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的刑罚原则有哪些

律师回答
摘要:自首在刑事案件中的处理原则是基于犯罪事实,不因罪犯自首而改变对社会的危害评估。自首情况主要考虑自首时间、认罪态度和交代事实情况。对于自首者,可从轻或减轻处罚。对于犯罪较轻的情况,如聚众赌博等,可免除处罚。
原则有:
1、主要根据犯罪事实。罪犯的自首并不会改变对社会产生的危害,所以主要还是要考虑该罪犯对社会产生的危害结果。
2、具体考虑自首情况。主要是时间的早晚、认罪的态度和交代犯罪事实的事实情况。对于投案自首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是犯罪较轻的,比如说聚众赌博等,可以免除处罚。
延伸阅读
自首与刑罚原则:法律对自首者的优惠措施
在刑事法律体系中,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主动向司法机关或执法人员坦白自己的犯罪行为。自首者通常能够享受一定的优惠措施,这是基于刑罚原则的考量。根据我国法律,自首者可以获得以下优惠:
首先,自首者可以减轻或免除刑罚。根据刑法相关规定,自首者可以减轻刑罚幅度,甚至可以免除刑罚。这是法律对自首者积极的回应,鼓励其勇于承认犯罪并主动投案。
其次,自首者在量刑阶段可以获得从宽处理。法院在量刑时会考虑自首的情节,可能会对自首者的刑罚进行适度减轻,以体现法律对自首者的宽容与理解。
此外,自首者还可以享受缓刑或减刑的机会。如果自首者具备一定的条件,法院可以考虑对其判处缓刑,即暂缓执行刑罚或对刑罚进行减轻。
总之,法律对自首者的优惠措施体现了刑罚原则中的人道主义、宽严相济和积极预防的原则。通过给予自首者一定的优惠,旨在鼓励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勇于承认犯罪、悔过自新,并为其重新融入社会创造机会。
结语:自首与刑罚原则:法律对自首者的优惠措施
自首原则主要根据犯罪事实,考虑罪犯对社会的危害。自首者在时间、态度和交代犯罪事实等方面具体情况下,可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法律对自首者的优惠措施体现了人道主义、宽严相济和积极预防的原则,旨在鼓励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勇于承认犯罪、悔过自新,并为其重新融入社会创造机会。
法律依据
《刑法》
第六十七条自首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自首的量刑原则有哪些

原则有:1、主要根据犯罪事实。罪犯的自首并不会改变对社会产生的危害,所以主要还是要考虑该罪犯对社会产生的危害结果。2、具体考虑自首情况。主要是时间的早晚、认罪的态度和交代犯罪事实的事实情况。对于投案自首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是犯...查看全文

自首的量刑原则有哪一些

自首的量刑原则如下:1、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主动直接投案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2、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已被司法机关发觉,但尚未受到讯问或者未被采取强制措施,主动直接投案构...查看全文

自首量刑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律师分析: 自首的量刑的原则,必须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查看全文

自首量刑的三项原则有哪些

自首量刑的一般原则应掌握以下四点:1、以犯罪事实为主。犯罪人自首可以结束对社会的持续危害,但对社会的损害不会因自首而消除。犯罪人自首,只表明对自己犯罪行的态度,不会改变原来的犯罪事实。因此,法官在决定量刑自首的犯罪分子...查看全文

自首量刑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法律分析:自首的量刑的原则,必须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查看全文

自首量刑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法律解析: 自首的量刑的原则,必须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查看全文

"关于自首的刑罚原则"

自首的量刑原则包括:1、未被发觉主动投案可减刑40%以下;2、被发觉但未受讯问主动投案可减刑30%以下;3、如实供述未知罪行可减刑30%以下;4、经亲友规劝、陪同或送案可减刑30%以下。...查看全文

关于自首的刑罚原则

我国刑法第67条第1款规定了自首犯罪分子的从轻或减轻处罚,但需注意刑法对自首采取的是相对从宽原则而非绝对从宽原则。在一般情况下,自首的犯罪分子都应从轻或减轻处罚,但在个别情况下,若犯罪分子罪大恶极,即使具有自首情节,也可不对其从轻...查看全文

自首量刑的原则和可供自首的地方有哪些?

一、自首量刑的一般原则: 1、主要根据犯罪事实。 犯罪人投案自首可以使其犯罪所造成的危害社会的持续状态结束,但是给社会造成的损害并不会因自首而消灭。犯罪人投案自首,仅仅表明对自己所犯罪行的态度,并不会改变其原来犯罪事实。因此,审判...查看全文

自首量刑一般都有哪些原则

自首量刑的一般原则:一、主要根据犯罪事实,犯罪人自首可以结束对社会的持续危害,但对社会的损害不会因自首而消除。犯罪人自首,只表明对自己犯罪行的态度,不会改变原来的犯罪事实。因此,法官在决定量刑自首的犯罪分子时,必须以犯...查看全文

自首量刑的原则以及可供自首的地方有哪些

一、自首量刑的一般原则:1、主要根据犯罪事实。犯罪人投案自首可以使其犯罪所造成的危害社会的持续状态结束,但是给社会造成的损害并不会因自首而消灭。犯罪人投案自首,仅仅表明对自己所犯罪行的态度,并不会改变其原来...查看全文

有关自首刑罚影响与原则

自首量刑的原则标准:主动直接投案可减少40%基准刑;已被发现但未受讯问,主动直接投案可减少30%基准刑;如实供述未掌握的罪行,可减少30%基准刑;亲友劝说、陪同或送案可减少30%基准刑。...查看全文

自首的量刑有什么原则

自首量刑的原则标准:1、主动直接投案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百分之四十以下;2、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已被司法机关发现,但尚未受到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主动直接投案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百分之三十以下;...查看全文

自首后立功的刑事处罚原则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九条、删去刑法第六十八条第二款。根据修改后的内容应对自首和立功情节分开评价。自首又有立功的,直接按照法律规定,可以两次适用从宽原则的规定。自首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一般立功的...查看全文

自首后立功的刑事处罚原则?

律师分析: 自首又有立功的,直接按照法律规定,可以两次适用从宽原则的规定。自首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一般立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法律依据】: 《...查看全文

刑罚执行的原则有哪些

法律分析:   刑罚执行有以下原则:   1、教育性原则   概念:是指执行刑罚应从实现特殊预防及一般预防的目的出发,对犯罪人及社会公众进行积极教育,而非消极的惩罚与威慑。   2、人道主义原则   概念:是指尊重犯人人格...查看全文

特别自首的量刑原则

法律分析: 我国对自首规定了从宽处罚的原则,《刑法》第67条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第68条规定:“犯罪后自首又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可以从轻或者...查看全文

自首立功的量刑原则

自首和立功是我国刑法量刑制度中的两种不同方式。根据我国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犯罪分子如果有立功表现,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然而,对于盗窃罪的坦白和自...查看全文

自首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法律分析: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查看全文

自首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自首的处罚原则如下:1、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2、被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3、虽然犯罪嫌疑人没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