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中的代理人的名词解释

律师回答

诉讼代理人是什么

诉讼代理人是刑事诉讼的参与人,是指接受代理人的委托,参加刑事诉讼,代替委托人行使部分权利的人。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接受委托的诉讼代理人包括:律师;人民团体或者被害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被害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的监护人、亲友。刑事诉讼法除规定被害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自己直接委托诉讼代理人外,还规定被害人的近亲属,被害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也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在公诉案件中,有些被害人已经死亡,无法委托诉讼代理人,如杀人案中,被害人已经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就可由其近亲属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在有些案件中,被害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是未成年人或无行为能力人,他们的一些权利包括诉讼权利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如在伤害案中,被害人是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由他的父母代其委托诉讼代理人代为行使诉讼权利。

在委托诉讼代理人时,应填写诉讼委托书,明确诉讼代理人的权限,也就是说,诉讼代理人必须在被代理人授权的范围内行使代理权,并不得违背被代理人的意愿。

从何时开始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呢?公诉案件从案件移送审查起诉的那天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检察院从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的第2日开始算起3日内,应当告诉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这是人民检察院的义务。自诉案件由法院直接受理,直接进入审判阶段,对这些案件,无论诉讼是否开始,都不影响诉讼代理人的委托,也就是说,自诉人还未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准备向人民法院起诉,这时,他就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代其完成起诉前的准备工作。即他们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这里讲的随时,就是指在诉讼中的任何阶段,包括开庭以后,对于开庭审判以后,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要求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法院应当允许,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尽管在自诉案件中,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法院也应在受理自诉案件的第2日开始算起3日内,告诉他们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这同样是人民法院的义务。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刑事诉讼中的期间名词解释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9条规定,期间以时、日、月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算在期间以内。以时为计算单位的期间,从时间开始的下一时起算,其届满以法定期间时数的最后一时完了为止;以日为计算单位的期间,从时间开始的次曰起算,期间开始的日不计算...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辩护的名词解释

刑事辩护是为被指控的罪行进行无罪、罪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辩解和辩论,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权利。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了解案情并提...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证据的名词解释

为了保证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有效地收集运用证据查明案件事实,《刑事诉讼法》除了在第一编第五章专门规定了证据问题外,还在第二编第二章侦查中专门规定了收集证据的程序,在第二编第三章提起公诉和第三编审判各章中规定了审查证据认定案...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的名词解释

一、什么是民事诉讼 1、民事诉讼就是民事官司,指当事人之间因民事权益矛盾或者经济利益冲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经人民法院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审...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法回避名词解释

1、回避的概念 回避是指审判人员、检查人员、侦查人员等,因与案件或案件的当事人具有某种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可能影响刑事案件的公正处理,而不得参加该案诉讼活动的一项诉讼活动制度。 2、回避的种类 (1)自行回避 (2...查看全文

诉讼中止名词解释

诉讼中止是指在诉讼过程中,诉讼程序因特殊情况的发生而中途停止的一种法律制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三)作为一方...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证据名词解释

为了保证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有效地收集运用证据查明案件事实,《刑事诉讼法》除了在第一编第五章专门规定了证据问题外,还在第二编第二章侦查中专门规定了收集证据的程序,在第二编第三章提起公诉和第三编审判各章中规定了审查证据认定案...查看全文

刑事诉讼辩护名词解释

一、刑事诉讼法中辩护含义是什么?1. 指刑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为反驳控诉,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和理由,说明被告无罪、罪轻或应当减轻、免除处罚的诉讼活动。2. 辩护基于法定的辩护权...查看全文

名词解释民事诉讼法学

法律分析:民事诉讼法一般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查看全文

代理法律名词解释

所谓代理,是指一人代另一人为法律行为,其所产生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所代的另一人。代他人为法律行为的人,称为代理人;为其所代并承受法律行为效果的人,称为被代理人。代理制度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l)被代理人和代理人之间是一种法...查看全文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名词解释?

律师分析: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查看全文

电子代理人名词解释?

律师分析: 电子代理人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或其他信息网络方式实现的代理服务形态。它利用计算机程序、系统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操作,完成用户授权或委托的网络交易等相关活动。在这种模式下,电子代理人可以替代用户进行注册、登录、在线购物、签署协议...查看全文

电子代理人名词解释??

律师解答: 电子代理人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或其他信息网络方式实现的代理服务形态。它利用计算机程序、系统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操作,完成用户授权或委托的网络交易等相关活动。在这种模式下,电子代理人可以替代用户进行注册、登录、在线购物、签署协议...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证据名词解释

民事诉讼证据是指在民事诉讼中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真相的各种事实。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3条的规定,民事诉讼证据可以分为七种类型,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这些不同类型的证据在法庭上起到了...查看全文

附带民事诉讼名词解释

一、何谓附带民事诉讼? 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刑诉法第77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查看全文

行政诉讼的起诉名词解释

行政诉讼起诉概念是什么 1、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诉讼制度。 其有以下特征: (1)行政诉讼所要解决的是行政争议案件; (...查看全文

刑事辩护的名词解释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律师担任刑事案件辩护人的,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做律师,就要视具体情况辩事实,辩证据,...查看全文

刑事上诉状名词解释

一、刑事上诉状的概念 刑事上诉状是刑事公诉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和刑事自诉案件的自诉人、被告人不服一审法院的裁决,在法定的上诉期内,向原审法院的上级法院提出的要求重审改判的法律文书。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原告、被告也可就民事赔偿部分提...查看全文

无权代理名词解释

法律分析:无权代理是非基于代理权而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旨在将效果归属于被代理人的代理。委托代理以被代理人授予代理权为要件,无权代理与有权代理的区别就是欠缺代理权。无权代理有效与否,法律不仅要考虑本人的利益,还要考虑善意相对人的利益...查看全文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代理词和民事诉讼代理词的区别

附带民事诉讼就其性质而言,是经济赔偿问题,这种赔偿是由犯罪行为引起的,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的,所以它又是刑事诉讼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之所以特殊,就在于它不是发生在所有的刑事案件中,附带民事诉讼只存在于特定...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刘立杰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律师刑事辩护、刑事辩护

已服务148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