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程序的简易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起诉和答辩的方式简便,可以口头起诉和口头答辩。
(二)受理程序简便。
(三)传唤方式简便。
(四)审判组织采取独任制。
(五)庭审程序简便。
(六)裁判文书的制作可以视情况作适当简化。
(七)审理期限较短。应该在立案次日起三个月内审结等。
刑事诉讼的简易程序有哪些
适用简易程序的范围:
1.对依法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人民检察院建议或者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
2.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3.被害人起诉的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另外,对公诉案件被告人可能判处免予刑事处分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刑事简易程序有哪些特点
(一)刑事简易程序只适用于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则不适用。(二)刑事简易程序只能由基层人民法院适用。中级以上人民法院虽然也有第一审案件,但不能适用。因为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级别管辖的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案件,可能判处有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外国人犯罪等刑事案件,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级人民法院受理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内或者全国性的重大刑事案件。(三)适用刑事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必须是事实清楚、情节简单、犯罪轻微的刑事案件。重大疑难、复杂的和涉外的刑事案件不适用刑事简易程序。(四)刑事简易程序是普通程序的简化,以达迅速审判的目的。如审判组织的简化,法庭审判程序的简化、审理期限的简化等。
不适用简易程序的情形有哪些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简易程序:(一)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二)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三)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不认罪或者对适用简易程序有异议的;(四)其他不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
民事诉讼普通程序与简易程序的区别有哪些
普通程序是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通常适用的诉讼程序。简易程序是指由法定的行政机关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处罚事项当场进行处罚所应遵循的程序。
民事诉讼普通程序与简易程序的区别:
1、立案的方式、手续不同。
普通程序的立案方式是群众举报一一部门移送一执法检查一一上级交办;而简易程序立案是在执法检查中,当场发现违法事实,予以处罚。
2、调查的内容、形式不同。普通程序调查取证比较复杂。简易程序调查取证比较简单,只要是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处罚依据,就可以依法作出处理。
3、处罚的幅度不同。普通程序适应的处罚幅度更高。
4、结案的时间不同。普通程序结案时间少则半年,多则几年;简易程序最长时效不超过三个月。
行政处罚简易程序有哪些必备条件
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条件有:
1、违法事实确凿;
2、对该违法行为处以行政处罚有明确、具体的法定依据;
3、处罚较为轻微,即对个人处以5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警告,对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