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对女职工劳动合同的影响

律师回答
摘要:怀孕女职工的劳动合同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不能被解除,除非劳动者有过错。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情形消失时终止。因此,用人单位无权在女职工怀孕后无过错的情况下终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应顺延至哺乳期满。
要看实际情况,如果是因劳动者过错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在女职工孕期也能被辞退;除劳动者过错外用人单位均不能解除孕期女职工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法律法规一贯重视对女职工特殊权益的保护,对解除怀孕女职工,有很多限制性的规定。《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故女职工怀孕后,没有过错的,用人单位不能终止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合同期满的相应的合同期限应当顺延至劳动者哺乳期满。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对于怀孕的女职工,除非劳动者存在过错,否则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法律法规一直都注重保护女职工的特殊权益。根据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因此,如果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没有过错,用人单位不能终止她的劳动合同,而应顺延合同期限至哺乳期满。这一规定确保了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六十五条 【劳务派遣中解除劳动合同】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六条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怀孕对劳动合同的影响是什么?

怀孕是否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取决于公司规章制度和是否存在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等情形。 孕期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赔偿金,按工作年限和月工资计算。 如果女职工经常无法按时完成工作,可以搜集证据劝其自动选择离职。 用人单位无故解除劳...查看全文

怀孕对女员工职场权益的影响

怀孕的女员工不能被辞退,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和生育津贴。辞退方式包括预告性辞退和过失性辞退。女员工在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况下可被合法辞退,但怀孕员工不可辞退。...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法女职工怀孕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二条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第四十五条 【...查看全文

怀孕对工作能力的影响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怀孕不能胜任工作不可解除劳动合同,但存在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失职等情形时,单位可以解除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单位不得解除合同。然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如果女职工在此期间存在严重违...查看全文

怀孕是否会影响劳动合同?

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不能降低工资或解除劳动合同,违反法律无效。但若女职工严重违纪、失职、损害单位利益或追究刑责,用人单位可合法解除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怀孕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

法律分析:首先必须明确,用人单位不得无过失辞退孕期女职工,也不能在经济性裁员中将怀孕女职工列入裁减人员范围,否则用人单位应当向该女职工支付赔偿金。普通裁员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这一双倍计算的规定,也正体现了惩罚与赔偿的双重性...查看全文

怀孕女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

律师分析: 首先必须明确,用人单位不得无过失辞退孕期女职工,也不能在经济性裁员中将怀孕女职工列入裁减人员范围,否则用人单位应当向该女职工支付赔偿金。普通裁员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这一双倍计算的规定,也正体现了惩罚与赔偿的双重性质。 ...查看全文

女职工怀孕不续签劳动合同吗

女职工在怀孕期间合同期满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用人单位不得以此为理由不续签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劳动合同期满,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查看全文

女职工怀孕不续签劳动合同吗

法律分析: 女职工怀孕,如果在次期间合同期满的,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用人单位不得以此为理由不续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期限届满时,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应该自动顺延...查看全文

女职工怀孕不续签劳动合同吗

法律分析:女职工在怀孕期间合同期满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用人单位不得以此为理由不续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期限届满时,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应该自动顺延至医疗...查看全文

女职工怀孕不续签劳动合同吗

法律分析: 女职工在怀孕期间合同期满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用人单位不得以此为理由不续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期限届满时,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应该自动顺延至医疗期、孕...查看全文

怀孕是否会影响劳动合同的解除?

怀孕期间劳动者享有特殊保护,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工资、辞退、解除合同。对于孕期不适应原劳动的,应减轻劳动量或安排适应的工作。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加班、夜班,应有休息时间。产前检查时间应计入劳动时间。...查看全文

超生怀孕是否会影响劳动合同?

超生怀孕不能解除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不能因女职工在孕期而解除劳动合同,孕妇可申请经济赔偿。然而,怀孕期间劳动者可以主动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工资、辞退或解除女职工的劳动合同,应根据医疗机...查看全文

劳动法对怀孕女工的保护

孕期保护1、女职工孕期保护是指对女职工在怀孕期间的各种保护。2、我国《劳动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查看全文

怀孕女职工劳动合同解除的计算方式

怀孕职工解除合同补偿计算及法律依据。单位与哺乳期女职工解除合同,需按实际工龄支付经济补偿金。员工可要求单位支付额外经济补偿,单位不同意则不得解除合同。《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单位不得以怀孕等为由解除合同,否则需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女...查看全文

怀孕女职工能否在孕期被解除劳动合同?

怀孕期间女职工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有权要求支付赔偿金。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赔偿金是补偿金的二倍。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查看全文

职工怀孕解除劳动合同吗?

怀孕女职工不能解除劳动合同,法律规定严格保护女性特殊权益。用人单位不得因怀孕、产假等情况降低工资、辞退或解除劳动合同。然而,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仍可能因过错性解除或严重违纪而被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需双方协商一致,用人单...查看全文

怀孕未签劳动合同的女职工,能否自由离职?

未签劳动合同的女职工怀孕后不能随时离职,需提前30天通知单位。但若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如未提供劳动保护、未支付工资、未缴纳社保费等,女职工可随时离职。...查看全文

员工怀孕女职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女员工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法律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此时解除的,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一、因怀孕被公司辞退会得到什么补偿怀孕期间...查看全文

怀孕期女职工能否被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孕期、产期女员工的劳动合同,除非员工本人提出或存在严重违法犯罪行为。这是国家对特殊员工的特殊保护,用人单位不应以任何理由解除这些员工的合同。拒绝招聘或限制怀孕的做法是不合法的,用人单位应完善管理...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