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的权益与实际执行中的问题

律师回答
摘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需满足法定退休年龄并累计缴费满15年,方可领取基本养老金。法定退休年龄为男60周岁、女50周岁,或从事特殊工作的男55周岁、女45周岁。
不是所有六十岁的农民都可以获得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也就是说,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要领取养老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是累积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所谓法定退休年龄,就是指职工退出工作岗位并有资格领取养老金的年龄。
按照相关规定,我国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
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延伸阅读
权益保障:法律规定与实际执行的挑战
在权益保障方面,法律规定与实际执行之间存在着一系列挑战。尽管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益和保护措施,但在实际执行中,仍然会面临各种困难和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法律规定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有时,法律规定可能过于笼统或不完善,无法充分覆盖实际情况中的各种复杂情形。此外,实际执行中的不合理操作、官僚主义以及腐败现象也会导致权益保障的失败。此外,法律执行的成本和效率也是挑战之一。有时,维护权益需要长时间的诉讼程序和高昂的费用,这使得许多人无法获得及时的保护。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改进法律规定,加强实际执行的监督和改革,以确保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结语:在养老金领取方面,只有满足法定退休年龄和累计缴费满15年的个人才能享受该权益。然而,法律规定与实际执行之间存在挑战。法律规定可能无法完全覆盖复杂情形,而不合理操作和腐败现象也威胁权益保障。此外,长时间的诉讼和高昂的费用也限制了权益的及时保护。我们需要加强法律规定的监督和改革,以确保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第四条第一项个人缴费。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城镇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0个档次,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国家依据经济发展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法律规定与实际执行

诈骗公私财物需偿还,数额较大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严重情节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者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依法另有规定。...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与实际执行中的困惑与思考

离婚后,双方可以协商确定子女抚养费的支付责任和数额,如果协商一致,男方负责抚养费用,女方无需支付;如果男方承担全部抚养费用,女方则不需要支付。如果无法达成协议,法院将做出裁决。抚养费包括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用,根据实际需要、双方负...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与实际问题探讨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仍享有探视子女的权利,另一方则有协助的义务。当事人可以协商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和时间,如果协商不成,则由人民法院判决。如果父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则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一方的探望权受...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与实际执行的差距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公安机关发现符合条件的精神病人,移送检察院;检察院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审理中发现符合条件的可作出决定;对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可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查看全文

工伤死亡赔偿问题:探讨法律规定与实际执行

工伤死亡后,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抚恤金总额不得超过职工生前工资。...查看全文

探讨法律规定与实际执行

自动投案可减刑。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未被发觉或未受讯问时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自首可减轻或免除处罚,如实供述未掌握的罪行也可视为自首。即使不符合自首情节,如实供述罪行可从轻处罚,避免严重后果还可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与实际执行情况

农民工死亡赔偿标准: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可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比例发给亲属,不得超过职工生前工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由地方规定。...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的刑罚与实际执行情况

行贿罪的刑罚根据情节轻重分为三级,最轻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最重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行贿人如主动交待行贿行为,可减轻处罚。对犯罪较轻、有关键作用或有重大立功的人,可减轻或免除处罚。...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的时长与实际执行情况

职务侵占罪的最高法定刑是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追诉时效为10年。根据刑法规定,不同刑期的犯罪经过一定期限不再追诉,最高刑期为无期徒刑或死刑的犯罪经过20年不再追诉。如需追诉,需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查看全文

探讨法律规定与实际执行结果

法院强制执行的后果包括:拘留、罚款、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强制迁出房屋或退出土地;查询、冻结、划拨存款;扣留、提取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财产。...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的刑罚与实际执行刑罚的差异

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八条第二款,伪造、变造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本罪在主观方...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的刑罚与实际执行刑罚的关系

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的罪犯一般不适用减刑,但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缓刑考验期限不能少于2个月(拘役)或1年(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的赔偿标准与实际执行情况

喝酒致死赔偿标准需与死者家属协商确定,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根据相关解释,赔偿金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年龄超过60岁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超过75岁的按五年计算。...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与实际操作的权衡

立遗嘱不需要子女签字同意,子女签字与否不影响遗嘱的生效。私生子与婚生子享有同等的继承权,但私生子有特定行为会丧失继承权。遗嘱的生效要件包括遗嘱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有处分权和合法内容与形式。遗嘱内容必须明确具体,否...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与实际操作中的探讨

保险合同可因条件符合而撤销。行为人可基于重大误解、虚假表达、欺诈、胁迫或显失公平等民事法律行为,要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若一方通过欺诈手段使对方在不真实意思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欺诈方有权要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与现实问题

离婚后一方不需要支付抚养费,但对方仍有探视权。探视权是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的权利,由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确定。然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没有直接的探视权,他们需要得到直接抚养孩子的监护人的许可。如果监护人再婚后对爷爷奶奶或外公...查看全文

法律定义与实际执行过程

在我国法律中,执行死刑的人通常是犯下严重罪行,但如果表现良好、积极认罪并对办案有帮助,一般会判处死缓,即缓期两年后执行死刑。然而,在实际执行中,死缓往往转为无期徒刑,前提是在服刑两年期间无犯罪行为且自身表现良好。此后,根据表现可能...查看全文

法规改革与实际执行

超速百分之11的处罚规定如下:未取得驾照或驾照被吊销期间驾驶、交由无驾照人驾驶、逃逸未构成犯罪、行驶超速百分之五十、强迫他人违规驾驶、违反交通管制、损毁交通设施、非法拦截扣留车辆等行为,罚款200元至2000元。湖南规定高速公路超...查看全文

法律权益与实际操作要点

拆迁安置房过户的程序包括拆迁当事人共同选择一家评估机构、拆迁人出资委托评估机构、评估机构勘察测量、初步估价报告公示和复核申请。拆迁当事人对估价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估价报告之日起5日内向原估价机构书面申请复核估价,也可以另行委托...查看全文

国家法律规定与实际执行情况如何?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支付标准根据父母的收入情况确定,有固定收入的一般为月总收入的20%至30%,负担多个子女的可适当提高但不超过50%。无固定收入的可根据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提高或降低支付...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