争议以自动离职处理; 2、职工自动离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相应的法律承担赔偿责任; 3、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查看全文

擅自离职会有哪些法律后果

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损失,包括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及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查看全文

擅自离职会有哪些法律后果

法律分析:1、擅自离职会有的法律后果: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九十条 劳...查看全文

未经许可擅自动用或损毁消防器材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消防法》规定,不得损坏、挪用或擅自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占用、堵塞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违反者将被责令改正,并处以5000元至5万元的罚款。个人违规行为可能受到警告或500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者将被强制执行,并承担相关费用。...查看全文

擅闯军营可能会带来哪些后果?

对于妨害军事设施保护区管理秩序的行为,首要分子将被判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积极参与者将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对于以暴力、威胁方式阻碍军人履行职务的行为,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查看全文

离婚后未及时过户房产,会带来哪些后果?

离婚时,若分割的财产没有过户,则该财产的所有权人仍旧是原来的所有权人,不会发生物权变动。这对一方来说是不利的,因为财产过户后才能确定归属。因此,离婚房产分割后必须及时过户,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查看全文

未经离职手续就擅自离职的后果是什么?

不办离职手续直接离职会导致以下后果:一是劳动者可能无法办理社保转移等事宜,需要返回原用人单位办理离职手续;二是用人单位可能扣发劳动者工资,劳动者需回原单位办理工作交接和离职手续,同时承担赔偿责任;三是劳动者可能无法领取当月或之前的...查看全文

犯赌自首会带来哪些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条,涉嫌赌博的行为,提供赌博条件或参与赌博赌资较大的,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者,可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查看全文

如果合同还未到期,提前离职会带来哪些后果?

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违约金。用人单位违法违规,未支付工资、社保等,劳动者可解除合同。用人单位强迫劳动、威胁安全,劳动者可立即解除合同。以上是关于合同没到期,提前离职后果的法律知识。...查看全文

未经批准擅自离岗会有什么后果?

《请假的种类及管理规定》 文章指出请假可以分为事假、年假、病假、婚假、丧假等几种情况。事假由单位内部管理,没有法定规定,取决于单位的管理制度和劳动合同。单位未批准事假,员工不能擅自缺勤,否则可能被视为旷工,甚至解除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会带来哪些后果?

代偿书对代偿人的影响:征信受损,遭受催收,甚至影响家人。征信记录将受到严重影响,贷款、信用卡等将难以获得;债权人将由网贷公司变为保险公司,催收仍将持续;代偿人可能被起诉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家人也会受到牵连,配偶征信受损,孩子的...查看全文

卧轨自杀未遂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卧轨自杀未遂不受处罚,但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构成寻衅滋事罪将受到处罚,最高可判五年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寻衅滋事罪指肆意挑衅,殴打、骚扰他人,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在公共场所起哄扰乱社会秩序。...查看全文

渎职行为会带来哪些后果?

渎职行为包括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徇私舞弊。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徇私舞弊,妨害国家机关正常管理活动,造成严重损失。这种行为构成渎职罪,需承担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企业未报税会带来哪些后果?

企业应积极缴纳税款,否则将面临罚款和税务登记证注销的处罚。遗漏申报税款的企业需补齐并缴纳200元以上的罚款,情节严重者罚款金额更高。连续3个月未报税的企业将被税务局注销税务登记证。...查看全文

未经授权参与诈骗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诈骗罪构成要素包括非法占有目的、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是否知情与是否构成诈骗罪有关,但不知情一般不构成诈骗罪,不承担刑事责任,而应当知情则构成共同犯罪。...查看全文

职员未经批准擅自离职?

法律解析: 劳动者不是走正常程序而是擅自离职的,如果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因为劳动者的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一定损失的,用人单位是可以要求劳动者进行一定赔偿的。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从第二个月开始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查看全文

职员未经批准擅自离职?

律师解答: 劳动者不是走正常程序而是擅自离职的,如果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因为劳动者的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一定损失的,用人单位是可以要求劳动者进行一定赔偿的。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从第二个月开始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