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遗赠的法律规定

律师回答

遗嘱中指定的受遗赠人只能是国家、集体、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及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受遗赠人须为遗嘱生效时生存的人,但遗赠人死亡时已经受孕的胎儿可以作为受遗赠人。遗嘱的公证人、见证人及其配偶或其他直系血亲不得作为受遗赠人。
遗赠的财产须为遗产,且在遗赠人死亡时执行遗赠为可能和合法。
遗赠的效力及于主物的从物及自遗嘱生效时起由遗赠物所生的孳息,但不影响遗嘱生效时已经存在于遗赠标的上的权利。
一、遗赠具有如下特征:
(1)它是单方民事法律行为;
(2)受遗嘱人可以是国家、集体组织,也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个人;遗赠的标的只能是遗产中的财产权利,而不包括财产义务。
(3)遗赠须由受遗赠人亲自接受,并明确表示接受时才发生遗赠的法律效果。
(4)遗赠是在遗嘱中规定的,须以遗嘱的方式进行。
(5)受遗赠人无权参与财产的分配,仅能从继承人或遗嘱继承人或遗嘱执行人处取得受遗赠的财产。
二、遗赠有效条件具体包括哪些
遗赠是指被继承人通过遗嘱的方式,将其遗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予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遗赠指被继承人临终前以遗嘱方式转让其部分遗产的行为。
遗赠是单方的、无偿的法律行为,只须遗赠人一方作出意思表示即可成立,并不需要征得受赠人的同意。
遗赠通常以立遗嘱形式设立,因此,遗赠有效的条件就是遗嘱有效须具备的条件:
1.立遗嘱人在立遗嘱时,须有完全行为能力。
2.遗嘱须意思表示真实、自愿、合法,遗嘱人须对财产享有处分权,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3.受遗赠人须在遗嘱生效时存在、未亡。
欲使遗赠发生预期法律效果,须由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否则视为放弃。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法律关于赠与的规定

“赠与”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的实质是财产所有权的转移。赠与行为一般要通过法律程序来完成,即签订赠与合同(也有口头合同和其它形式)。法律术语称这种合同为诺成性合同,顾名思义就是只要“...查看全文

关于遗嘱的法律规定

律师分析: 1.遗嘱人必须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的意见》第四十一条规定: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所立的遗嘱,即使其本人后来有了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赠与的法律规定

律师分析: 赠与是指赠与人不求回报地将财产或者权益转让给受赠人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赠与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赠与人意思表示真实、自由、合法;二、受赠人亦应当接受赠与,并表现出明确的意思表示;三、赠与财产或者权...查看全文

关于遗失物的法律规定

捡到失物要归还失主,及时通知或送交有关部门。部门收到失物,若知道失主,应通知其领取;若不知道,应发布招领公告。...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赠与的有关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1、关于赠与合同的民法规定有: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赠与合同的形式可以是书面、口头或法定其他形式;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是,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关于遗赠60日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受遗赠人需在60天内表示接受或放弃遗赠。继承人应在遗产处理前书面声明放弃继承,否则视为接受。受遗赠人放弃遗赠无具体程序,只需明确表示。继承人若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杀害其他继承人、虐待被继承人、...查看全文

关于遗产分割的法律规定

律师分析: 遗产分割的原则有:1、抚养义务与继承遗产权利相一致原则;2、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均等原则;3、依法适当照顾特殊困难继承人的原则;4、协商原则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查看全文

关于遗产分割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遗产分配的法律规定。如果有遗嘱,遗产将按照遗嘱继承的规定进行分配;如果没有遗嘱,遗产将依据法定继承的规定,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并进行分配;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将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查看全文

遗赠扶养协议中关于遗赠人范围的相关规定

遗赠扶养协议规定了扶养人承担老人生养死葬义务并享有受遗赠权利,遗赠人应是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扶养人可为亲属或朋友,不能是法定继承人。遗赠扶养协议与遗赠不同,前者是双方法律行为,后者是单方法律行为;前者有偿,后者无偿;前者需...查看全文

放弃遗赠的相关法律规定有什么

受遗赠人因为某些原因不愿接受遗赠,又不明白地表示出来,如果法律不规定一个期限;那么遗赠的财产总处于一种权属不明的状态,不利于财产的流转。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捐赠的规定

法律解析: 婴孩的器官捐赠决定权在于父母,因为婴孩并不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并不能自主决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该自然人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决定捐献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法律...查看全文

新消法关于赠品的规定

从《民法典》来解释,商家承诺购物送赠品实质上是一种要约行为,只要做出承诺,该合同即告成立,商家赠送物品就成为买卖合同中的一项条款,商家就有义务按照与消费者的约定提供赠送的商品,并为赠品的瑕疵承担完全责任。赠品也是商品,因此商家不仅...查看全文

我国关于遗弃儿童的法律规定

遗弃儿童的量刑:对构成遗弃罪的行为,一般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遗弃罪是指拒绝扶养因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原因而没有生活来源或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的行为,侵犯了被害人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对象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没有独...查看全文

关于遗失物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法律解析: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查看全文

关于遗失物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法律解析: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查看全文

关于遗失物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律师分析: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查看全文

民法典关于遗产赠与房屋过户的规定

根据民法典和《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如果房屋符合一定的条件,例如拥有合法的产权和完税凭证等,并且能提供相关真实、有效的材料,就可以办理遗产赠与的过户手续。赠与房屋需要签订赠与合同,办理公证,进行房屋评估,缴纳税费,办理产权...查看全文

关于遗产继承的法律法规

《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规定遗产继承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遗嘱可以决定财产继承人,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也可以赠与组织或个人。遗嘱应当符合法定条件...查看全文

关于遗体捐献的法律法规

捐遗登记时,捐献人要写明遗体是全部捐献还是部分捐献及其用途,同时,还要写明遗体捐献执行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并负责通知遗体捐献接受单位的时限及同意执行的意见。捐献人完成登记后,由登记机构向捐献人颁发遗体捐献卡。此后,捐献人如要求变更...查看全文

遗赠抚养协议的法律规定

公民可通过遗嘱将财产赠予除法定继承人外的人,也可与集体所有制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根据协议,集体所有制组织将承担公民的生养死葬义务,并享有受遗赠的权利。...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