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工伤认定的相关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工伤认定应向用人单位保险参保地或应参保地人社局申请;用人单位需在事故发生或诊断为职业病后30日内提出认定申请,可适当延长;未按规定提出申请,工伤职工可在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工伤认定应及时提出申请,可向用人单位保险参保地或应参保地人社局申请,若用人单位未提出申请,工伤职工可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
工伤认定应当向用人单位工伤保险参保地或者应当参保地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延伸阅读
工伤事故如何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事故如何申请工伤认定?在发生工伤事故后,您应立即向所在单位的人事部门或劳动保障部门报告,并填写工伤事故报告表。随后,您需要前往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或社会保险事务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医疗证明、事故发生证明等。劳动保障部门将根据您提供的材料进行调查核实,并进行工伤认定。一旦工伤认定通过,您将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用报销、工伤津贴等。请务必及时申请工伤认定,以保障您的合法权益。
结语: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应在事故发生或被诊断为职业病后的30日内提出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申请,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一年内直接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认定。在申请过程中,及时报告事故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是必要的。一旦工伤认定通过,您将享受到工伤保险的各项待遇。请务必按时申请工伤认定,以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六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工伤保险的政策、标准,应当征求工会组织、用人单位代表的意见。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三章 工伤认定 第二十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进行工伤鉴定的相关规定

员工工伤鉴定需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用人单位应在30天内提出申请。未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可在一年内申请。劳动工伤鉴定步骤包括医疗终结后申请伤残评定,提供相关诊断材料,交纳鉴定费,鉴定会做出等级或结论,并公布。15天后...查看全文

我国工伤认定相关规定及进展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的认定包括: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的事故伤害、工作前后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的事故伤害、履行工作职责时的意外伤害、职业病、工作外出期间的伤害或事故、上下班途中的非本人责任的交通事故或火车事故伤害,以及其他法律...查看全文

进行工伤鉴定的相关规定和流程

劳动工伤鉴定的步骤包括:残疾职工在医疗结束后向社保机构申请伤残等级评定,鉴定者携带相关诊断材料和鉴定表进行鉴定,交纳鉴定费后,鉴定办定期召开鉴定会公布等级或结论,15天后单位劳资人员领取鉴定结果和材料。如果单位拖延申报工伤,法院可...查看全文

进行工伤鉴定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工伤鉴定手续及其重要性。工伤职工需提供相关资料申请劳动鉴定,委员会进行审定并通知企业和职工。专家组对伤残进行医学诊断,确定伤病等级并发给证明书。职工对鉴定结论不服可申请复查或重新鉴定。工伤鉴定结果对用人单位赔偿具有重要意义。如有争...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

工伤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职工有《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有故意犯罪、醉酒或者吸毒、自残或者自杀的情形,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查看全文

重庆工伤认定的相关规定

工伤认定标准由法律规定,包括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和工作原因。工作时间包括加班加点和因工外出期间;工作场所包括单位内外相关区域;上下班途中也属于工作时间;因工作原因受伤包括生产活动导致的伤害和单位设施不安全导致的意外伤害。...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申请的相关规定

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及途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本人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后30日内提出申请,可适当延长至90日。若用人单位未提出申请,工伤职工等可...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对应该认定为工伤、视同工伤以及不能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作了如下规定: 第十四条规定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撤销的相关规定

工伤认定决定书撤销的条件:用人单位或工伤职工隐瞒事实、提供虚假材料,或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产生影响;工伤认定部门严重违反程序规定;职工不符合工伤认定条件;其他。...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工伤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职工有《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有故意犯罪、醉酒或者吸毒、自残或者自杀的情形,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查看全文

工伤复发认定相关规定

法律解析: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查看全文

进行伤残鉴定的相关法律规定

未申报工伤认定时,可根据不同鉴定需求进行伤残鉴定,但工伤鉴定需先办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也需要工伤认定决定和相关资料,无工伤认定将无法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申请需提供工伤认定决定书、诊断证明、病历材料、身份证等材料。建议...查看全文

关于工伤认定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工伤认定不包括故意犯罪、醉酒吸毒和自残自杀;非法用工工伤待遇包括一次性赔偿、劳动能力鉴定费用、治疗期间费用、伤残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赔偿基数以单位所在地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为准。...查看全文

进行工伤伤残鉴定的相关要求

工伤的伤残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工伤认定后,需要提交不同的材料。工伤职工或其用人单位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审核后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若伤情复杂、涉及医...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的相关法律规章

《工伤保险条例》对应该认定为工伤、视同工伤以及不能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作了如下规章: 第十四条规章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查看全文

确定工伤认定管辖地的相关规定

工伤认定管辖: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应向所在单位所在地的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应向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应根据属地原则向用人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查看全文

申请工伤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

工伤认定申请书要包含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个人信息,请求劳动部门认定某时间受伤为工伤的事项,以及简要描述入职、伤害和医院诊断等事实和理由,最后由申请人签字并注明日期。...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所需证件的相关规定

工伤报告所需证件包括:工伤事故报告伤残鉴定书、医疗费用原始发票、工伤认定表、工伤人员身份证件、工伤职工户口簿。用人单位应公示参保情况,遵守安全法规,预防工伤和职业病危害。...查看全文

进行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相关规定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委托流程及注意事项。当事人应到资质鉴定机构亲自提交资料,申请伤残等级评定及相关项目鉴定,需缴纳费用。提交材料后等待鉴定机构通知预约时间,家属可陪同前往。鉴定结果根据情况可能需多次鉴定。...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时效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否则应由用人单位负担工伤待遇等费用。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1年内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