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处分种类及期限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政务处分是对违法公职人员的惩戒措施,政务处分法的制定有利于实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公职人员队伍。政务处分权必须严格依法行使,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制定政务处分法有利于强化法治观念、提升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政务处分的种类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六种。政务处分的期限如下:警告,6个月;记过,12个月;记大过,18个月;降级、撤职,24个月。
【法律分析】
政务处分是对违法公职人员的惩戒措施。由于所有“政纪”均已成为国家法律,监察法首次提出政务处分概念,并以其代替“政纪处分”,将其适用范围扩大到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制定政务处分法,将监察法的原则规定具体化,把法定对象全面纳入处分范围,使政务处分匹配党纪处分、衔接刑事处罚,构筑惩戒职务违法的严密法网,有利于实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公职人员队伍。政务处分直接涉及公职人员的职务、职级、级别、薪酬待遇等重要事项,对公职人员具有重要影响。政务处分权必须严格依法行使,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制定政务处分法,明确实施政务处分的主体,应当坚持的法律原则,处分事由、权限和程序,被处分人员维护合法权益的救济途径等,有利于处分决定机关、单位强化法治观念、程序意识,提升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延伸阅读
政务处分的程序、权力与保障措施
政务处分是指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主体进行的一种行政制裁措施。政务处分的程序、权力与保障措施是为了确保处分的公正性、合法性和透明性而设立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在程序方面,政务处分需要依法进行,包括听证、调查取证、听取申辩等程序环节,确保被处分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在权力方面,行政机关应当依法行使处分权力,确保处分决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在保障措施方面,政务处分应当设立复议、申诉等救济机制,为被处分人提供救济途径,确保行政机关的处分行为受到监督和制约。政务处分的程序、权力与保障措施的建立和健全,有助于维护行政执法的公信力和社会公正。
结语:政务处分是对违法公职人员的惩戒措施,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等六种形式。政务处分法的制定,使其成为国家法律,扩大了适用范围,为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提供了规范。政务处分涉及公职人员的职务、职级、级别、薪酬待遇等重要事项,对其具有重要影响。政务处分权必须依法行使,明确了实施主体、法律原则、事由、权限和程序等方面的规定,有利于加强法治观念、提升工作的法治化水平。政务处分的程序、权力与保障措施的建立和健全,有助于确保处分的公正性、合法性和透明性,维护行政执法的公信力和社会公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十三条公职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给予政务处分:(一)在政务处分期内再次故意违法,应当受到政务处分的;(二)阻止他人检举、提供证据的;(三)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四)包庇同案人员的;(五)胁迫、唆使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六)拒不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的;(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重情节。
第十七条公职人员有违法行为,有关机关依照规定给予组织处理的,监察机关可以同时给予政务处分。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政务处分种类及期限

政务处分是对违法公职人员的惩戒措施,政务处分法的制定有利于构筑惩戒职务违法的严密法网,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公职人员队伍,提升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查看全文

处分种类及政务处分期限

国家公务员纪律规定了六种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根据规定,受处分的公务员将面临不同的处分期限,如警告为6个月,记过为12个月,记大过为18个月,而降级和撤职则为24个月。...查看全文

政务处分种类与期限

政务处分的种类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警告处分期限为6个月,记过处分期限为12个月,记大过处分期限为18个月,降级和撤职处分期限为24个月。政务处分法规定了政务处分的种类和期限,旨在规范公职...查看全文

处分种类及期限

党内处分有什么种类及期限 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党内处分的种类包括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等而处分的期限依据处罚的类型而定。 相关法律规定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第八条 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 (一)警告;...查看全文

行政处分种类及其期限限制

行政处罚的主旨是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和制裁,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行政拘留等措施,并在期限为二年内执行。...查看全文

行政处分的种类与期限规定

行政处分的种类包括警告、通报批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限制生产经营、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行政拘留;处分期限一般两年,特殊情况五年。...查看全文

政务处分的种类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规定了公职人员政务处分的种类和适用范围,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和开除等六种处分,适用于违法的公职人员。该法中所指的公职人员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十五条规定的人员。...查看全文

政务处分法规定,政务处分的种类包括,政务处分法中政务处分的种类

政务处分法规定,政务处分的种类包括,政务处分法中政务处分的种类 政务处分的种类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其中,警告的影响期是六个月,记过的影响期是十二个月,记大过的影响期是十八个月,降级和撤职...查看全文

政务处分法规定,政务处分的种类包括,政务处分法中政务处分的种类

政务处分法规定,政务处分的种类包括,政务处分法中政务处分的种类 政务处分的种类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其中,警告的影响期是六个月,记过的影响期是十二个月,记大过的影响期是十八个月,降级和撤职...查看全文

政务处分法规定政务处分的种类包括?

律师分析: 政务处分是国家监察机关针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包括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管理人员,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其他的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所给予的纪律处分和惩戒。政务处分的种类为...查看全文

党内处分的种类及期限

党内处分有什么种类及期限 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党内处分的种类包括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等而处分的期限依据处罚的类型而定。 相关法律规定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第八条 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 (一)警告;...查看全文

政务处分的种类和期限是什么

政务处分的种类和期限:政务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其中警告为6个月,记过为12个月,记大过为18个月,降级和撤职为24个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规定,这些处分...查看全文

行政处分的种类和期限如何规定的

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等,而行政处罚的期限为二年。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二)罚款;...查看全文

行政处分的种类和期限

法律分析: 行政处分的种类: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行政处分的期限:1、警告是6个月;2、记过是12个月;3、记大过是18个月;4、降级、撤职是24个月。 法律依据: 《行政处罚法》第八条 行政处罚的种类: ...查看全文

行政处分的种类和期限

行政处分主要有以下种类: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行政处分的期限:警告是6个月;记过是12个月;记大过是18个月;降级、撤职是24个月。一、处分有几种分别是什么?处分具体有多少种,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决定。具体如下:依据行...查看全文

行政处分的种类和期限

一、行政处分的种类和期限根据《公务员法》规定:(1)警告。对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主体提出告诫,使之认识应负的行政责任,以便加以警惕,使其注意并改正错误,不再犯此类错误。这种处分适用于违反行政纪律行为轻微的人员...查看全文

行政处分的种类和期限

法律分析:行政处分的种类: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_x000D_ 行政处分的期限:1、警告是6个月;2、记过是12个月;3、记大过是18个月;4、降级、撤职是24个月。法律依据:《行政...查看全文

政务处分期限规定

政务处分对职务晋升和工资待遇有明确影响,警告六个月,记过十二个月,记大过十八个月,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被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者不得晋升工资档次,被撤职者降低职务、职级、衔级和级别,同时减少工资和待遇。...查看全文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规定政务处分的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七条,政务处分的种类为:(一)警告;(二)记过;(三)记大过;(四)降级;(五)撤职;(六)开除。上述处分适用于公职人员任免机关、单位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处分。该法所称公职人员,是指《中华...查看全文

行政处分有几种及期限

法律分析: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等,而行政处罚的期限为二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 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