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诉执行问题的探讨

律师回答
摘要:申诉期间不停止执行,对判决裁定的执行有例外情况。再审申请不影响民事案件执行,但可中止刑事案件执行。行政案件再审决定中止原判决执行。被执行人提起申诉不影响执行,但审判监督程序启动时需中止执行。执行法院改判或发回重审后需执行回转。无论是否申诉,被执行人必须履行法律义务。
申诉期间不停止执行。
诉讼上的申诉,是指当事人、被害人及其家属或者知道案件情况的其他公民,认为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有错误,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要求依法处理,予以纠正的行为。
如果已经启动了再审,那如果原裁判如果确实有错,可能判无罪,那或者说减轻量刑之后导致刑期届满,那就有可能中止执行。注意一般来说再审期间也不停止执行,但是有特殊情况下可以中止执行,但是申诉期间是不可能停止执行的。
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不停止原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决定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执行,但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执行。
就刑事案件提出申诉,申诉期间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法院决定再审,再审期间不停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但被告人可能经再审改判无罪,或者可能经再审减轻原判刑罚而致刑期届满的,可以决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必要时,可以对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措施。
对行政案件提出申请再审的,原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法院决定再审的,原判决的中止执行。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被执行人提出申诉后,不影响执行。但也有例外情况,在执行过程中,如果法院启动了审判监督程序,执行法院就要中止执行。如果原法院的判决被改判或发回重审而推翻原生效判决内容的,执行法院还应当执行回转,使被执行人得到法律上的救济。
总之,一旦执行程序启动后,只要法院没有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无论是否提起申诉,被执行人都必须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
延伸阅读
结语:申诉期间不停止执行,无论是民事、刑事还是行政案件。再审申请被接受后,原判决、裁定可能会被中止执行,但特殊情况下如追索赡养费、医疗费用等案件可以不中止执行。被执行人提起申诉不影响执行,除非法院启动审判监督程序。执行程序启动后,被执行人必须积极履行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无论申诉与否,法律的救济始终保障被执行人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关于工伤死亡申报问题的探讨

单位申请职工伤亡事故工伤认定的程序和要求。用人单位应立即报告并填写相关表格,提交必要材料。职工或直系亲属如果单位未按规定申请认定,可在一年内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申请超过一年或不符合规定的将不予受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调...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相关问题探讨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了拆迁补偿纠纷的解决方式,即通过订立补偿协议来解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协议约定的义务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关于社保缴纳问题的探讨

社保交了钱不能提取,医保只能在指定医院使用,养老金只能提取个人缴纳部分,其他保险需要符合条件才能享受待遇。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个人死亡时可继承账户余额。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查看全文

关于更改申请执行期限的探讨

申请执行期限未改为三年,仍为两年,执行时效是指债权人在人民法院胜诉后申请强制执行的时效期间。债务人在期满时获得抗辩权。在规定期限内,权利人可向法院请求强制义务人履行其责任。...查看全文

关于申请鉴定法院审理问题的探讨

司法鉴定案件的处理原则是,在没有确定开庭审理日期之前需要进行司法鉴定的,人民法院应直接委托司法鉴定,不能延期审理或中止诉讼;确定开庭日期后,如果司法鉴定能在开庭前完成,则无需延期审理或中止诉讼;若不能在开庭前完成,则应延期审理,但...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解决强制执行问题的探讨

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包括告诫、陈述和申辩、制作执行决定书、送达和采取强制执行方式。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五条规定,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个人、法人或组织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由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 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在...查看全文

刑事申诉遭驳回:探讨相关问题

申诉被驳回后,申诉人应息诉,但若有确凿证据证明错误,可继续向法院、检察院等申诉。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及代理人、亲属可对已生效判决提出申诉,但无法停止执行。可向法院或检察院提出申诉。...查看全文

房产保全执行问题探讨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最高法院的解释,被执行的房产不能申请保全,只能在执行程序前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包括具有给付内容、情况紧急、由利害关系人提出,并需提供担保。申请人必须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30日内提起诉讼或仲裁,否则法院将...查看全文

关于遗弃罪管辖问题的探讨

遗弃罪是指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构成遗弃罪的要件包括:被遗弃人是年老、年幼、患病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行为人对被遗弃人负有抚养义务;行为人能够负担却拒绝扶养。遗弃罪...查看全文

关于遗弃子女问题的新探讨

遗弃罪是指家庭成员不履行赡养、扶养、抚养义务的违法行为,包括父母不抚养子女、配偶不扶养对方等。父亲不抚养孩子可能被判处五年以下刑罚。抛弃孩子无论时间长短都构成遗弃罪,刑罚为五年以下。遗弃罪的客体是被遗弃人的赡养权利,行为需具备有扶...查看全文

关于谅解书费用问题的探讨

谅解书金额合理并不违法,根据双方自由协商确定赔偿数额。犯罪嫌疑人积极赔偿并取得受害人谅解可影响量刑。谅解书对方要价10万元也不违法,法律未明确规定数额限制。谅解书目的是减轻犯罪嫌疑人处罚,可由律师办理,格式可参照相关要求。需明确赔...查看全文

探讨行政诉讼的收费问题

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是诉讼过程中需要交纳的费用,其中商标、专利、海事行政案件每件交100元,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50元。其他诉讼费用包括出庭费用、复制材料费用和诉讼保全费用。...查看全文

关于私立医院退款问题的探讨

纠纷处理:医院投诉方法及维权建议。一般情况下,不会采取投诉措施。若医院收费不合理,个人可向医保科或医院领导反映情况,协商维护自身利益;也可向当地卫生监督投诉电话或全国统一卫生热线12320投诉。患者应掌握证据,如就诊手册、检查结果...查看全文

关于欺诈合同赔偿问题的探讨

本文介绍了欺诈合同赔偿问题以及合同欺诈的认定标准。欺诈合同的赔偿金额不是合同金额的三倍,而是根据受欺诈人实际受到的损失进行赔偿。合同欺诈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民事欺诈和刑事意义上的欺诈。欺诈方需要返还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并折价赔偿...查看全文

关于公司债务承担问题的探讨

公司债务由公司承担,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债务负责。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认缴出资额为限,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以认购股份为限对债务负责。根据最高法院规定,抽逃出资的股东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对无法清偿的债务承担补偿责任,其...查看全文

关于合同盖章生效问题的探讨

合同盖章并不一定意味着生效,盖章是合同成立的条件而非生效要件。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签名、盖章或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按指印之前,一方已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合同成立。若法律或当事人约定合同需书面形式...查看全文

关于图片侵权赔偿问题的探讨

侵权行为涉及图片著作权时,侵权人应按实际损失或违法所得赔偿,包括权利人的合理开支。如无法确定损失或违法所得,法院可根据情节判决赔偿不超过五十万元。...查看全文

探讨罚金的相关问题

本文讲述了罚金的几种形式以及罚金的执行方式。罚金是一种附加刑,包括选处罚金、判处一定金额的罚金、判处一定比例的罚金和判处一定期限的罚金。罚金可以与主刑并列,在法院判决时可以选用。对于盗窃罪等犯罪行为,罚金是必须缴纳的。罚金的执行方...查看全文

关于我国劳动关系调解的问题探讨

劳动关系调解存在问题:一是容易被滥用以达非法目的;二是仲裁审查只是形式审查,可能违背事实。因此,劳动关系确认和调解不适用于调解协议。劳动关系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的权利义务关系,涉及劳动过程中的权益。用人单位包括各种组织,劳动者是...查看全文

关于申诉次数限制的探讨

申诉有次数限制,一般只能申诉一次;经两级法院驳回后再次申诉需有新理由;经上级法院维持原判后再次申诉不予受理;最高法院再审或复查驳回后再次申诉不予受理。刑事申诉的程序包括立案和审查,立案条件不苛求,只要申诉人具备资格、在法定期限内提...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