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存法律风险与影响

律师回答
摘要:提存的后果是:标的物提存后的毁损、灭失风险由债权人承担;提存期间标的物的孳息归债权人所有,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债权人可随时领取提存物,但如债务未清偿到期,提存部门可拒绝其领取提存物。
提存的后果是:
1、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
2、提存期间标的物的孳息归债权人所有,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
3、债权人可以随时领取提存物。但债权人对债务人负有到期债务未清偿的,提存部门可根据债务人的要求拒绝其领取提存物。
延伸阅读
法律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
法律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是为了帮助企业或个人识别潜在的法律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以应对这些风险。在评估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法律规定、法规变化以及行业趋势等因素。通过对法律风险的全面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并预防潜在的法律问题,降低法律纠纷的发生概率。在制定应对策略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风险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完善合规制度、加强内部培训、与专业律师团队合作等。通过有效的法律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可以保护企业或个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经营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结语:提存的后果是:债权人承担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提存期间标的物孳息归债权人所有,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债权人可随时领取提存物,但如债务未清偿,则提存部门可拒绝其领取。法律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有助于预防法律问题,降低法律纠纷概率,包括完善合规制度、内部培训、与专业律师合作等。有效的评估及策略可保护权益,维护经营稳定。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三条
标的物提存后,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提存期间,标的物的孳息归债权人所有。提存费用由债权人负担。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四条
债权人可以随时领取提存物。但是,债权人对债务人负有到期债务的,在债权人未履行债务或者提供担保之前,提存部门根据债务人的要求应当拒绝其领取提存物。
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提存之日起五年内不行使而消灭,提存物扣除提存费用后归国家所有。但是,债权人未履行对债务人的到期债务,或者债权人向提存部门书面表示放弃领取提存物权利的,债务人负担提存费用后有权取回提存物。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探讨法律风险与潜在影响

公司名称注册和注销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税务登记和工商年检。新注册公司名称必须与旧公司名称避免重复,否则需使用另一个名称。旧公司注销后,需等待3年才能重新注册相同名称。注销国税后,还需注销地税,同时办理营业执照注销。若不办理工商年检,...查看全文

探讨法律风险与经济影响

纳税人需补交税金,出租房屋需缴纳房产税、印花税、增值税和所得税。漏税由纳税人不熟悉税法或工作粗心引起。不交税将导致强制执行、滞纳金、罚款、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等后果。房产税按年收入的12%计算,印花税为租金的千分之一,增值税率为5%,...查看全文

交强险过期的法律风险与影响

交强险过期将面临扣留车辆、罚款等处罚措施,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要求投保,并处以保费2倍的罚款。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应依法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否则将受到相应...查看全文

根本违约的法律风险与影响

根据《民法典》规定,根本违约的法律后果包括一方可以解除合同,违约方需承担相应违约责任。根据第五百六十三条第一款,解除合同的情形包括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一方明确表示或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未履行、...查看全文

民间借贷的法律风险与影响

民间借贷未还款的后果包括:影响个人征信、贷款就业等;催告、滞纳金与利息累积;可能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申请支付令、财产被冻结查封;成为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与子女入学。...查看全文

破产清算的法律风险与影响

破产企业的主要责任包括停止生产经营、财产交由清算组接管、解除或继续履行合同、解除其他民事诉讼程序中的查封、扣押、冻结措施,并指定必要的留守人员。清算责任由股东承担,债务清偿责任则由公司股东个人承担。在未进行正常清算的情况下,股东获...查看全文

工程转包的法律风险与影响

本文讲述了工程转包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以及转包合同的有效性。同时,指出多次转包的工程存在隐患,包括转包者的利益、工程质量问题以及拖欠工款等问题。最后,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监督,以规范建筑施工中的转包行为。...查看全文

私自转租的法律风险与影响

本文介绍了未经同意擅自转租的法律后果,包括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若出租人知道或应知道承租人转租且六个月内未提出异议,则视为出租人同意转租,该转租合同有效。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转租问题经原出租人确认同意则有效...查看全文

社会影响、法律风险

《关于对隐瞒、缓报、谎报疫情的行政和纪律处分的规定》明确规定,政府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隐瞒疫情将受到降级或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者将被开除并追究刑责;医疗机构隐瞒疫情将受到警告、吊销执业许可证等处分,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将...查看全文

公司被吊销的法律风险与影响

公司吊销营业执照的法律后果是公司无法继续经营业务,需要解散并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80条和183条第一款的规定,公司因营业期限届满、股东会决议解散、被吊销营业执照或法院决定解散等原因,必须在解散事由出...查看全文

公司分立与合并的法律风险与影响

公司分立合并的法律后果及登记流程。公司分立合并会引起公司主体、股东身份和债权债务的变化。公司分立的形式有新设分立和派生分立。公司分立登记流程包括申请登记、提交合并协议和决议、公告和债务清偿或担保的说明,最后获得营业执照。根据《公司...查看全文

法律风险与收益并存

合法的借贷利率不超过2分,超过2分的部分是否受法律保护需具体分析。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年利率不超过24%(月息2分)完全合法且受法律保护;超过24%但不超过36%(月息3分)的利息,已支付部分法院认可,未支付部分法院不支持债权人请求...查看全文

虚假出资补足的法律风险与影响

虚假出资补足的法律后果包括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行政处罚可能导致公司被责令改正,并处以虚假出资金额的5%至15%的罚款。刑事责任可能导致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虚假出资金额或抽逃出资金额的2%至10%的罚金。...查看全文

失败公司设立的法律风险与影响

本文讲述了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责任问题。发起人在公司设立失败且无法成立的情况下,需要承担设立行为所产生的债务和费用,并返还已缴纳的股款,并按照银行同期存款利息加算利息。此外,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由于发起人的过失致使公司利益受损的,发...查看全文

拖欠加班工资的法律风险与影响

加班工资拖欠的法律后果及计算公式:用人单位拖欠加班工资需支付补偿金,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金。加班费计算公式:延长时间1.5倍、休息日2倍、法定休假日3倍。拒绝支付加班工资可举报给劳动行政部门,解除劳动合同后仍可领取补...查看全文

企业未签劳动合同的影响:法律风险与经济风险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赔偿问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未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将面临严重后果。第八十二条规定,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订合同的,需支付二倍工资;第十四条规定,满一年未签订合同的,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虽然法律允许...查看全文

合同撤销与合同无效的法律风险与影响

合同无效和合同撤销的法律后果包括:1、无效或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2、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3、合同无效和撤销后涉及财产责任的承担,包括返还财产或折价补偿,赔偿损失,以及各方承担责任。根据中国《民法典》第一...查看全文

企业工伤风险与影响

工伤对企业有影响,医药费由工伤保险支付,但定级后企业需承担伤残补助和就业补助。发生工伤后辞职可享受失业金,需满足条件:缴费满一年、非自愿失业、已登记求职。申请工伤赔偿需单位向劳动部门申请认定,伤残鉴定后计算补助金,可协商赔偿或仲裁...查看全文

法律权益与风险提示

租赁合同提前解除的赔偿原则是,根据合同约定办理或者考虑合同能否继续履行。如果没有约定,房东单方解除合同需赔偿出租人损失。赔偿金额按剩余租期超过3个月的3个月租金计算,不满3个月的按剩余租期的租金计算。房屋出租人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解除...查看全文

相关不利影响及法律风险

本文讲述了工伤证人证言不实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也介绍了工伤认定的时限和举证责任的相关规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九条和第二十条规定,如果工伤认定结果不准确、工伤费用无法得到赔付、伤者面临赔偿问题或工伤保险...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