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体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介绍了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相关内容。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或者是下属的机构,客体是国家关于特定物品所制定的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等。该行为会对他人的财产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因此是会对被处以不同程度的处罚的。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挪用特定款物罪与挪用公款罪的界限内容,包括侵犯的对象范围、行为表现、主体和主观方面等。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或者是下属的机构,客体是国家关于特定物品所制定的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等。挪用特定款物的行为将会对他人的财产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因此是会对被处以不同程度的处罚的。
主体是在国家机关等单位支配、管理特定款物的主管人员等直接责任人员;客体是国家关于特定款物专门使用的财经管理制度。挪用特定款物罪,是指将专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挪作他用,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等一系列的行为。
挪用特定款物是一种违法犯罪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一种性质非常恶劣的违法犯罪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我国公共财产的安全以及相应的法律规定制度都将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因此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的不同以及涉案金额的大小来对犯罪嫌疑人做出不同程度的处罚。
二、挪用特定款物罪与挪用公款罪的界限内容是什么?
(1)侵犯的对象范围不同。挪用特定款物罪侵犯的对象限于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对象限于公款。
(2)行为表现不同。挪用特定款物罪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了将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挪作其他公用事项,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挪用公款罪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是将公款挪用归个人使用的行为。
(3)主体不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体限于在国家机关中经管、支配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人员,即挪用特定款物的直接责任人员;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
(4)主观方面不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行为人是意图将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挪作其他公用事项,如用于生产经营、修建楼堂馆所、购买高级汽车和办公设备等;挪用公款罪的行为人是意图将公款转归个人使用。
如果是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实施了挪用特定款物的行为,并且达到了法定的立案标准的,那么就会被认定为挪用特定款物罪,但是如果是不具有身份的其他人员实施了挪用特定款物的行为的,那么就不能构成本罪,只能构成其他的犯罪。
延伸阅读
挪用特定款物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挪用特定款物用于非法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该罪名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挪用特定款物罪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它会导致国家财产的流失和损失,损害了国家的经济利益和社会稳定。该罪名的成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特定款物:指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占有、使用的特定款物,如救灾款、扶贫款等。
2. 挪用:指国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特定款物用于非法活动。
3. 情节严重:指挪用特定款物的数量较大,或者挪用的时间较长,或者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规定,挪用特定款物罪将受到以下处罚:

1. 拘役或者有期徒刑;
2. 并处罚金;
3. 责令返还特定款物;
4. 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定罪和量刑,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的事实和情节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
结语:挪用特定款物罪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其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专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挪作他用,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与挪用公款罪相比,挪用特定款物罪侵犯的对象范围不同,行为表现不同,主体不同,主观方面不同。如果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实施了挪用特定款物的行为,并且达到了法定的立案标准的,那么就会被认定为挪用特定款物罪,但如果是不具有身份的其他人员实施了挪用特定款物的行为的,那么就不能构成本罪,只能构成其他的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反洗钱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履行反洗钱监督管理职责。
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和司法机关在反洗钱工作中应当相互配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对依法履行反洗钱职责或者义务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应当予以保密;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依法负有反洗钱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机构履行反洗钱职责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只能用于反洗钱行政调查。
司法机关依照本法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只能用于反洗钱刑事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九十六条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体

法律分析: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体认定: 1、国家工作人员和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人员。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体是经手、管理特定款物的工作人员,也就是对特定款物有调拨、保管、分配、使用的直接责任人员。 2、他人进行非法活动、营利活动;挪...查看全文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体

挪用特定款物罪如何认定 挪用特定款物罪,是指违反特定款物专用的财经管理制度,挪用国家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犯罪对象是特定的,是用于救灾...查看全文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体

律师分析: 挪用特定款物罪是指在法定职责范围内或者受委托管理的单位或个人,挪用该单位或个人特定的款物的行为。这里的“特定的款物”是指该单位或个人具有管理、使用、支配的财物或资金。如果挪用导致本单位或个人的损失,则构成犯罪。挪用特定...查看全文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体?

律师解答: 挪用特定款物罪是指在法定职责范围内或者受委托管理的单位或个人,挪用该单位或个人特定的款物的行为。这里的“特定的款物”是指该单位或个人具有管理、使用、支配的财物或资金。如果挪用导致本单位或个人的损失,则构成犯罪。挪用特定...查看全文

挪用特定款物罪主体是单位

法律分析:挪用特定款物罪不是单位犯罪。 具体原因是,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对保管、分配和使用特定款物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所以,挪用特定款物罪不是单位犯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三条: 挪用用...查看全文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认定具体是什么

法律分析:挪用特定款物罪的认定标准:_x000D_ 1、主体是对保管、分配和使用特定款物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_x000D_ 2、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_x000D_ 3、客体是国家关于特定款物专门使用的财经管理制度;_x0...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挪用公款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区别在于犯罪对象。前者侵犯的是公款,包括国家和私人所有的货币资金;后者侵犯的是国家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的特定款物。...查看全文

挪用特定款物罪是什么?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构成要件是: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关于特定款物专门使用的财务管理制度;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挪用国家用于救灾、抢险、防洪、优抚、扶贫、移民、救济资金和物资的行为,情节严重,对国家和...查看全文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具体刑罚是什么?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处罚标准:行为人损害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挪用特定款物指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查看全文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认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挪用特定款物罪的认定是:本罪主体是在国家机关等单位支配、管理特定款物的主管人员等直接责任人员;主观方面表现为明知是国家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而故意挪用;本罪客体是国家关于特定款物专门使用的财...查看全文

挪用特定款物罪中的特定款物是指?

律师分析: 是指违反特定款物专用的财经管理制度,挪用国家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这些特定款物必须专用,既可以是钱,也可以是物。本罪的主体是在国家机关等单...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区别是什么

法律分析:挪用公款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区别在于:_x000D_ 1、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挪用特定款物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关于特定款物专门使用的财经管理制度;_x000D_ 2、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国家...查看全文

挪用特定款物罪与挪用公款罪的区别是什么?

律师分析: 1.犯罪主体不同,挪用公款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体是经手、管理特定款物的工作人员。 2.犯罪目的不同,挪用公款罪的目的是为了个人使用或者为他人进行非法活动、营利活动;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目的是为了单位另行...查看全文

什么叫挪用特定款物罪

挪用特定款物罪是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关于特定款物专门使用的财经管理制度。本罪侵犯的对象,只能是国家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的特定款物,既包括用于上述用途的由国家预算安排的民政事业费,又包括临时调拨的救灾、抢险、...查看全文

挪用特定款物罪与挪用公款罪区别是什么

挪用特定款物罪与挪用公款罪有以下区别:1、犯罪主体不同;2、犯罪对象不同;3、不同的行为对象;4、犯罪的客观条件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挪用救灾、抢险、防洪、优...查看全文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定罪标准是什么?

该段内容介绍了刑法对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定罪标准和构成要件。挪用特定款物罪既遂的定罪标准为挪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三条。认定是否构成该罪的关键在于是否挪...查看全文

挪用特定款物罪

一、刑法对挪用特定款物罪既遂的定罪标准 1、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查看全文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观与客观方面是什么?

犯罪构成。(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关于特定款物专门使用的财经管理制度。我国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特别设立民政事业费一项,包括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以便帮助人民群众战胜自然灾害,解决生活中的具体困难。这...查看全文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法律分析: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犯罪构成:_x000D_ 1、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体限于对保管、分配和使用特定款物直接负责的相关人员;_x000D_ 2、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_x000D_ 3、犯罪客体是国家关于特定款物专门使用的...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要区别在哪

法律分析: 挪用公款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有以下区别: 1.犯罪主体不同。 2.犯罪目的不同,挪用公款罪的目的是为了个人使用或者为;他人进行非法活动、营利活动;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目的是为了单位另行使用。将特定款物用于改建楼堂馆所等。...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