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1、与公司调解
劳动者可与公司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公司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如果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
2、向法院申请支付令
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公司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3、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如果调解不成未达成调解协议,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由劳动监察大队令限期支付。
4、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者还可以直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5、对仲裁结果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争议案件实行的劳动仲裁前置程序,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在向法院提起劳动诉讼前需要先申请劳动仲裁,经劳动仲裁后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