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的最少必备条款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需要明确的要素包括: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身份证号码;劳动合同的期限和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和工作时间;以及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益和加班工资的计算。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名称是代表用人单位的符号,即注册登记时所登记的名称,相当于自然人的姓名。
住所,用人单位办事机构的所在地为其住所。有两个以上办事机构的,以用人单位主要的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劳动合同文本中要记载的用人单位的住所必须标明位置。
具有法人资格的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用人单位执行机关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在注册登记时必须标明。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用人单位,必须在劳动合同中写名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它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姓名,是自然人区别于其它自然人的符号。劳动者的姓名以户籍登记,也即身份证上所载为准。
劳动者的住址,以其户籍所在的居住地为住所,其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
居民身份证号码,即居民身份证上记载的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劳动合同都必须载明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包括劳动者从事劳动的工种、岗位和劳动定额、工作的任务等。
工作地点,是指劳动者可能从事工作的位置。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为履行劳动义务,在法律规定的标准下,根据、集体合同的规定提供劳动的时间。
工作的工种有所不同,结算的工资的方式也是有所不同,不管工资结算的方式如何不同,但是劳动者的权益是一样的,任何用人单位都不能违法的侵害劳动者的利益,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计算加班工资。
延伸阅读
结语: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名称是用人单位的代表,相当于自然人的姓名。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是劳动者的个人标识。劳动合同必须明确规定期限类型,工作内容包括工种、岗位和工作任务等,工作地点是劳动者可能从事工作的位置。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是根据法律和集体合同规定提供劳动的时间。不同工种的工资结算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劳动者的权益是一样的,任何用人单位都不能违法侵害劳动者的利益,加班工资必须按照规定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 第五十二条 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是什么

法律分析: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基本信息;社会保险;劳动合同期限;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其他事项。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查看全文

最新版本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必须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条件、违约责任等内容。此外,双方当事人还可以就其他事项进行协商约定。...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是什么

法律分析: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有:_x000D_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_x000D_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_x000D_ (三)劳动合同期限;_x000D...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的9个必备条款是什么?

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包括: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身份证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事项。...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条款必备条款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3.劳动合同期限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6.劳动报酬7.社会保险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9...查看全文

什么是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

法律分析:属于劳动合同必备的条款:_x000D_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_x000D_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_x000D_ (三)劳动合同期限;_x...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必备条款

劳动合同应当载明用人单位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和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所等基本情况,并必须具备以下内容:(一)劳动合同期限。即劳动合同的有效时间,是判定劳动合同是否有效、何时有效的重要依据。(二)工作内容。是指劳动者在劳动...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必备条款?

律师分析: 根据《劳动法》第19条之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有: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在必备条款中,工作内容、劳动报酬是核心内容。要求内容明确、...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必备条款

法律分析:根据《劳动法》第19条之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有: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在必备条款中,工作内容、劳动报酬是核心内容。要求内容...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包括什么

法律分析: 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包括: 1、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 2、劳动合同期限; 3、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 4、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5、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纪律; 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包括什么

法律分析: 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劳动...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缺少必备条款,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法律分析: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缺少必备条款并不属于该种情形,因此并不能认定为无效。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查看全文

什么是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该具备哪些必备条款

劳动合同的含义是什么,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有哪些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查看全文

哪些条款是劳动合同必备条款

法律分析: 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劳动合...查看全文

缺少必备条款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公司在以下情形可以主张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查看全文

哪些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法律分析:下列条款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等信息;劳动者的姓名、住所等信息;劳动者的工作内容、上下班的时间和地点;劳动合同的期限;以及劳动报酬、社保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法法律条文的必备条款是什么?

劳动合同法法律条文的必备条款包括:用人单位的名称、劳动者的姓名、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必须包含在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 非必备条款

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根据《劳动法》第19条之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有: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在必备条款中,工作内容、劳动报酬是核心内容。要求内容...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缺少必备条款是否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列举了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因此只是缺少必备条款不会必然导致劳动合同无效。 劳动合同缺少必备条款有效吗 劳...查看全文

缺少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劳动合同有效吗

劳动合同欠缺必备条款时,并不必然导致劳动合同无效。合同双方是可以协商的,只要协商一致的话,是可以具有法律效力的,协商不一致,如果已经履行,可以找相关部分处理一种观点认为:《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使用的是“应当”二字,立法...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