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薪年假未休如何赔偿?

律师回答
摘要:未休带薪年假补偿和确定劳动者工作年限的要点。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单位未安排或少安排年休假应按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离职或提起仲裁时可主张200%赔偿。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按月平均工资折算。确定工作年限可参考社保记录、劳动合同、职工名册和解除合同证明书。为保障因工作原因未休假的职工权益,单位需支付相应补偿。
一、未休带薪年假怎么补偿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10条规定: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按照这个法律规定,员工离职时或提起仲裁申请要求单位支付带薪年休假工资,可以主张到200%的工资赔偿,而非300%。
同时,《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11条规定: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前款所称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在本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
二、如何确定劳动者的工作年限
1、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记录社保机构记录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资料是全面确定员工工作年限的一个重要依据。从记录中可以明确确认员工参加工作的起始时间,以及各阶段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的工作经历。
2、员工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由于劳动合同期限是劳动合同基本内容之一,在用人单位没有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情况下,劳动合同确定的合同期限实质上也是员工的工作年限。
3、用人单位制作的《职工名册》《职工名册》中包含劳动者用工起始时间、劳动合同期限等内容。它是确定员工工作年限的依据之一。
4、用人单位下达的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员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时,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是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的必备条款之一。该内容也是确定员工工作年限的依据之一。
有部分职工因工作需要不能休年休假。为了保障这部分职工的权益,条例规定职工因工作原因未能享受年休假的,单位除正常支付工资收入外,还要支付相应的补偿。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的规定,对于未休带薪年假,用人单位应按照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同时包含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然而,员工离职或提起仲裁申请时,可以主张到200%的工资赔偿。此外,确定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可以参考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记录、劳动合同、职工名册以及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等。为了保障不能休年休假的职工权益,单位除正常支付工资收入外,还需支付相应的补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第六十二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九条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未休完带薪年假如何进行补偿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10条规定: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查看全文

没有带薪年假如何赔偿?

带薪年休假是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保留职务和工资的一定期限连续休息的假期。享受带薪年休假的条件是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职工,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但是,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寒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请事假累计20...查看全文

带薪年假应休未休工资如何计算

一、带薪年假应休未休工资如何计算单位应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工资报酬。单位应当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查看全文

带薪年休假补偿金如何计算?

职工带薪年休假补偿金计算方法规定:未休年休假天数按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包括正常工作期间工资;职工自愿不休年休假只支付正常工作期间工资;未休年休假工资按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计算,月工资为过去12个月平均工资,不满12个月按实际...查看全文

带薪年休假如何计算?

律师分析: 用人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可以享受带薪年休假,即在休假期间仍然可以领取正常工资。当累计工作时间达到一年不满十年的,年假有五天。当工作时间达到十年不满二十年的,年假为十天。已满二十年的,年休假最多为十五天。 【...查看全文

带薪年休假如何计算

法律解析: 用人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可以享受带薪年休假,即在休假期间仍然可以领取正常工资。当累计工作时间达到一年不满十年的,年假有五天。当工作时间达到十年不满二十年的,年假为十天。已满二十年的,年休假最多为十五天。 【...查看全文

带薪年假未休的补偿问题

未休带薪年假应按照日工资收入的300%进行补偿,离职或提起仲裁时可主张到200%的工资赔偿。工作年限可通过社保记录、劳动合同、职工名册和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确定。未能休年休假的职工应获得单位支付的工资收入和相应的补偿。...查看全文

带薪年假未休的补偿问题

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查看全文

带薪年假未休的补偿问题?

律师分析: 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法...查看全文

被裁员带薪年假如何赔偿

被裁员工带薪年假如何赔偿 没有休完的年假按3倍薪资补偿给员工。 1、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薪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薪资报...查看全文

年假 带薪休假和不带薪休假有何区别

对于劳动者来说我们知道有带薪休假的概念,这是一件对于劳动者来说很好的事,也就是休息就能拿工资。但是对于不带薪休假也是很常见的情况,那么两者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区别呢?我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查看全文

带薪休假未休怎么补偿

法律分析:带薪休假未休的补偿:如果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少休年假的,要按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来向职工支付劳动报酬。该报酬包括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法律依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查看全文

带薪年休假就是带薪休假吗

法律分析:带薪年休假一般是指带薪年假,而带薪休假包括休春节、劳动节、以及国庆节等假期,范围比带薪年休假广。带薪年休假是因职工在单位连续工作1年以上而给予职工的假期。法律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查看全文

带薪年休假就是带薪休假吗

带薪年休假就是带薪休假吗 是的。带薪年休假也可以叫做带薪年假,这主要是指在职工休年假期间,用人单位也是需要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按照规定支付其年假期间的工资报酬。而对于职工来讲,并不是只要参加了工作就会有年假,一般要求至少在同一个单...查看全文

带薪年假未休怎么办

法律分析: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用人单位应当...查看全文

带薪年假未休怎么办

一、带薪年假未休怎么办      1、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查看全文

带薪休假年假工资如何计算

法律分析:带薪休假年假工资如何计算带薪年休假工资=职工本人月工资÷月计薪天数×休假天数。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对职工应休未休假天...查看全文

应休未休的年假如何计薪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职工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但如因工作需要无法安排或跨年度安排时需征得职工同意。若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或安排少于应休天数的年休假,应按300%的日工资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查看全文

带薪年休假工龄如何计算

原则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然而,是不是只要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就享有带薪年休假呢?就这一问题,应当明确两点:首...查看全文

带薪年休假天数如何计算

法律分析: 1、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2、...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