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采取强制措施的法律依据

律师回答

一、运政有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权力吗

1、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对运输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可以采取强制措施。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六十一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实施道路运输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车辆超载行为的,应当立即予以制止,并采取相应措施安排旅客改乘或者强制卸货。

第六十二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实施道路运输监督检查过程中,对没有车辆营运证又无法当场提供其他有效证明的车辆予以暂扣的,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不得收取或者变相收取保管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十条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设定。

尚未制定法律,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本法第九条第一项、第四项和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地方性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本法第九条第二项、第三项的行政强制措施。

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二、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有哪几个

1、限制人身自由。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机关在特定情形下可以限制行政相对人的人身自由。一是行政相对人处于醉酒、精神病发作等状态,非管制不能避免行政相对人对其本人造成危害或对他人构成威胁。二是行政相对人意欲自杀,非管制不能保护其生命。三是行政相对人存在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人身安全的情形,非管制不足以预防或救护。

我国相关立法规定了多种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如保护性约束、立即拘留、强制扣留、强制搜查、强制隔离、强制治疗、现场管制、强行驱散等。

2、处置财物。

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强制过程中,可以对相关财物依法进行处置,涉及所有权的4项权能,即行政机关可以对相关财物依法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在实践中,行政机关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处置财物具体表现为对查封、扣押、冻结、使用、处分以及对财物的使用进行限制等。

3、进入住宅、场所。

当公民的生命、身体、财产有危险,非进入住宅、场所不能实施救护或不能制止危害行为时,显然有必要允许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及时进入该住宅、场所采取一定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及时进入公民住宅必须有法律明确的授权。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行政强制法》的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设定。而《道路运输条例》规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实施道路运输监督检查过程中,对违法的运输行为,可以采取强制措施。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警察采取强制措施的法律依据

一、公安机关有哪些强制措施 安机关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 1、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2、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3、扣押财物; 4、冻结存款、汇款; 5、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公安机关决定的刑事强制措施的种类 1、拘传 2、取保候审 ...查看全文

交警采取强制措施依据

一、交警可适用哪些强制措施 交通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因制止违法行为、避免危害发生、防止证据灭失的需要或者机动车驾驶人累积记分满12分的,可以依法采取下列行政强制措施: (一)扣留车辆; (二)扣留机动车驾驶证; (三)拖...查看全文

采取强制措施告知单位法律依据

法律咨询:五种行政强制措施法律均可以设定吗 律师回答: 是的。 相关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有关内容的规定 第十六条行政机关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违法行为情节...查看全文

强制措施变更的法律依据

逮捕后申请变更强制措施须向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申请,有权申请的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辩护人;相关机关应在三日内作出决定。...查看全文

对律师采取强制措施?

律师分析: 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国家公安机关是对于犯罪嫌疑进行审查的,在这个过程当中的话,一般情况是可以采取一定的强制性的措施的,强制性措施的对象是不论身份,即使是律师的话,如果律师存在着违法犯罪行为的嫌疑的话,也是可以进行处理的。...查看全文

强制措施的法律依据和程序

刑事诉讼法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其期限分别为12个月、6个月、12小时、12小时、24小时;适用原则为合法性、必要性、相当性和变更性原则。...查看全文

法律是否应采取强制措施?

死缓期间故意犯罪应受法定强制措施限制。监狱法第58条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违反监规纪律,如扰乱秩序、殴打警察、偷窃等行为,监狱可给予警告、记过或禁闭处罚,禁闭期限为7-15天。若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行政强制措施撤销的法律依据

一、撤销行政处罚决定的法律依据 1.合法的行政行为具备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三要素,任何行政行为如缺损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要件,该行政行为就是可撤销的行政行为。 2.不适当的行政行为也是可撤销的行政行为。所谓“不适当”,是指相...查看全文

采取强制措施的目的

强制措施是为保证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法定强制方法。根据案件情况,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采取拘传、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等措施。...查看全文

道路运输证违规处罚措施

交警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依法查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和公路治安秩序,开展安全检验、牌证发放和驾驶员考核发证工作,宣传教育活动,参与规划城市建设和道路交通设施,预防和查处交通违章、交通肇事,维护道路治安秩序。...查看全文

采取强制措施的条件

强制措施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的一种法定强制方法。不同的强制措施有不同的适用条件,例如取保候审适用于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人,且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查看全文

有哪些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措施?

刑事强制措施是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如果被公安机关限购人身自由后,就属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具体有:交纳保证金。对犯罪嫌疑单位或被告单位可以参照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至第五十六条的规定采取财产保证金的方式。如果单位在交纳保证金之后有违...查看全文

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依据与规定

《行政强制法》的主旨是规范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对违法行为采取的强制措施和执行行为。行政强制具有强制性、具体性、法律性,是临时性、预防性、独立性和从属性的行政行为。它要求具备程序性和公正性,保障实施强制的公正性。强制措施具有失效...查看全文

行政强制措施的程序与法律依据

《行政强制法》规定了我国行政强制措施的具体种类,包括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汇款以及其他行政强制措施。该法明确了行政强制执行的定义,即行政机关或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查看全文

法院能否采取强制措施?

房屋出租法院强制执行,租赁合同继续有效,承租人可继续使用房屋,不受所有权变动影响。租赁物出租前设立的抵押权不影响租赁关系。出租人拍卖房屋需提前通知承租人,未参与拍卖则放弃优先购买权。...查看全文

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是什么意思

是指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为了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防止嫌疑人、被告人逃跑、自杀、毁证,干扰作证或者继续实行犯罪等,在一定的期限之内,对其采取暂时性的限制或剥夺自由的法定强制方法,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查看全文

道路运输工具未年检的处罚措施

车辆未悬挂号牌、未放置标志或未携带证件,公安交管可扣留车辆,要求提供相关证件或补办手续,违规者可处罚款、扣分。遮挡、污损或不按规定安装号牌者同样受罚。违反交通规定的驾驶人可处罚款或警告。...查看全文

采取强制措施严重嘛?

律师解答: 严重。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刑事案件的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进行限制或者剥夺的各种强制性方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查看全文

采取强制措施严重吗?

法律解析: 严重。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刑事案件的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进行限制或者剥夺的各种强制性方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查看全文

采取强制措施严重吗?

律师分析: 严重。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刑事案件的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进行限制或者剥夺的各种强制性方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