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签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劳动合同签订要注意事项及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风险。劳动者需了解单位情况、工作内容、报酬等,并明确合同条款,避免口头约定。合同应包括单位信息、劳动者身份、合同期限、工作内容、报酬、社会保险等内容。试用期不能超过法定限制,违法约定试用期的用人单位需改正,并支付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为法律依据。
一、签订劳动合同要注意哪些事项
1、签订合同时,劳动者首先要了解清楚单位的基本情况;
2、劳动者要了解清楚自己的具体工作,并在合同中表明工作的内容和具体地点;
3、劳动报酬要定清楚,避免口头约定;
4、关于试用期的问题要特别主要
5、劳动报酬的支付方式与支付时间要明确
6、劳动者工作时间与工作条件要明确
7、社会保险约定
8、不要签空白合同
9、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二、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风险
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差额的赔偿金。
延伸阅读
结语:签订劳动合同时需注意:了解单位情况、明确工作内容和地点、确定报酬和支付方式、重视试用期、明确工作时间和条件、约定社会保险、避免签空白合同。违法约定试用期会带来法律风险,需遵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试用期限制,违约应支付赔偿金。劳动合同应包含单位信息、劳动者信息、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和休假、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和职业危害防护、其他法律规定事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三十五条 【劳动合同的变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二十九条 【劳动合同的履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出国打工签订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劳动者出国打工需要办理的手续主要包括与有资质的企业签订协议、签订合同时注意合同内容的要求,以及缴纳履约保证金和服务费。劳动者在选择劳务派遣公司时要确保其具备商务部资质,合同内容要与经营公司和外国雇主签订的合同一致。履约保证金和服务...查看全文

进厂打工签合同要注意什么

进厂打工签合同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签订合同时,要弄清企业信息;2、要弄清具体的工作内容,并在合同中表明工作的内容和具体地点;3、劳动报酬要在合同中明确,避免口头约定。...查看全文

打暑假工签合同要注意什么

在签订合同前,请仔细了解相关情况,确保自己充分知晓合同内容。签约时务必在纸上明确签署,以避免口头承诺。在确认用人资格无误后,不要在合同上签字。在签署合同条款时,请仔细阅读并确保其完整无遗。对于重要的条款,建议在纸上详细约定。务必牢...查看全文

打暑假工签合同要注意什么

法律分析:一、打暑假工签合同要注意什么 暑假工签订劳动合同注意事项1、仔细了解情况,莫签不知情合同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工作内容、条件、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等情况。打工者签...查看全文

签用工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1、谨防招工陷阱,不要急于参加工作。就业机会少,求职心切的大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招工陷阱。通常会遇到高薪诱惑、抵押上岗等,学生应提高警惕,在应聘的过程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查看全文

工作签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一、普通员工签订注意事项 1、劳动合同签订的时间 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即可。否则用人单位须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双方已经形成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查看全文

签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签订合同的要注意的事项有:1.确定签订合同的人是否是合同当事人或其代理人;2.确认签订合同的人是否具备相应的法律能力;3.确保合同的内容符合约定;4.注意合同是否包含违反法律规定或公共道德的条款;5.关注合同的履行方式,包括交付时...查看全文

签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一、签合同需要注意什么1、核实确认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1)合同对方为自然人:核实并复印、保存其身份证件(勿以名片代之),确认其真实身份及行为能力。(2)合同对方为法人:到当地工商部...查看全文

签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1、签合同需要注意: (1)双方的名称或姓名、住所; (2)标的; (3)数量; (4)质量; (5)价款或报酬; (6)履行期限、地点或方式; (7)违约责任; (8)解决争议的方法; (9)合同生效的条款; (10)清洁文本条...查看全文

签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法律分析:签合同需要注意以下事项:_x000D_ 1、合同双方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及民事权利能力;_x000D_ 2、合同内容及形式不得违反法律或公序良俗;_x000D_ 3、合同应当能够体现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查看全文

暑假工签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在建立劳动关系时,应该谨慎了解相关情况,避免签署不知情的合同或口头承诺。为确保合法性,劳动关系应以书面劳动合同为准,同时要仔细核实用人单位的资格,避免与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人签订合同。在签署合同前,应提前了解单位名称、法人身份等信...查看全文

网签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签署网签合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开发商是否持有商品房预售许可证;2. 仔细阅读和理解合同中的各项条款,确保自己对合同的内容和条款有充分的了解;3. 确保自己的购房资格符合购房政策;4. 确保自己的购房资金已经足额支付;5. ...查看全文

网签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律师分析: 网签合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第一,网签时一定要审查开发商是否具有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第二,网签时一定要采用房地产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标准房屋买卖合同文本,并按照文本中所列条款逐条逐项填写,千万不能马虎。第三,网签时一定要...查看全文

签订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签订合同的注意事项如下:1、核实确认对方主体资格。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2、表明履行期限、地点、方式;3、履行期限是完成合同当事人义务的时间要求,也是确定是...查看全文

草签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律师分析: 所谓草签,只是售房人员让你们尽快签字的一个借口,合同只要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就成立并产生法律效力。 不过你们签订的这份合同,违约金约定过高,且对你们明显不公平,如果真产生纠纷,你们可申请法院撤销该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撤...查看全文

签署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签订合同的基本原则包括遵守法律规定、平衡合同风险与确保交易成功、明确、具体和协调一致的合同文字表述。在签订合同前,需要注意初步判断双方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和调查对方的资信情况。对方是否具有交易诚意可以通过经验来判断,而对方的资信情况可...查看全文

网签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网签合同的注意事项主要有以下几点:1、确定开发商有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这是能否办理房产证的关键;2、注意房屋买卖合同文本是否与房地产管理部门印制的标准文本一致;3、注意合同中涉及双方权利义务的内容...查看全文

草签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所谓草签,只是售房人员让你们尽快签字的一个借口,合同只要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就成立并产生法律效力。不过你们签订的这份合同,违约金约定过高,且对你们明显不公平,如果真产生纠纷,你们可申请法院撤销该合同。需要注意的是,撤销合同的期限是1...查看全文

合同签署需要注意什么

合同签订需注意:一、核实确认对方的主体资格:1、合同对方为自然人:核实、复印、保存身份证件,确认其真实身份和行为能力;2、合同对方为法人:到当地工商部门查询工商登记资料,实地考察公司情况,确定其...查看全文

签署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律师分析: 合同的签署需要双方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基于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不存在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也不存在欺诈胁迫、显示公平的行为,则该合同的签署合法有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