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已明确!高校将取消事业编制,实行全员合同聘用制

律师回答

2020 年是事业单位改革的最后一年
      国家已明确:
      今后高校将取消事业编制
      但保留事业单位的性质
      实行全员合同聘用制

      2011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 拉开了事业单位改革的大幕。当中指出,到2020年,建立新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事业单位的职工未来将何去何从?
      《意见》为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指明了方向: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
      改革后原有事业单位的职工将何去何从?
      《意见》明确,对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认真梳理职能,将属于政府的职能划归相关行政机构;职能调整后,要重新明确事业单位职责、划定类别,工作任务不足的予以撤销或并入其他事业单位。
      对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可调整为相关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确需单独设置行政机构的,要按照精简效能原则设置。
      已认定为承担行政职能、但尚未调整到位的事业单位,在过渡期内继续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履行职责,使用事业编制且只减不增,人事、财务、社会保险等依照国家现行政策规定实施管理。
      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
      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
      今后,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也就是说:
      1.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参公事业单位)人员未来或转为公务员或安置到其他事业单位。
      2.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人员,对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将全部转企改制,这部分职工将失去原有事业单位编制。
      转企职工政策保障
      转企职工也无需惊慌,国家早已为你们安排好了政策保障。

      《意见》指出,为平稳推进转制工作,可给予过渡期,一般为5年。
      在过渡期内,对转制单位给予适当保留原有税收等优惠政策,原有正常事业费继续拨付。
      在离退休待遇方面,转制前已离退休人员,原国家规定的离退休费待遇标准不变,支付方式和待遇调整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转制前参加工作、转制后退休的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和调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保证离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平稳衔接。
      在医疗保障方面,离休人员继续执行现行办法,所需资金按原渠道解决。
      转制前已退休人员,转制后继续按规定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障等待遇。
      有条件的转制单位,可按照有关规定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要进一步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
      3.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人员去向需根据实际情况
      《意见》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
      1
      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
      2
      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具体由各地结合实际研究确定。
      北京市已在探索将医院、高校不再纳入编制管理。
      2015年5月,北京市发布《关于创新事业单位管理加快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提出对现有高等学校、公立医院等,逐步创造条件,保留其事业单位性质,探索不再纳入编制管理。对现有编内人员实行实名统计,随自然减员逐步收回编制。
      多地按下事业单位改革“快捷键”
      2018年3月4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正式颁布,明确将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全面推进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理顺政事关系,实现政事分开,不再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加大从事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力度,推进事企分开。
      区分情况实施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理顺同主管部门的关系,逐步推进管办分离,强化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主要为机关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优化职能和人员结构,同机关统筹管理。全面加强事业单位党的建设,完善事业单位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019年3月,财政部、税务总局、中央宣传部联合发布《关于继续实施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若干税收政策的通知》,为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提供了诸多税收优惠政策。

      现在不少地方已经按下了事业单位改革的“快捷键”。
      黑龙江
      2018年,黑龙江出台《黑龙江省深化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实施意见》,截至2019年10月底,全省省直涉改事业单位合计精简机构573个、占比51%,精简事业编制近2万个、占比29%,精简内部机构1402个、占比28%。市县事业机构和编制精简均超10%。
      江苏省
      2018年5月,江苏省打响推进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的“发令枪”。初步形成的经营类事业单位名单,包括293家单位,多数集中在服务业领域。
      经营类事业单位在增加社会服务供给、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曾发挥积极作用。但也有一些单位职责定位不清、政企不分、事企不分,享受事业和企业两种体制便利,在市场中进行不公平竞争,甚至滋生腐败。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必将严重阻滞“放管服”进程,影响改革效果的释放。
      在江苏省编办(省事改办)主任俞军看来,这次改革,是一项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良好机遇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效益差的事业单位撤销,减少无效和低效供给;将效益好、具备条件的单位转企改制、推向市场,增加资源和人才的有效供给,为优秀人才解除体制上的条条框框、打开发展空间。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应主动在改革中抢抓机遇,融入市场大潮,再创一番事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国家已明确!高校将取消事业编制,实行全员合同聘用制

2020 年是事业单位改革的最后一年      国家已明确:      今后高校将取消事业...查看全文

事业编制编制是合同聘用制吗?

事业编制编制是合同聘用制吗?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三章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 第八条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但是,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除外。 第九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查看全文

事业编制编制是合同聘用制吗?

事业编制编制是合同聘用制吗?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三章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 第八条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但是,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除外。 第九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查看全文

事业编制编制是合同聘用制吗?

事业编制编制是合同聘用制吗?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三章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 第八条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但是,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除外。 第九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查看全文

事业编制是合同聘用制吗

事业编制编制是合同聘用制吗?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三章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 第八条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但是,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除外。 第九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查看全文

全面取消事业编制

事业单位改革:分类管理和编制调整 事业单位是国家设置的具有公益性质的机构,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主三类。改革中,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将划为企业,失去事业编制;公益类事业单位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接受国家财政补助;行政职能单...查看全文

县管校聘是取消编制么

县管校聘实质上与编制无关。县管校聘简单来说就是县级教育局统一直接管理教师的关系,然后由全县各个学校聘任教师,从而促进教师在全县内的流动。实行“县管校聘”后,公办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老师不再是某个学校的“学校人”,而有可能在各个学校流...查看全文

县管校聘是取消编制吗

县管校聘实质上与编制无关。县管校聘简单来说就是县级教育局统一直接管理教师的关系,然后由全县各个学校聘任教师,从而促进教师在全县内的流动。实行“县管校聘”后,公办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老师不再是某个学校的“学校人”,而有可能在各个学校流...查看全文

县管校聘是取消编制嘛

县管校聘实质上与编制无关。县管校聘简单来说就是县级教育局统一直接管理老师的关系,然后由全县各个学校聘任老师,从而促进老师在全县内的流动。实行“县管校聘”后,公办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老师不再是某个学校的“学校人”,而有可能在各个学校流...查看全文

列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实行合同聘用制管理。这个指的是有编制还是没编制?

列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实行合同聘用制管理,有编制。“纳入全额事业编制,实行聘用制管理”意思就是考入以后使用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人员实行聘用制。以前象这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和铁饭碗无异。近年来事业单位开始推行聘用制,新进人员一律签订...查看全文

聘用制书记员转事业编

合同制书记员做的时间长能转事业编制吗 国家工作人员是需要经过公务员考试的,合同制书记员做的时间长不能转事业编制。合同制书记员只有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后才能转为事业编制,并不会因为工作时间长而有所变化。 公务员考试条件如下: (一)具...查看全文

国企聘用合同有编制吗

法律分析:1、国企合同工算正式工。 2、国企中有正式工和劳务派遣工。 (1)一般与国企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合同工都是带编制的正式工。 (2)劳务派遣工与国企的关系仅仅是用人单位与劳务工的关系,劳务工的工资由劳务公司发、社保由劳...查看全文

中电科全面取消事业编制

企业编制通常在事业单位中,有两种情况,一是该单位除了有事业人员的编制外,还有的人员按企业用工对待,不占事业编制,他们属于工勤人员(也有事业编制的工勤人员)。二是单位除了事业编制外,另办有企业性质的单位,隶属于这个事业单位,该企业性...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聘用合同是事业编制吗?

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与事业编制不同,只有经过招考、录入编制部门、登记到事业单位人员名单的才属于事业编制人员。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初次就业合同期限为3年以上,试用期为12个月。聘用合同可以解除的情况包括旷工、考核不合格、双方约定...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聘用合同是事业编制吗?

一、事业单位聘用合同是事业编制吗?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属于招聘性质,签聘用合同,但是没有事业编制,由双方签订的合同约定待遇和薪属酬。事业单位有编制的职工,现行途径只有一个,即参加由国家和各省举办的事业单位考...查看全文

事业单位聘用合同是事业编制吗?

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不一定是事业编制,一般经过国家或单位公开招考,合格后被录取的才能进入事业编制,入编的人员在编制部门或人事局的事业单位人员名单中一般会有登记,其工资待遇、参保情况等都会有所区别,入编员工无重大过错不可开除。...查看全文

聘用合同制有编制吗

聘用制合同工不属于编制,聘用合同制是为了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保障学校和教职工的合法权益。聘用制与编制的区别包括稳定性、待遇和调动升迁方面的差异。聘用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在于法律依据、适用对象和试用期的期限不同。...查看全文

合同聘用制有编制嘛?

律师解答: (1)是否签订合同。聘用制是以合同的形式确定事业单位与职工基本人事关系,而正式编制不需要签订合同;(2)薪酬待遇:聘用制人员一般是临时工,其薪酬待遇由聘用单位发放,多少由单位决定,而正式编制是财政拨款;(3)退休后待遇...查看全文

合同聘用制有编制吗?

法律解析: (1)是否签订合同。聘用制是以合同的形式确定事业单位与职工基本人事关系,而正式编制不需要签订合同;(2)薪酬待遇:聘用制人员一般是临时工,其薪酬待遇由聘用单位发放,多少由单位决定,而正式编制是财政拨款;(3)退休后待遇...查看全文

合同聘用制有编制吗

我们都知道事业单位的编制是十分不容易得到的,大家在事业单位找到工作后,为了保障双方合法权益,劳动者需要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这时我们都会关心一个问题,签订合同后就有编制了吗?我国相关法律对聘用合同制有编制吗是怎样规定的呢?下面由...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