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的举证指南

律师回答
摘要: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可参考工资支付凭证、身份证明、招聘记录和考勤记录等凭证来确认劳动关系,其中工资支付凭证、招聘记录和考勤记录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延伸阅读
劳动关系纠纷中常见的举证材料有哪些?
劳动关系纠纷中常见的举证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合同、工资单、社保缴纳证明、加班记录、工作任务分配、考勤记录、请假申请、工作报告、通知书、证人证言等。劳动合同是最重要的举证材料,其中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工资单可以证明工资支付情况。社保缴纳证明能够证明雇主是否按规定缴纳社保。加班记录和考勤记录可以证明加班和出勤情况。工作任务分配、请假申请、工作报告和通知书等文件可以证明双方之间的工作安排和沟通。证人证言则是通过他人的口述证明事实的真实性。在劳动关系纠纷中,准备充分的举证材料对于维护自身权益非常重要。
结语: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可参考工资支付凭证、用人单位发放的身份证明、劳动者填写的招用记录、考勤记录以及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凭证作为认定劳动关系的依据。在劳动关系纠纷中,劳动合同、工资单、社保缴纳证明、加班记录、工作任务分配、请假申请、工作报告、通知书、证人证言等都是常见的举证材料。准备充分的举证材料对于维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二条 工会会同用人单位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教育职工以国家主人翁态度对待劳动,爱护国家和单位的财产;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进行业余文化技术学习和职工培训,参加职业教育和文化体育活动,推进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和劳动保护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享有下列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一)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二)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三)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四)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五)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六)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七)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行使前款所列权利。因劳动者依法行使正当权利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其行为无效。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九条 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
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劳动纠纷举报:劳动者权益维护指南

劳动者维权:举报与投诉的区别、时效性、快速有效方式、提供信息和收集证据的重要性。合法用工形式:全日制、非全日制和劳务派遣的特点。劳动者应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查看全文

个人债务纠纷的举证指南

个人债务纠纷需提供合同、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证据。根据《民事诉讼法》,证据包括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查看全文

土地纠纷举报指南

土地纠纷一般不举报,而是通过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则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间争议由县级以上政府处理,个人间或个人与单位间争议由乡级或县级以上政府处理。...查看全文

劳动工伤纠纷的投诉指南

工伤问题可以前往当地劳动局投诉,也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执法大队投诉。工伤纠纷处理方式包括双方协商、第三方介入调解、劳动仲裁、提起诉讼等。要求仲裁的,应在规定时间内提出书面申请。劳动争议未经仲裁程序的,当事人不得直接向法院起诉。在工伤...查看全文

房屋租赁纠纷诉讼的举证指南

房屋租赁纠纷诉讼需提供相关证据,如合同、转账记录、照片等。根据《民事诉讼法》,证据包括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报警处理指南

劳动纠纷不可报警处理,应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和法院诉讼解决。劳动争议案件需提交证据,包括主体资格、仲裁裁决书等。法院受理劳动纠纷后,一审应在六个月内审结,二审应在三个月内审结。...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问题投诉指南

劳动争议解决途径:协商无果后,可寻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调解;如调解失败或一方不愿调解,可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若投诉无效,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公司劳动纠纷处理指南

本文介绍了解决劳动纠纷的几种途径,包括和平协商、调解、仲裁、投诉和诉讼,并提供了相应的申请材料和注意事项,建议在劳动纠纷中寻求专业律师的协助。...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法律援助申请指南

劳动纠纷经济困难可申请法律援助,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规定,包括请求支付劳动报酬在内的多项事项都可申请法律援助。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可补充规定其他法律援助事项。...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纠纷诉讼步骤指南

劳动合同纠纷起诉程序包括以下步骤: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预交案件受理费,法院进行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开庭审理,可调解的进行调解,否者依法进行判决。...查看全文

怎么对劳动纠纷举证

法律分析: 发生劳动关系后,一般由原告进行举证,原告方是劳动者的由劳动者按照其所提出的诉讼请求提供相应的证据,被告用人单位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的,则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如果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则...查看全文

怎么对劳动纠纷举证

法律分析: 因劳动关系产生纠纷的,一般由原告进行举证,原告方是劳动者的由劳动者按照其所提出的诉讼请求提供相应的证据,被告用人单位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法律依据: 《证据规定》第二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查看全文

怎么对劳动纠纷举证?

律师分析: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仲裁请求的事实依据,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对劳动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也就是说,如果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员工被单位解除了合同,员工对此不服时,必须拿出合同仍然成...查看全文

怎么对劳动纠纷举证

法律分析:因劳动关系产生纠纷的,一般由原告进行举证,原告方是劳动者的由劳动者按照其所提出的诉讼请求提供相应的证据,被告用人单位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纠纷的举证技巧

劳动争议案件中,当事人需提供证明主体资格和民事法律关系成立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单等。用人单位对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工作年限等决定负责。如果有具体诉讼请求,还需提交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清单。...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纠纷的举证应该由谁举证

法律分析:“谁主张,谁举证”原则。1、劳动合同纠纷举证责任又称证明责任,它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提供证据进行证明的责任。具体包含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和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两层含义。其一,行为意义上的举...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案件当事人起诉指南

经劳动仲裁后的裁决,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起诉以下劳动争议:用人单位开除、辞退、职工辞职引发的争议;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规定引发的争议;履行劳动合同引发的争议;其他应依法处理的劳动争议。当事人符合诉讼主体条件且争议在诉讼标...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纠纷举证流程

劳动争议案件需要提供四类证据: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证明民事法律关系成立的证据(如合同、工资单等)、雇主需要负责因开除、解除合同等引发的纠纷、并提交请求金额的计算清单。...查看全文

劳动纠纷案子如何举证

如果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未签订劳动合同,但是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可以参考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纠纷谁来举证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一般都是谁主张谁举证,如果是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责任的话,那就是由劳动者承担举证责任。劳动合同纠纷举证责任又称证明责任,一般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提供证据进行证明的责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