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回避如何处理?

律师回答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由相应负责人决定;对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可申请复议。此外,本章规定也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也可依法要求回避和申请复议。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三十一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
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第三十二条本章关于回避的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依照本章的规定要求回避、申请复议。
延伸阅读
审判员回避程序的权责在哪里?
审判员回避程序的权责在司法系统中。根据法律规定,当有可能影响审判员公正执行职责的情况出现时,审判员应当主动申请回避。回避申请将由具备相应权限的机构或人员进行审查和决定。通常情况下,审判员回避的决定权由相关法院或审判机构的管理部门负责。他们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实践经验,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应该接受审判员的回避申请。这样的程序旨在确保审判的公正性和中立性,维护司法体系的正常运行。
结语: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判、检察、侦查人员的回避,由相应负责人决定。相关法律规定确保了司法程序的公正性和中立性,维护了司法体系的正常运行。审判员回避程序的权责在司法系统中,由具备相应权限的机构或人员进行审查和决定。这一程序旨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案件的公正审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三节 开庭审理 第一百四十条 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
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 第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判下列第一审案件,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七人合议庭进行:
(一)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社会影响重大的刑事案件;
(二)根据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提起的公益诉讼案件;
(三)涉及征地拆迁、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影响重大的案件;
(四)其他社会影响重大的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审判组织 第一百八十三条 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或者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但是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速裁程序的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
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至七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或者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至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案件,由审判员三人或者五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应当是单数。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当事人申请法官回避如何处理

一、当事人申请法院整体回避如何处理 1、当事人申请法院整体回避的,则应当就该案件更换法院进行管辖。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审判管辖不明的案件,也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将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审判。...查看全文

法院如何处理回避申请

法律分析: 法院对回避申请的处理是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对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对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并且对驳回申请...查看全文

法院如何处理回避申请?

律师分析: 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查看全文

法律如何规定法官回避制度

司法公正确保需要遵守审判人员回避制度。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审判人员应当自行回避或被当事人要求回避。审判人员的回避决定由院长或审判委员会作出,并在规定时限内作出决定。当事人有权要求回避的情况下,需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对回避申请应...查看全文

法院具体如何处理回避申请

法律分析:法院对回避申请的处理:如果符合回避的条件的,会同意回避申请;如果不符合回避条件的,会驳回回避申请。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不服,可以申请复议一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查看全文

法官回避的理由是什么?

法官回避的理由有四种,包括与当事人有关、与案件利害关系有关、与案件相关角色有关、与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特殊理由包括前一诉讼程序参与者不得参与后一诉讼程序、再审合议庭的组成、死刑复核发回重审的案件。...查看全文

法官回避的理由有哪些?

法官回避申请的主旨是保证案件的公正处理。申请理由包括与当事人或案件有关的关系,以及可能影响公正的其他关系。特殊理由包括前一诉讼程序的参与、再审合议庭的组成和死刑复核案件。回避申请可在各诉讼阶段提出,法院应告知当事人权利,并立即处理...查看全文

当事人申请回避法院如何处理?

律师分析: 为了排除当事人对民事诉讼程序公正性的合理怀疑,申请法院的全体法官回避的,可以向法院提出回避申请。针对这种情形,如果法院整体人员都需要回避的,就代表这一法院不适合管辖这一案件,那么就可以适用指定管辖制度。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法官检察官回避规定

法律分析:《刑事诉讼法》 第二十九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查看全文

法官回避新规定

法律分析:   法官回避要有正当的理由证明,并且有证据证明才可以的。法官任职回避是指法官基于一定的血缘、亲属关系而不得在一定的岗位任职的一种限制性制度。   《法官法》第十六条法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查看全文

检察官配偶律师如何回避?

律师分析: 检察人员之间有下列亲属关系之一的,必须按规定实行任职回避:(1)夫妻关系;(2)直系血亲关系;(3)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包括伯叔姑舅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侄子女、甥子女;(4)近姻亲关系,包括配偶的父...查看全文

法官法回避的情形

法律分析:为确保司法公正,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其他法律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的有关规定,审判人员回避制度有如下一些规定: 审判人员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查看全文

当事人如何申请回避处理?

刑事案件当事人有权申请回避的情形: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是本案当事人或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担任过本案相关角色、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查看全文

可以申请法官助理回避吗?

可以申请回避法官吗 可以申请主审法官回避,但回避申请要符合规定。 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有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姻亲关系的;本人或者其...查看全文

法官、检查官的任职回避

法律分析:根据《检察官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检察官的配偶、父母、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检察官应当实行任职回避: (一)担任该检察官所任职人民检察院辖区内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或者设立人的; (二)在该检察官所任职人民检察院辖区内以律...查看全文

法官回避由谁决定

人民法院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一、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由谁审理?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由合议庭或者法官一人独任审理。合议庭和法官独任审理...查看全文

能否要求法官回避?

法官回避与律师回避的要求及情形:法官应回避与案件相关的近亲属、利害关系、曾担任过相关角色或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关系。律师在特定情况下应主动回避,如代理对方当事人、与对方律师存在近亲属关系、代理对方当事人的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存...查看全文

当事人申请法院整体回避如何处理

法律解析: 为了排除当事人对民事诉讼程序公正性的合理怀疑,申请法院的全体法官回避的,可以向法院提出回避申请。针对这种情形,如果法院整体人员都需要回避的,就代表这一法院不适合管辖这一案件,那么就可以适用指定管辖制度。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当事人申请法院整体回避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当事人申请法院整体回避的,则应当就该案件更换法院进行管辖。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审判管辖不明的案件,也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将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审判。法律依...查看全文

当事人申请法院整体回避如何处理?

律师分析: 为了排除当事人对民事诉讼程序公正性的合理怀疑,申请法院的全体法官回避的,可以向法院提出回避申请。针对这种情形,如果法院整体人员都需要回避的,就代表这一法院不适合管辖这一案件,那么就可以适用指定管辖制度。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