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的判刑标准有哪些?

律师回答
摘要: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公款归个人使用或进行非法、营利活动,数额较大且未还的行为。相关法律规定了不同情节的刑罚,严重者可判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银行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挪用资金也将受到相应处罚。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工作人员挪用本单位资金的,数额较大或不退还者将受到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犯罪也将受到法律制裁。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第一百八十五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二条挪用资金罪的规定定罪处罚。国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和国有金融机构委派到非国有金融机构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挪用公款罪规定定罪处罚。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九十三条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第二百八十七条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延伸阅读
结语:挪用公款罪是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涉及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违法使用公款的行为。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挪用公款的行为,法律将严厉追究责任,并依法进行相应的处罚。根据挪用公款数额的大小和行为的情节,可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或无期徒刑。同时,对于挪用公款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公益事业的情况,法律将加重处罚。此外,利用计算机进行挪用公款等犯罪行为也将受到法律的制裁。维护社会公正、打击腐败是法律的使命,我们应当共同努力,确保公款的合法使用,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挪用公款判刑标准有哪些

挪用公款的刑罚依据: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具有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有哪些量刑标准

挪用货款的量刑标准如下:1、挪用货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3、挪用货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货款...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量刑标准有哪些

对于挪用公款罪,我国刑法针对不同的犯罪主体制定了两条法律加以规制。一是针对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如果上述机构违背受托义务,擅自运用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财产,情节...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刑罚标准有哪些?

挪用公款罪的量刑标准: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未偿还超过三个月的,可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可判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且不退还的,可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挪用用于特定用途的公款,将受到严厉处罚。国家工作人...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量刑标准有哪些?

挪用公款罪量刑标准如下;1、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金融机构违反委托义务,擅自使用客户资金或者别的委托、信托财产,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处以罚款,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量刑标准哪些

挪用公款罪的量刑标准为: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与前述贪污罪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外延基本相同。一、挪用资金和挪...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量刑的标准有哪些

挪用公款量刑的标准如下:1、挪用公款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3、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公款侵犯的客...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判刑标准?

法律解析: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判刑标准?

律师解答: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的标准都有哪些?

对于挪用公款罪,我国刑法针对不同的犯罪主体制定了两条法律加以规制。一是针对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如果上述机构违背受托义务,擅自运用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财产,情节...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量刑标准有哪些?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进行非法活动,挪用公款供个人使用且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归还的行为。触犯本罪的罪犯,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会被判处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犯罪情节严重的,那罪犯会被判处五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量刑标准挪用公款罪怎么判刑

法律分析:一、量刑标准(一)一般情形: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或进行营利活动,数额在1.5万元以上不足3万元,为拘役刑;数额为3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35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查看全文

2021年挪用公款罪的量刑标准有哪些?

这段内容介绍了挪用公款罪的刑罚标准和《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对此罪的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量刑标准具体有哪些

挪用公款罪量刑标准具体有:1、犯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3、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的判刑标准

1.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3.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4.如果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查看全文

挪用公司款罪判刑标准

挪用公款罪的最新量刑标准及挪用公司财产是否属于挪用公款罪,需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对于挪用公款罪,法院可判处不同刑期,视情节轻重而定。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且不退还者,刑期更重。对于挪用公司财产是否属于此罪,需考虑行为人的身份、行为是否依法...查看全文

挪用公司款罪判刑标准

挪用公款怎么判刑 根据刑法第384条第1款的规定,挪用公款罪的量刑幅度及处罚方法是: 1.犯挪用公款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3.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立案的标准有哪些?

挪用公款罪立案的标准有: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为5千元至1一万元以上,开展非法活动;2、挪用公款的数额在2万元至3一万元以上,属于个人营利活动;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为1万元至3超过...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标准有哪些

法律分析: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标准有: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律依据:_x000D...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挪用公款罪的认定标准如下:1、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特殊主体;2、客观表现为挪用公款属于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属于个人营利活动的,挪用公款属于个人使用,数额较大,三个月以上未还;...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