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非法占有与盗窃的关系及其本质

律师回答
摘要:普通侵占罪和盗窃罪属于侵犯财产类犯罪,但两者有显著区别。首先,侵占罪要求行为人实际持有或控制财物;其次,侵占罪的非法占有目的发生在实际持有或控制财物之后;最后,侵占罪是对已持有或控制的财物拒不退还,实现非法占有。盗窃罪则是秘密窃取财物前就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普通侵占罪和盗窃罪均属侵犯财产类犯罪,两罪的犯罪对象都是他人的财物,主观上都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但两罪又有显著的区别,这表现在:首先,犯罪的前提不同。侵占罪的行为人在侵占他人财物之前,必须已实际持有或控制他人财物。其次,犯罪目的产生的时间不同。侵占行为人的非法占有目的,发生在实际持有或控制他人的托管物以及拾得他人的遗忘物和发现他人的埋藏物之后;而盗窃行为人的不法占有目的,则发生在秘密窃取他人财物之前。最后,犯罪客观方面不同。侵占罪的行为,是对自己已实际持有或控制的他人的托管物、拾得的他人的遗忘物以及发现的他人的埋藏物,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从而实现非法占有。
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五条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二百七十条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延伸阅读
结语:普通侵占罪和盗窃罪虽然都是侵犯财产的犯罪,但在一些关键方面存在明显区别。首先,侵占罪的前提是行为人必须已经实际持有或控制他人财物;其次,侵占罪的非法占有目的发生在实际持有或控制他人财物之后,而盗窃罪的非法占有目的则发生在秘密窃取他人财物之前;最后,侵占罪是对已持有或控制的他人财物拒不退还或交出,从而实现非法占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法条,侵占罪和盗窃罪都将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六十条 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特征相类似的其他对象中,不得在辨认前向辨认人展示辨认对象及其影像资料,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
辨认犯罪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七人;对犯罪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人的照片。
辨认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五件;对物品的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十个物品的照片。
对场所、尸体等特定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或者辨认人能够准确描述物品独有特征的,陪衬物不受数量的限制。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六十一条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辨认人不愿意公开进行时,可以在不暴露辨认人的情况下进行,并应当为其保守秘密。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九节 辨 认 第二百六十二条 对辨认经过和结果,应当制作辨认笔录,由侦查人员、辨认人、见证人签名。必要时,应当对辨认过程进行录音录像。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十节 技术侦查 第二百六十五条 需要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应当制作呈请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报告书,报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决定书。
人民检察院等部门决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交公安机关执行的,由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交负责技术侦查的部门执行,并将执行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等部门。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有关非法占有和盗窃之间联系的探讨

普通侵占罪和盗窃罪是侵犯财产的犯罪,但在前提、目的和客观方面存在显著区别。侵占罪要求行为人事先持有或控制他人财物,目的发生在实际持有或控制后;而盗窃罪则要求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目的发生在窃取前。侵占罪是对已持有的财物拒不退还或交出,...查看全文

非法占有与盗窃的内在联系探究

盗窃与侵占的区别及其相关法律规定。盗窃行为主要是为了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根据《刑法》规定,盗窃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刑罚。而侵占罪则是指利用职务便利侵占所掌管的本单位财物,其刑罚较轻,最高为十五年有期徒刑。盗窃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犯罪对象...查看全文

探讨二者的本质与关系

法定符合说与具体符合说在对象错误上一般是一致的。法定符合说是指犯罪构成要件的抽象性一致,而具体符合说认为对象的具体不一致但都是人,无需区别姓名、体貌,也没有不同罪名。只要行为人认识到自己在杀一个具体的人,就具备主观故意。...查看全文

探讨盗窃行为的定义及其影响

盗窃行为是指以违法占有为目的,转移他人财物管控权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盗窃罪包括数额较大、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等行为。...查看全文

探讨二者的关系及其影响

财产犯罪中的手段行为和目的行为需要根据不同情况确定犯罪数额,不能简单适用一套处理规则。当手段行为和目的行为触犯的罪名相同时,可能存在单个犯罪数额未达到入罪标准或两个数额均达到入罪标准的情况。当手段行为和目的行为触犯的罪名不同时,还...查看全文

探讨其关系及处理方式

工伤赔偿纠纷属于劳动争议,包括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等争议;确认劳动关系、工作时间、社保福利等争议;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除等争议。...查看全文

非法占有和盗窃的联系

法律解析: 盗窃罪是需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并且需要实施盗窃行为,盗窃他人财物为,需要有非法占有的状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查看全文

非法占有和盗窃的联系

法律解析: 盗窃罪是需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并且需要实施盗窃行为,盗窃他人财物为,需要有非法占有的状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查看全文

刑法中盗窃罪与危险物质罪的关系及其刑罚规定

刑事盗窃危险物质罪的量刑处罚标准,以及投放危险物质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盗窃、抢夺危险物质会危害公共安全,处罚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投放危险物质罪既...查看全文

探讨占股与做股东的关系

占股51%股份和占股49%各有优劣。占股51%是绝对控股,可以对重大决策进行表决控制。占股49%为相对控股,拥有对企业重大事项的一项否决权。...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及本质分析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在于主体身份、客观方面、侵犯对象范围和量刑规定。职务侵占罪的主体为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单位财物;而盗窃罪的主体为一般人,通过窃取或骗取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限于单位财物,而盗窃罪没...查看全文

非法侵占罪行的刑罚与财物价值关系探讨

侵占数额巨大的财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0条,一般判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职务侵占数额较大的财物,根据第271条,一般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探讨劳动关系的存在及其证明方法

如何证明事实劳动关系存在,以及未签劳动合同如何索赔。证据包括社会保险记录、工资发放记录、胸卡等,还可以借助同事证人证言和录音等。未签劳动合同索赔最长期限为11个月,超过1年则应支付双倍工资。劳动者应及时主张权利并与用人单位协商,以...查看全文

盗窃行为与相关法律问题探讨

盗窃行为应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行为,犯盗窃罪的将受到刑罚,而偷窃是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数额较大时也可被定义为盗窃罪,偷窃行为按盗窃罪量刑标准处理,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的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查看全文

探讨违法与非法的本质差异(举例说明)

非法和违法是两个相近似但有所不同的概念,非法相对于合法,而违法相对于不违法。区分非法和违法可通过区分合法和不违法是否属于同一范畴的方法来实现。...查看全文

离婚与户口本关系探讨

离婚不必迁户口,法律无明确规定。离婚后双方无异议可不迁户口。但为避免纠纷,建议分开户口。户口变动需户主或本人向登记机关申报。离婚引起的分户、迁户问题,可携离婚证、身份证和户口本前往登记机关申报迁出。...查看全文

探讨法律关系的三要素及其具体例子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内容和客体。主体可以是公民、法人和国家;内容涉及权利和义务;客体可以是物、行为、人格利益和智力成果。法律关系的种类有一般和具体、调整性和保护性、平权和隶属、积极和消极、简单和复杂等。在民事领域中,主体主...查看全文

探讨其法律性质及解决途径

劳动关系纠纷的仲裁时效为一年,当事人可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申请仲裁解决纠纷。根据《劳动法》第二条和第四条,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查看全文

探究:盗窃与抓人的证据关系

盗窃案证据包括犯罪工具、物证、身份证明和陈述等。根据《刑事诉讼法》,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嫌疑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笔录、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盗窃嫌疑人逃避追查时,公安机关会继续追查并发出通缉令。追诉期限...查看全文

探讨非法拘禁与犯罪中止的关系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况。无论是在犯罪预备阶段还是在实行行为未完成时,这种自动放弃犯罪或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行为都属于犯罪中止。...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