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关系:平等主体吗?

律师回答
摘要:劳动关系的判断条件包括:双方具备法定主体资格、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且劳动者服从单位安排、劳动者的劳动构成单位义务的一部分。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即使没有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仍可被认定存在劳动关系。根据第二条,工资支付凭证、社保缴纳记录、身份证明、考勤记录和其他劳动者证言等可作为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
如果符合下列条件的,可判断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双方均符合法定的主体资格;单位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也服从单位的安排从事有报酬的劳动;且劳动者的劳动构成了单位义务的一部分。
法律依据: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第二条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延伸阅读
劳动法中的平等原则: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权利与义务
劳动法中的平等原则确保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权利与义务方面享有平等待遇。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权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工资待遇、合理的工作时间和休假权利。同时,劳动者也有义务按照用人单位的规定履行工作职责,保护用人单位的利益。用人单位应当公正、平等地对待劳动者,不得歧视或剥夺其权利。劳动法的平等原则旨在维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平衡关系,促进公平就业和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通过平等原则的落实,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得以平衡,为劳动关系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结语:根据上述条件,我们可以判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关系。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和第二条的规定,双方具备法定的主体资格,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并且劳动者服从单位的安排从事有报酬的劳动,劳动者的劳动构成了单位义务的一部分。劳动法中的平等原则保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权利与义务方面享有平等待遇,维护劳动关系的平衡和公平发展。以上是根据法律规定对劳动关系的判断和平等原则的解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 第五十七条 国家建立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劳动者的职业病状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第六十条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十四条 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平等的主体吗

法律分析:1、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平等主体,双方只是签订了合同的契约关系,劳动者付出劳动,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所以是平等主体,雇佣关系并不意味着双方地位不同等。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是平等主体吗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一式两份吗 劳动合同是一式两份,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议不能辞职合法吗 劳动...查看全文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属于平等主体吗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平等主体,双方只是签订了合同的契约关系,劳动者付出劳动,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所以是平等主体,雇佣关系并不意味着双方地位不同等。      法院开...查看全文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属于不平等主体吗?

法律分析:属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查看全文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属于不平等主体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有平等就业、取得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安全保护、接受培训、享受社保福利等权利。同时,劳动者也有义务完成任务、提高技能、遵守规程和道德。如有疑问,可咨询专业律师。...查看全文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

法律分析: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其主体是确定的,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这种关系区别于一般的平等主体关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地位并不完全平等,区别于一般民事关系的...查看全文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

现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大概有这样几种分类:和劳动关系。很多劳动者都不清楚自己与用人单位之间究竟属于哪种关系,如何确定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相信是很多劳动者所关心和关注的问题。今天律师将为您慢慢解读如何确定与用人单位之...查看全文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法律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适用劳动法的规定。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未订立书面合同的应在一个月内补办。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查看全文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

劳动者与单位确定劳动关系可以按照劳动者与单位订立的劳动合同进行确定,但是如果是双方没有订立劳动合同或者是劳动合同已到期但未续签的,此时可以依据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记录、单位发放的工资以及工作证等证明劳动者与单位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律师分析: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时间,按用工时间确定。用人单位自实际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也就是说,自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从事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之日起,劳动关系即确立。根据这一规定,判断双方是否存在或建立劳动关...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法律解析: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时间,按用工时间确定。用人单位自实际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也就是说,自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从事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之日起,劳动关系即确立。根据这一规定,判断双方是否存在或建立劳动关...查看全文

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吗

劳动者入职后一个月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时,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就签订了劳动合同,那么劳动关系将从用工之日开始。...查看全文

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吗

劳动者入职后一个月内,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在用工前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则劳动关系从用工之日起开始。...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的签订主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的主体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具有特定性。劳动者必须服从用人单位的行政管理。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对象包括新招用的劳动者、原有的固定工以及原固定工身份的特殊人员。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合同。未订立...查看全文

怎样认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

法律分析:如果有劳动合同的,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来认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如果没有劳动合同,则可以根据工资条、缴纳社保费用的记录、劳动者签订的用人单位的招供登记表等材料来认定。法律依据:《《关于确立...查看全文

如何判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关系?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明确了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七种情形,包括工作时间和场所内的事故伤害、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的事故伤害、履行工作职责时的意外伤害、职业病、工作外出期间的伤害或事故、上下班途中的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关系的法律规范

大学生可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只要符合确定劳动关系的实质条件,且不存在欺诈等认定劳动关系无效的行为,大学生可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查看全文

劳动者怎样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方法: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其他。...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如何终止劳动关系?

根据劳动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双方一致同意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因个人原因无法继续工作,用人单位需提前30天通知,并支付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合同。...查看全文

劳动者怎样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

律师分析: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方法: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