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职业病鉴定方面的争议问题?

律师回答
摘要:职业病鉴定有争议时,应及时提供资料并依法调查。当事人对诊断结论有异议,可向相关部门申请鉴定。鉴定过程包括专家组组成、时间、资料、专家意见、表决、结论等。鉴定记录应永久保存。当事人需重视处理争议,积极解决纠纷。
一、职业病鉴定有争议怎么办
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所在的用人单位提供其掌握规定的职业病诊断资料,用人单位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的十日内如实提供。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供职业病诊断所需要资料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可以依法提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督促用人单位提供。
二、如何处理诊断鉴定过程中的异议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有异议,或者因劳动者的用人单位解散、破产,无用人单位提供上述资料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依法提请用人单位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调查。
职业病诊断机构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作出调查结论或者判定前应当中止职业病诊断。
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机构作出的职业病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职业病诊断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
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原鉴定组织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
三、职业病鉴定过程
(1)专家组的组成;
(2)鉴定时间;
(3)鉴定所用资料;
(4)鉴定专家的发言及其鉴定意见;
(5)表决情况;
(6)经鉴定专家签字的鉴定结论;
(7)与鉴定有关的其他资料。
鉴定结束后,鉴定记录应当随同职业病鉴定书一并由职业病鉴定办事机构存档,永久保存。
申请进行职业病鉴定的需要到专业的机构进行,但很多时候当事人会就职业病鉴定有争议,此时对争议的处理关系着最终的鉴定结果,因此当事人要引起重视,积极的去处理相关的争议、纠纷。
延伸阅读
结语:通过以上规定,职业病鉴定的争议处理至关重要。用人单位应按时提供必要资料,否则职业病诊断机构可要求监管部门督促。若对诊断过程中的异议存在,劳动者可申请调查,诊断机构应中止诊断。对诊断结论异议,可向相关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进一步不服可申请再鉴定。鉴定过程需记录专家组成、时间、资料使用、专家发言和意见、表决情况、鉴定结论等,并永久保存。当事人应重视争议处理,积极解决相关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四章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 第五十三条 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由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设立相关的专家库,需要对职业病争议作出诊断鉴定时,由当事人或者当事人委托有关卫生行政部门从专家库中以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参加诊断鉴定委员会的专家。
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颁布的职业病诊断标准和职业病诊断、鉴定办法进行职业病诊断鉴定,向当事人出具职业病诊断鉴定书。职业病诊断、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三十二条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合同争议问题如何解决

解决合同争议的方法有四种: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其中和解是友好沟通,调解是第三方协调,仲裁是第三者裁决,诉讼是法院审判。...查看全文

如何解决权属争议问题?

民事诉讼中的管辖权争议处理和类型概述。当事人应在答辩期间提出管辖权异议,法院将审查并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或驳回异议。管辖类型包括级别、地域、特殊和专属管辖。地域管辖可按原告就被告原则确定,特殊地域管辖基于案件发生地和被告住所地。专属...查看全文

如何解决车辆定损方面的争议?

保险定损:异议可商榷,维修方式需确定,不要按4S店定损去普通厂。定损员可与客户沟通解决异议,维修前协商维修方式以获得赔偿。选择4S店定损后去普通厂维修将付多余费用,保险公司按实际选择的修理厂确认损失金额,避免不必要支出。...查看全文

如何解决抚恤金争议问题?

起诉状需明确抚恤金争议纠纷的诉讼请求、事实及理由,并携带副本到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行政机关未依法发放抚恤金引起的纠纷需提起行政诉讼。...查看全文

如何解决单方面离婚的问题

单方离婚的流程如下:起诉离婚需递交起诉状,到基层法院办理立案手续并缴费,等待法院通知开庭时间。法院会排期开庭并送达材料给被告,若被告同意离婚,法院调解;若调解不成,则判决并发放判决书。根据法律规定,首次起诉离婚且被告不同意,法院通...查看全文

如何解决征用土地的争议问题?

土地征用产生争议的解决方法包括向相关部门申请调解、裁决,以及申请行政复议。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可以直接提出裁决或行政复议。征地补偿方案的确定包括拟定方案、公告听取意见、报批备案和实施等步骤。被征地者应了解并提出意见,若发现违法情况可...查看全文

如何解决集体合同争议问题?

我国集体合同争议可以分为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和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两类。与此对应,集体合同争议处理的两大内容也就是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的处理和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的处理。这两种集体合同争议处理的方式,其处理程序、处...查看全文

如何解决病历问题?

申请残疾人证的流程包括申请、受理、评定和政审。申请人需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和照片,并提交给县级残联。县级残联将核对相关材料,并录入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对于残疾特征明显的申请人,可直接填写评定表并经过3人联合评定。县级残联理事长根据...查看全文

如何处理伤残鉴定方面的问题

伤残鉴定是民事行为,不可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对鉴定异议只能重新鉴定或通过诉讼手段排除其证明力。受害人应申请鉴定,最好由双方协商确定机构。若对方异议,可要求重新鉴定,费用由对方承担。法院委托鉴定需立案后申请,异议门槛较高。根据法...查看全文

如何解决女方单方面离婚问题?

单方面离婚需要通过起诉离婚的手续,包括起草起诉状、准备证据、递交法院、法院决定受理、发送起诉状副本、安排开庭时间、双方到庭或委托代理、法院作出离婚判决和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解决。...查看全文

面对工伤鉴定结果,如何应对并解决问题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可向上级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省级鉴定结论为最终;工伤赔偿可依据鉴定标准计算,工伤保险机构发放待遇或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无法协商可提起劳动仲裁程序,不服仲裁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判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支付赔偿费可向...查看全文

如何解决两家土地争议的确权问题

解决争议土地问题:当事人可自行协商,协商不成由政府处理;个人/单位争议由乡级/县级政府处理。房屋确权纠纷解决: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准备相关证据,缴纳诉讼费,等待开庭审理,最终申请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办理产权。...查看全文

如何解决村庄之间的土地争议问题

土地纠纷的解决方式包括协商、政府处理和诉讼。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政府处理。对政府处理决定不满意的当事人可提起行政诉讼。土地侵权纠纷可协商解决,不成时可由土地行政部门调解,不服调解决定可提起民...查看全文

职业病鉴定有争议怎么办

一、职业病鉴定有争议怎么办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所在的用人单位提供其掌握规定的职业病诊断资料,用人单位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的十日内如实提供。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供职业病诊断所需要...查看全文

如何解决定损方面的异议?

保险公司定损与车主意见不一致时,车主有权拒绝签字确认定损单,可要求重新定损并请第三方评估中心介入评估;车主应与定损员提前确定维修方式,以避免后续问题;定损维修应选择同一处进行。...查看全文

面临辞职,如何解决劳动合同问题?

劳动者在向用人单位提出书面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离开工作岗位,无需得到用人单位的批准,也被称为“快辞工”。同时,劳动者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结清剩余的工资、支付经济补偿金以及完成离职手续等事项。如果劳动者提前30天提出书面离职,不需...查看全文

商业争议如何解决

商业经济纠纷的解决方法包括实体店到工商局、网店通过交易平台官方介入、协商一致解决、诉讼或仲裁。调解工作由调解机构指定调解员或调解小组进行,并向主管领导请示汇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经济纠纷调解试行办法》,不同地区的商业经济纠纷...查看全文

如何解决协议期内辞职的问题呢?

法律解析: 可分为三种情况: 1、劳动者提出辞职,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2、如果劳动者满足《劳动合同法》三十八条的规定辞职的,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3、劳动者提前三十日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提...查看全文

如何解决协议期内辞职的问题呢?

律师解答: 可分为三种情况: 1、劳动者提出辞职,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2、如果劳动者满足《劳动合同法》三十八条的规定辞职的,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3、劳动者提前三十日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提...查看全文

如何解决协议期内辞职的问题呢?

法律解析: 可分为三种情况: 1、劳动者提出辞职,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2、如果劳动者满足《劳动合同法》三十八条的规定辞职的,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3、劳动者提前三十日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提...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