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退休年龄调整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不同情况下的退休年龄规定:单位参保男同志、工人和干部都是60岁退休,女干部55岁退休,工人50岁退休;个体窗口办理退休的男同志是60岁退休,女同志根据缴费年限决定,超过3年按工人办理,50岁退休,否则按干部规定,55岁退休;自由职业者直接参保退休,男同志60岁退休,女同志55岁退休;高级职称可适当延长退休年龄,两院院士无退休时间规定。
一.在单位参保,并且从单位办理退休的:
1.男同志,工人和干部的退休时间是相同的,都是60岁退休。
2.女干部,退休年龄是55岁,工人是50岁。二.在个体窗口办理退休的:1.男同志是60岁退休。2.女同志进入个人窗口参保缴费超过3年的,一律按工人办理退休手续和待遇,50岁退休。没有超过3年达到退休年龄的,干部55岁退休,工人50岁退休。三.从来没有工作单位的自由职业者,直接进入个人窗口参保并且退休的:1.男同志60岁退休。2.女同志55岁退休。1.男同志,工人和干部的退休时间是相同的,都是60岁退休。2.女干部,退休年龄是55岁,工人是50岁。
3.具有高级(教授)职称的可以适当延长.4.两院院士没有退休时间规定。
延伸阅读
国企退休年龄政策变革对员工福利的影响
国企退休年龄政策的变革对员工福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国企退休年龄的调整,员工的退休时间将被推迟,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更长时间才能享受到退休金和其他相关福利。此举一方面可以减轻国企的负担,延长员工的工作寿命,提高劳动力供给;另一方面,却可能给员工带来一定的困扰和不安。一些员工可能已经根据原有的退休年龄规定做好了退休准备,调整后的政策可能导致他们的退休计划被打乱。此外,退休年龄的延迟可能会给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带来一定的压力,特别是那些已经年迈或身体状况不佳的员工。因此,国企应该在调整退休年龄政策的同时,采取措施保障员工的福利和权益,为他们提供适应新政策的支持和帮助。
结语:根据以上规定,不同人群的退休年龄存在差异。国企退休年龄政策的变革对员工福利产生了深远影响。调整后的政策可能给员工带来困扰和不安,打乱原有的退休计划。同时,延迟退休年龄可能对员工身心健康造成压力。因此,国企应采取措施保障员工权益,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适应新政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修订):第十四章 退 休 第九十四条 公务员退休后,享受国家规定的养老金和其他待遇,国家为其生活和健康提供必要的服务和帮助,鼓励发挥个人专长,参与社会发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决议: 第五条 不具备退休条件,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人,应该退职。退职后,按月发给相当于本人标准工资百分之四十的生活费,低于二十元的,按二十元发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决议: 第三条 患二、三期矽肺病离职休养的工人,如果本人自愿,也可以退休。退休费按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九十发给,并享受原单位矽肺病人在离职休养期间的待遇。
患二、三期矽肺病离职休养的干部,也可以按照本条的办法执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2023年企业退休年龄调整

2020年企业退休人员退休年龄规定和最新退休年龄的变化。根据1978年的规定,男性干部60周岁、女性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可退休。而最新规定建议到2045年,无论男女,退休年龄都延迟至65岁。目前我国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查看全文

我国女性退休年龄调整

根据相关法规,一般情况下,满足年龄和工龄要求的人员可以申请退休。男性需满60岁,女性需满50岁,并且连续工龄满10年。对于从事特殊工作或身体有害工作的人员,男性需满55岁,女性需满45岁,并且连续工龄满10年。对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查看全文

中国退休年龄调整历史

法律分析:一、中国退休年龄调整历史1、中国对退休年龄做过两次调整。2、解析: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由1978年推出的《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所规定。又在其后对特殊职业人员的退休年龄进行调整,19...查看全文

法定退休年龄的调整

根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工人退休应满足年龄、工龄和劳动能力等条件,包括年满60周岁(男)/50周岁(女)且连续工龄满10年,从事特殊工种的年满55周岁(男)/45周岁(女)且连续工龄满10年,以及完全丧失劳动能...查看全文

2023年中国男性退休年龄调整

中国男子退休年龄规定及所需材料:男满60岁、女满50岁且工龄满10年可退休;男满55岁、女满45岁且从事特殊劳动可退休;男满50岁、女满45岁、工龄满10年且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可退休。退休所需材料包括退休请求书、身份证复印件、户口复...查看全文

退休年龄调整方案

法律分析: 退休年龄调整方案,分两步走:_x000D_ 一、2017年完成养老金制度并轨,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区别,将职工养老保险的女性退休年龄统一规定为55岁。_x000D_ 二、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查看全文

我国男性工人法定退休年龄调整

职工退休年龄是法律规定的一定年龄后应辞职的年龄。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为男干部60岁,女干部55岁,女职工50岁。对从事繁重体力劳动或有害工作的职工,退休年龄为男职工55岁,女职工45岁;因病或残疾,退休年龄为男职工50岁,女职工45...查看全文

国企离退休年龄新规定?

律师解答: 按照最新规定,女职工退休年龄,如果是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年龄为55岁,如果认定是工人,退休年龄为50岁。男性不管是工人还是干部,都是60岁退休。因此,对于女职工来讲,退休年龄认定,有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参考的主...查看全文

2023年退休年龄政策调整

退休年龄新规定:干部男60周岁、女55周岁,工人男60周岁、女5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可退休。特殊工种、残疾人员可提前退休。自谋职业者男60周岁、女55周岁,缴费满15年可领取养老金。破产国企职工可提前5年退休。目前尚无新规定,...查看全文

2023年男性退休年龄调整

2020年男人退休年龄及延迟退休情况。男满60岁、女满50岁且工龄满10年可退休;从事特殊工作的,男满55岁、女满45岁且工龄满10年可退休;丧失劳动能力的可退休。女性退休年龄统一为55岁,之后每3年延迟1岁,男性每6年延迟1岁,...查看全文

2023年农民退休年龄调整

2020年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主旨是:男女均为60周岁退休,农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上调,缴费档次调整,一次性缴纳养老金政策继续。养老金的上调幅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和最低生活标准相关。缴费档次从100元到2000元不等,按多缴多得原则,缴...查看全文

企业拆迁后,退休年龄有何调整?

劳动合同法第41条规定了裁减人员的条件和程序,用人单位需要提前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意见后报告劳动行政部门。第46条规定了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工作年限支付,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月工资高于平...查看全文

中国对退休年龄做过几次调整?

结论:      中国对退休年龄做过两次调整。      解析: &n...查看全文

2023年我国国有企业退休年龄规定

国有企业退休年龄及退休工资计算方式的概述。根据国务院的相关文件规定,男性年满60岁、女性年满50岁且工龄满10年可以退休;从事特殊体力劳动的男性年满55岁、女性年满45岁且工龄满10年也可以退休;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男性年满50岁、...查看全文

国企退休年龄

在我国,有许多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职工到达一定年龄后,就可以按照法律的规定申请退休,职工退休后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待遇。那么2024年关于从事国企职工退休年龄是多少?晖律网网小编为您准备了相关知识,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2024年...查看全文

国企退休年龄

关于国企工作多少年可以退休的问题,律师整理了一些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国企工作多少年可以退休 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正常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满50周岁。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查看全文

女性退休年龄调整,新的规定有哪些?

女性的退休年龄是50周岁,但从事特殊工作可以提前退休。根据相关通知,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中的县处级女干部,事业单位中担任党务、行政管理工作的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年满60周岁退休。但他们可以在55周岁时自愿退休。...查看全文

国企离退休年龄新规?

法律解析: 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都可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经过医院证明...查看全文

国企离退休年龄新规?

律师解答: 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都可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经过医院证明...查看全文

国企离退休年龄新规?

法律解析: 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都可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十年,经过医院证明...查看全文

推荐律师

甘贵宾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

专职律师劳动纠纷、劳动纠纷

已服务105人次

热门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