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认定程序概述

律师回答
摘要:医疗事故认定的步骤及责任追究: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一年内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受理申请,10天内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若医务人员因极端不负责任导致病人死亡且构成犯罪,司法机关将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医疗事故认定的步骤:
一、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
二、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三、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
四、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医疗事故争议处理之日起10天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24条规定:医务人员由于极端不负责任,致使病员死亡,情节恶劣已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医疗事故认定程序的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
医疗事故认定程序的关键步骤包括:收集相关证据和资料、分析事故原因、确定责任方、评估损失和伤害、制定补救方案以及进行申诉和仲裁等。在进行认定时,需要注意确保程序的公正性、透明度和客观性,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并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此外,还需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和敏感信息的安全,遵循医疗事故认定的时间限制,以及与相关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综上所述,医疗事故认定程序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对于确保公正认定和保护各方权益至关重要。
结语:医疗事故认定程序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对于确保公正认定和保护各方权益至关重要。包括收集证据、分析原因、确定责任、评估损失、制定补救方案和进行申诉仲裁等。在认定过程中,应遵守法律法规,保护患者隐私和敏感信息安全,确保程序公正透明,与相关方进行有效沟通和协商。同时,需遵循认定的时间限制,以保障各方权益。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章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第九条 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章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第六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医疗事故赔偿程序概述

医疗事故的解决途径包括协商、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法院诉讼,关键在于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医学会给出鉴定报告,包括事故级别和责任分配。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标准计算赔偿基数,再根据责任程度计算赔偿总额。最后,保险公司或医疗机构根据赔偿总...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诉讼程序概述

医疗事故诉讼流程:当事人递交起诉书及证据材料,法院立案。参加庭审,进行调查、辩论、调解、陈述最后意见等。调解不成,法院判决。起诉应递交起诉状,提供副本。法庭辩论终结后,依法作出判决。调解可进行,不成即判决。...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司法鉴定程序概述

本文重点介绍了申请司法鉴定的步骤和相关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在接受委托后,需要对委托事项进行审核并决定是否受理。初次鉴定和补充鉴定需要由具有社会专业司法鉴定资格的人员承担,同一鉴定事项应由两名以上鉴定人进行。对于重新鉴定和复核鉴定,专...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程序概述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及相关法规:患者投诉后,医疗单位应妥善保管资料,展开调查并形成报告,与患者协商解决。如无法解决,可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作出处理。如果仍不满意,可提起诉讼。...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司法鉴定流程概述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包括委托、受理、选取鉴定、鉴定和鉴定听证会。医学会组织专家组对医疗事故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提供鉴定结论。鉴定机构根据受理条件决定是否受理,并选择具体鉴定人进行鉴定。在鉴定过程中,鉴定人组织听证会听取各方陈述意...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工伤认定程序概述

交通事故工伤认定程序简介:用人单位应在30日内向社会保险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申请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和诊断证明材料。社会保险部门将进行调查核实,并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认定上下班途中受机动车事故伤害的职工...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程序概述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主旨是:当事人应立即报警请交警到达现场,交警进行现场处置和调查,未逃逸且无需检验鉴定的肇事者,公安机关会在10日内出具责任认定书。...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伤残认定程序概述

交通事故伤残认定程序及鉴定标准和赔偿:交通事故伤残认定包括检验、鉴定、评估等步骤,需要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法律规定了检验、鉴定的时限,并规定了特殊情况下的批准程序。根据伤残鉴定标准,严重的植物状态、智力缺损或精神障碍、四肢...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伤残鉴定人的委托鉴定程序概述

医疗事故伤残鉴定人委托鉴定程序的主旨是: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鉴定机构审核并受理委托,通知当事人提供鉴定材料。根据鉴定结果,双方可自行协商赔偿,也可申请卫生局调解或法院判赔。...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程序的概述

该条规定明确了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的原则和标准。根据当事人的过错程度、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同时,规定了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时,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而当事人...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认定书复核程序概述

交通事故认定书复核程序及处罚规定。当事人对认定书有异议,可向上级公安交通部门提出复核申请,要求复核请求、理由和证据。公安交通部门收到申请后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30日内进行审查并作出结论,复核只有一次机会。同时,公安交通部门应...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判定标准概述

医疗事故赔偿费用的主要内容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费用的计算标准基于医疗事故发生地的相关规定,并由承担责任的医疗机构一次性...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处理规定概述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了医务人员在发生或发现医疗事故时的报告和处理程序,包括及时向上级报告、调查核实、通报患者等。这一规定的作用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减轻事故对患者的不良影响;二是确保准确鉴定和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三是解决医疗事故争议,包...查看全文

医疗纠纷调解程序概述

医疗纠纷调解程序:受理申请后3天内填写登记表,确定调解员,询问双方意见,制作调解协议,调解成功后回访,30天内调结。未达成协议可提起诉讼,延期或终止需双方同意。...查看全文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概述

病人及家属对医疗服务质量不满意,可通过科室主任反映,若不满意可向医院管理部门投诉,如仍有异议可申请医疗鉴定或提起诉讼解决,也可向卫生局监察科或纠风办投诉解决。...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鉴定标准的概述

医疗事故的鉴定标准及分级: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医疗事故的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一级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死亡或重度残疾。二级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中度残疾或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三级医疗事故...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罪刑法规定概述

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的行为构成医疗事故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医疗事故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医疗单位工作秩序和公民生命健康权利、病人遭受病魔侵害、行为严重不负责任以及行为人存在严重过失。行为人...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认定条件的法律特征概述

医疗事故认定的五个条件:行为人需具备资格,有过失;事故发生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包括管理和后勤;结果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危害程度;行为和结果需有直接因果关系。...查看全文

医疗事故认定与处理程序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包括双方陈述意见、专家提问、双方退场、专家讨论、形成鉴定结论等步骤。在鉴定会上,双方陈述是单方叙述,专家组提问并讨论后形成鉴定结论。双方退场时要保持冷静,不与医疗机构发生冲突。专家的鉴定意见记录在相关文件中,保证专...查看全文

认定医疗事故赔偿责任所需条件概述

医疗事故认定需具备五个条件:1.行为人有过失;2.发生在诊疗护理工作中;3.给病员造成死亡、残废、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4.行为与结果存在直接因果关系;5.行为人需具备资格。...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