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职工患病期间处理合同到期问题

律师回答
摘要:职工患病期间合同到期需延续至医疗期满,单位无权终止合同;若仍无法工作,需劳动能力鉴定后办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单位可提前30天通知解除合同,若劳动者因病或无法胜任工作,经协商未能变更合同内容,可获得经济补偿。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内,根据工作年限和单位工作年限,可获得3到24个月的医疗期,工资支付标准为70%或60%。
一、职工患病期间合同到期怎么处理
1、职工患病期间合同期满,如果还在医疗期内,单位无权终止劳动合同,而需要延续至医疗期满。如劳动者仍无法工作,则需要到劳动部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后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程序办理。
2、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二、员工在职期间工资怎么发放
依据劳动部《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内停工医疗累计不超过180天的,由企业发给本人工资的70%的病假工资,超过180天的,发给本人工资的60%的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劳动合同法》和《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在职工患病期间合同到期时,单位无权终止劳动合同,需延续至医疗期满。若劳动者无法工作,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并按法律程序办理。工资发放方面,医疗期内停工医疗累计不超过180天的,发给本人工资的70%的病假工资;超过180天的,发给本人工资的60%的疾病救济费,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根据实际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医疗期可为三个月至二十四个月。以上为相关法律规定,请各方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与遵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第六十三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如何在职工患病期间处理合同到期?

职工患病期间合同到期需延续至医疗期满,劳动部门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单位可解除合同若劳动者患病后无法从事原工作或无法胜任工作;劳动者可获得经济补偿,标准为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员工在医疗期内停工医疗,企...查看全文

职工患病期间合同到期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一、职工患病期间合同到期怎么处理1、职工患病期间合同期满,如果还在医疗期内,单位无权终止劳动合同,而需要延续至医疗期满。如劳动者仍无法工作,则需要到劳动部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后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程序办理。...查看全文

职工患病期间的劳动合同法律问题

劳动者患病,医疗期内劳动合同应顺延;医疗期结束后请病假,用人单位可选择不续签合同,支付经济补偿和医疗补助。补偿金标准为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医疗补助为6到12个月本人工资。...查看全文

如何在怀孕期间处理派遣合同到期问题?

怀孕期间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合同,劳动合同必须延续到女职工的孕期结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任何单位都不能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或辞退她们。被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女员...查看全文

职工患病期间的工资发放问题

职工大病期间工资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80%发放,支付办法由用人单位确定。根据工龄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工龄十年以下,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为三个月,五年以上为六个月;工龄十年以上,本单位工作年限五...查看全文

女性怀孕期间如何处理合同到期问题

劳动合同到期,孕产期内的劳动者合同应续延至哺乳期结束,然后再决定是否续签。如果单位不续签合同,应按工龄支付经济补偿金,每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不满半年补偿半个月工资,满半年不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98字)...查看全文

单位患病到期如何签订合同处理?

患病期间合同期满,单位无权终止合同,需延续至医疗期满。如劳动者仍无法工作,需劳动能力鉴定后办理。单位可提前30日通知或支付一个月工资解除合同。...查看全文

企业如何处理在职期间的精神病患者?

本文讲述了如何确定一个人是否患有精神病的责任归属问题。要确定责任,需要证明该人的精神病与工作单位、工作时间、工作环境以及人员等因素有关。如果被认定为职业病,则单位负责;如果不是职业病,则自己承担责任。...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租房合同到期问题

租房合同到期的处理方式包括:一、租约到期,出租人不愿续租,可以与他人建立新的租赁关系;二、租约到期,双方均同意按原租约继续交租,形成不定期的租赁关系;三、租约到期,出租人因自住需要不愿继续出租,承租人应返还房屋,并有一定时间找新房...查看全文

员工患病期间如何解除合同?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30天书面通知劳动者。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按劳动者在单位工作年限支付相应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12个月。若解除劳动合同是因业务调...查看全文

如何在病假期间让合同到期

病假期间合同期满,单位有权不再续签;合同期满时若在医疗期内,单位无权终止合同,需延续至医疗期满;如劳动者仍无法工作,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后按法定程序办理。...查看全文

员工患病期间的工资支付问题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根据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工资待遇根据医疗期长短给予不同比例的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员工试用期内患病不能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特定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包括...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施工合同超期问题?

根据合同规定,如果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延期履行,或者在事后达成一致意见,则应按照约定或协商的内容进行处理。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事后也没有达成协议,则超期属于违约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未履行合同的一方可能需要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查看全文

服刑期间患重病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可申请保外就医。保外就医,是法律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因身体患有疾病,经有有关部门批准取保在监外医治。保外就医是监外执行的一种。法律依据:《罪犯保外就...查看全文

服刑期间患重病如何处理?

律师分析: 可申请保外就医。保外就医,是法律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因身体患有疾病,经有有关部门批准取保在监外医治。保外就医是监外执行的一种。 【法律依据】: 《罪犯保外就医执行办法》第二条 ...查看全文

合同到期后如何处理欠薪问题?

单位合同到期未续签,被恶意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仲裁申请书应包括申请方和被申请方的基本情况,明确申请事项,叙述事实和理由,并以呈文对象结尾。劳动法规定,单位提出不续签需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工作1年...查看全文

离职期间如何处理加班问题?

离职或在职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强制员工加班,员工有权拒绝加班。除非符合法定情形或合理性要求,用人单位应及时通知并征得员工同意,原则上不得强制加班。...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到期未完工的装修合同问题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和第五百七十八条的规定,如果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未完成任务时的违约责任,那么乙公司需要承担已约定的违约责任。如果没有约定,乙公司需要证明其损失,并请求对方赔偿。具体情况下,可以请求其继续履行装修义务或者请求解...查看全文

患癌症的员工在劳动合同期间如何处理?

职工患癌,医疗期内公司不可解雇,否则需支付赔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公司在医疗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需要支付经济赔偿金。...查看全文

在职员工患病期间的权益

患病期间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需提前30日书面通知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包括: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或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劳动者经培训或调整岗位...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