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事故发生,劳务外包如何应对?

律师回答
摘要:劳务外包人员工伤处理主要包括:用工单位急救、通知劳务公司、劳务公司申报、赔偿按法规处理;如赔偿不一致,可通过调解或法院解决。工伤鉴定程序为: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随机抽取专家组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通知工伤职工和用人单位。
劳务外包人员发生工伤处理如下:
1、劳务派遣员工出现工伤首先由用工单位第一时间送到医院给予急救;
2、由用工单位或劳务派遣员工本人及时通知劳务公司;
3、劳务公司负责工伤的申报,审批,鉴定等一系列的工伤程序的处理;
4、工伤的赔偿根据工伤鉴定的标准,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赔偿;
5、赔偿结果达不到一致,劳务派遣员工可通过进行调解或法院宣判。
工伤鉴定程序是:
1、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2、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视伤情程度等从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与工伤职工伤情相关科别的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鉴定;
3、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4、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作出鉴定结论之日起20日内将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及时送达工伤职工及其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延伸阅读
劳务外包中的工伤事故:责任与保障
在劳务外包中,工伤事故的发生给雇主、劳务公司和劳务工带来了责任和保障的问题。首先,雇主应承担起事故责任,确保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培训。劳务公司也应对劳务工的安全负责,进行合理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同时,劳务工应了解自身权益,及时报告工伤,寻求合法的赔偿和医疗保障。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制定更严格的法规,加强对劳务外包企业的审核和执法力度。此外,建立起完善的保险制度和救助机制,为劳务工提供更全面的保障,是解决劳务外包中工伤事故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共同努力,可以实现责任明确、保障到位的劳务外包环境,确保劳务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结语:劳务外包人员发生工伤的处理程序相对复杂,但为保障受伤员工的权益而设立。首先,及时急救是关键,然后用工单位通知劳务公司,由后者负责工伤的申报、审批和鉴定等程序。根据鉴定结果,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赔偿。如果赔偿不一致,受伤员工可通过调解或法院解决。工伤鉴定程序包括提出申请、专家组鉴定、结论通知等。在劳务外包中,雇主、劳务公司和劳务工都有责任和权益,政府应加强监管和制定更严格法规,建立完善的保险制度和救助机制,以确保劳务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企业在外包项目上发生工伤事故,应该如何应对?

违反劳务派遣规定的单位将受到罚款和吊销经营许可证的处罚,同时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工伤事故中,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将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即使承包业务被转包或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个人。...查看全文

工伤事故发生后如何应对?

工伤认定及赔偿流程:用人单位应在30日内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否则职工可在1年内提出申请。对不符的认定可提起复议或诉讼。伤情稳定后可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不服可再次申请。根据鉴定等级,按法律规定赔付。拒赔单位可申请劳动仲裁,不服...查看全文

工伤事故发生时,如何应对?

工伤处理程序及律师的作用。被派遣到其他单位工作发生工伤时,可通过社保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用工单位有责任支付相关费用并安置劳动者。律师的作用在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了解工伤保险待遇并防止遗漏,熟悉工伤处理流程和赔偿标准,提供赔偿指导,...查看全文

工伤事故发生,施工方应如何应对处理?

工伤认定申请流程及所需材料。职工事故伤害后,用人单位需在30日内向人社局申请认定,未申请的工伤职工应自事故发生起一年内申请。申请时需提供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查看全文

意外事故发生于工地时,应该如何应对?

工地发生意外事故的处理:停止施工,救援伤亡人员,处理危险源,防止次生灾害。工地意外事故责任划分:发包方、承包方、现场负责人和施工人员都有责任,按事故责任划分。工地伤亡事故责任划分:根据调查情况确定责任,申请工伤认定或由雇主承担赔偿...查看全文

外包产生的工伤事故应该如何处理?

出了工伤事故发包方免不了责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七条:“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该组织或者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从...查看全文

当工伤事故发生时,如何应对处理

工伤事故处理方法及工伤医疗费用报销所需资料。工伤事故处理包括购买保险、与老板协商赔偿或起诉索赔;工伤认定需提供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和医疗诊断证明;未签劳动合同可主张双倍工资;工伤包括工作时间内事故伤害、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事故、履职...查看全文

劳务派遣工发生工伤事故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劳务派遣工发生工伤事故处理的方法: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法申请工伤认定,用工单位应当协助工伤认定的调查核实工作。劳务派遣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可以与用工单位约定补偿办法。法律依据:《《劳务派遣暂行规...查看全文

劳务派遣工发生工伤事故如何处理?

律师分析: 一、劳务派遣工工伤处理程序如下: 1、劳动派遣员工出现工伤首先由用工单位第一时间送到医院给予急救。 2、由用工单位或劳务派遣工本人及时通知劳务公司。 3、劳务公司负责工伤的申报,审批,鉴定等一系列的工伤程序的处理。 4...查看全文

工伤事故发生时,劳务外包员工权益谁来维护?

劳务外包工作中员工受伤后,可要求用工单位及派遣单位一起承担赔偿责任。员工受到工伤可主张医疗费、伙食补助费、交通费等赔偿。如果劳务公司与用工单位推卸责任,劳动者可协商、投诉、仲裁或提起诉讼。尽管法律规定双方应共同承担责任,但实际中常...查看全文

工伤发生时劳务派遣公司如何应对?

劳务派遣受伤,连带赔偿由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承担。用人单位需在30日内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未及时缴纳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将与用工单位共同负责连带赔偿。(75字)...查看全文

非法雇佣童工发生工伤事故如何应对?

律师分析: 一次性赔偿包括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在治疗期间的费用和一次性赔偿金。一次性赔偿金数额应当在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死亡或者经劳动能力鉴定后确定。劳动能力鉴定按属地原则由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劳动能...查看全文

非法雇佣童工发生工伤事故如何应对

法律解析: 一次性赔偿包括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在治疗期间的费用和一次性赔偿金。一次性赔偿金数额应当在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死亡或者经劳动能力鉴定后确定。劳动能力鉴定按属地原则由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劳动能...查看全文

意外事故发生,私人老板员工如何应对?

私人老板雇佣的员工在工作中受伤后,应先与老板协商赔偿事宜。协商达成后,老板应支付医药费、营养费和康复费,如有残疾,还需支付相应的残疾赔偿金。若老板不愿赔偿或协商不满意,员工可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获得赔偿。...查看全文

劳务外包工资如何发放?

律师分析: 劳务外包工资由劳务派遣公司发放。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务外包的工的工资由劳务派遣公司与用工单位协商确定,但应该遵循同工同酬的劳动报酬计算方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九条 劳务派遣单位派...查看全文

发生工伤事故时应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职工发生工伤事故时单位或者其他职工应当及时将其送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则可以就近去急救;之后单位则需要及时通知其家人,为职工去申请工伤认定。如果认定为工伤的,则可以及时去申请工伤赔偿。...查看全文

发生工伤事故应该如何申报

法律分析: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申请。...查看全文

发生工伤事故应该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发生工伤事故,处理流程:用人单位将工伤职工送往医疗机构治疗;用人单位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伤者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携带工伤认定决...查看全文

发生工伤事故应该如何处理

出了工伤事故应当申请工伤认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用人单位应在三十日内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伤情稳定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在完成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后,可确定具体的赔偿标准。...查看全文

发生工伤事故后应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发生工伤事故,先将劳动者送往医疗卫生机构治疗;用人单位在工伤事故发生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得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携带工伤...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