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为犯罪行为承担赔偿责任?

律师回答
摘要:刑事赔偿义务由国家机关承担,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不同情况下承担义务的机关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和监狱管理部门。赔偿方式主要包括支付赔偿金、返还财产和恢复原状。对于侵害名誉权的情况,检察机关还应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礼道歉。请求刑事赔偿的申请人需要提供证据支持,否则可能被判决为不予赔偿。
一、刑事赔偿义务是由谁来承担?
刑事赔偿义务是由国家机关来承担,根据《国家赔偿法》第19条规定,中国刑事赔偿义务机关依照不同的情况分别是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以及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和监狱管理部门。
具体而言,中国刑事赔偿义务机关按照下列原则予以确定:
(一)对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没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错误拘留,作出拘留决定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二)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的,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三)再审改判无罪的,作出原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为赔偿义务机关;
(四)二审改判无罪的,作出一审判决的人民法院和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五)严刑逼供、殴打或者以其他暴力行为造成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或者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作出上述违法行为的工作人员所属的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此外,对于人民法院在民事、行政诉讼中错误采用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执行错误所造成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损害,应向作出错误的采取强制措施决定以及作出错误执行行为的人民法院提出国家赔偿要求,以其作为赔偿义务机关。
二、刑事赔偿的方式有什么
我国国家赔偿方式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
(一)支付赔偿金。
(二)返还财产。
(三)恢复原状。
以上三种赔偿方式,既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另外,检察机关作为赔偿义务机关对依法确认有《国家赔偿法》第15条第(一)、(二)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并造成受害人名誉权、荣誉权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不管是公安机关、法院还是监狱的管理部门等,都是可能的需要承担刑事赔偿的义务主体,对于那些只是提出了想要获得赔偿请求,但是却并不能承担举证国家机关有错,也无法提供相关证据的,那么即使该请求被受理了,最后的刑事审判书,也会作出不予赔偿的决定的。
延伸阅读
结语:刑事赔偿义务由国家机关承担,具体根据不同情况确定责任机关。赔偿方式主要包括支付赔偿金、返还财产和恢复原状,可单独或合并适用。检察机关还应在侵权行为影响范围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对于无法提供相关证据的请求,刑事审判书可能决定不予赔偿。不同机关需承担刑事赔偿义务,确保公正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七章 附带民事诉讼 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二十七条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六十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的,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谁该为杀人犯的罪行承担赔偿责任?

杀人犯家属不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因为他们没有参与犯罪行为。满18周岁的人应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家属可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诉讼,法院可判决被告个人财产赔偿,被告亲属无义务赔偿,赔偿可从轻量刑考虑。...查看全文

诬告行为的责任谁来承担?

诬告他人的法律责任包括:构成犯罪者将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者可能受到治安管理处罚,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诬告陷害罪的构成要件包括:捏造他人的犯罪事实,向有关机关告发,行为对象明确,且捏造的犯罪事实情节严重、诬陷手段恶劣、社会影响...查看全文

谁来为员工赔偿公司损失承担责任?

员工责任和赔偿:员工需赔偿公司损失,公司可扣发工资,但不得超过20%。若剩余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需支付最低工资。员工可申请劳动仲裁,仲裁流程包括申请、受理和开庭通知。劳动者权益受侵犯时,应向劳动部门提起仲裁。...查看全文

谁来承担公司违法行为的责任?

法人代表在不同场合承担多样的法律责任,如个人签名导致企业承担责任、企业破产限制代表再办企业、违法行为限制代表人身自由等。法人无成立缺陷时,亏损责任由法人自己承担,除非严重失职或国有企业。个人独资法人只需分清个人与法人财产,无需法人...查看全文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侵权赔偿责任谁来承担

法律分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条 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查看全文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侵权赔偿责任谁来承担

法律分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侵权赔偿责任由监护人承,但是如果是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则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在委托监护中,受委托人有过错的,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侵权赔偿责任谁来承担

法律解析: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条 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百八十三条 因保护他...查看全文

责任归属:谁来承担公司违法行为的责任?

公司违法责任分担:1、法人代表在不同场合承担不同法律责任;2、法人如无成立缺陷,亏损责任由法人自己承担;3、个人独资法人分清财产责任;有限公司负债由公司承担。根据《公司法》,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应承担公司不能成立产生的债务和费用连带...查看全文

谁来为公司的责任承担压力?

实际控制人是指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虽不是股东但具有责任。法人是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具备独立财产和承担责任能力。法人与自然人区别在于拥有独立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和以自己名义参加活动。...查看全文

共同危险行为造成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由谁来承担?

共同危险行为造成人身损害,行为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根据《民法典》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应承担连带责任。如果无法确定具体侵权人,行为人也要连带承担责任。...查看全文

父母是否需要为成年子女的犯罪行为承担赔偿责任?

成年孩子犯法父母不需要赔偿,因为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未成年人若有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也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父母只需在子女无法承担责任时垫付赔偿,否则无需赔偿。对于未成年人的责任,监护人需承担...查看全文

撞车自杀行为谁承担责任

法律解析: 行人自杀撞车应为事故承担全部责任,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保险公司仅在无责任的赔偿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超出部分由自杀的行人自行承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查看全文

撞车自杀行为谁承担责任

机动车与行人碰撞,责任倾向于保护行人。然而,《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如果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查看全文

行李被盗能由谁来承担赔偿责任?

旅客行李被盗后,由承运人和货运人来承担赔偿责任。涉及民事违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承运人与旅客形成运输合同,货运人与旅客托运行李形成货物运输合同。承运人、货运人对旅客及其按规定携带的行李和托运行李承担安全承运义务。...查看全文

如何明确谁来承担行政赔偿责任?

国家赔偿应由具体国家机关履行赔偿义务,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七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造成损害,该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多个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职权时,共同行使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被授权的组织在行使权力时侵犯权益,该组...查看全文

谁来为房屋质量问题承担责任?

房屋质量问题由开发商赔偿,保障购房人权益。开发商应在保修期内解决问题,否则购房人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购房时应了解保修期限和责任范围,减少纠纷可能性。...查看全文

怂恿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谁来承担赔偿责任

监护人和教唆人根据情况来定责任,一般平衡分担。被教唆人未犯罪则不构成教唆犯,未成年人犯罪则构成教唆罪。涉及刑事责任时,教唆人负全部刑事责任,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查看全文

谁来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受伤承担责任?

幼儿园、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应承担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损害的责任,除非能证明尽到了教育、管理职责。在这种情况下,小美和小勇在公共场所追逐打闹时,小勇推搡小美导致其门齿折断,两人都有过错。何老师作为托管班的负责人,未经批准提供有偿...查看全文

2023年员工职务行为侵权由谁承担赔偿责任?

单位承担员工职务行为侵权的赔偿责任需满足执行工作任务相关,与工作无关的行为不应由单位承担责任。根据《民法典》和最高法院解释,用人单位应对员工在工作中造成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但可追偿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员工。劳务派遣期间,接受劳务派遣...查看全文

谁应该承担诬告行为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写恐吓信、侮辱他人等行为将受到刑事追究或治安管理处罚,情节严重者将被判处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将从重处罚。...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