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刑罚减轻规定

律师回答
摘要:挪用公款的犯罪分子,若符合减刑条件,可减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减刑、假释是激励罪犯改造的刑罚制度,应综合考察犯罪性质、社会危害程度、原判刑罚履行情况等因素。《刑法》规定,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可减刑;而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检举重大犯罪、有重大贡献等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
挪用公款判刑,符合减刑条件的可减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1条减刑、假释是激励罪犯改造的刑罚制度,减刑、假释的适用应当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刑罚的功能,实现刑罚的目的。
第2条对于罪犯符合《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可以减刑”条件的案件,在办理时应当综合考察罪犯犯罪的性质和具体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原判刑罚及生效裁判中财产性判项的履行情况、交付执行后的一贯表现等因素。
《刑法》第七十八条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延伸阅读
挪用公款罪刑事责任减轻的法定条件和限制
挪用公款罪刑事责任减轻的法定条件和限制是指在挪用公款罪的刑事审判中,根据法律规定,一定的条件和限制可以减轻犯罪人的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当犯罪人能够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积极退赃、取得被害人谅解、有立功表现等情况下,可以适用刑事责任减轻的规定。此外,被告人的年龄、身体状况、犯罪动机、社会影响等因素也会被考虑。然而,刑事责任减轻并不意味着免罪,仍然需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定条件和限制的存在,旨在平衡刑罚与人权保护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结语:挪用公款罪判刑时,减刑是一种激励罪犯改造的制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对于符合减刑条件的案件,应综合考察犯罪性质、具体情节、社会危害程度以及罪犯的表现等因素。根据刑法规定,如果罪犯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悔改或立功,可以减轻刑事责任。然而,刑事责任减轻并非免罪,仍需接受法律制裁。法定条件和限制的存在旨在平衡刑罚与人权保护,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六条 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四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给予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以财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四百一十八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挪用公款罪刑罚减轻措施

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只要其在刑罚执行中表现出悔改或立功行为。悔改表现包括认罪伏法、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与学习和劳动;立功行为包括揭发犯罪、阻止他人犯罪、技术创新、抢险救灾等。重大立功...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的减刑规定

犯罪分子判处有期徒刑后,是否能减刑主要取决于其表现,如悔罪、立功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悔改或立功的犯罪分子可以减刑。重大立功表现还应当减刑。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有一定限度,不能少于原...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刑罚规定

挪用公款罪的主旨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或进行非法/营利活动,数额较大且未还。根据刑法规定,该罪行可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情节严重者可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若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且不退还,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查看全文

公款挪用罪的刑罚规定

挪用公款罪的刑罚根据挪用金额和退还情况而定,退还金额少于100万元的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拒不退还者可处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挪用金额较大且进行非法活动或营利者,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者,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可处五年以上...查看全文

公款挪用刑罚规定

这段内容介绍了挪用公款数额的判断标准和挪用公款罪的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已遂刑罚规定

挪用公款罪的判刑标准: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刑罚如何规定?

量刑是根据刑法规定,对犯罪人判处何种刑罚及其程度的裁量。根据刑法规定,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本文还介绍了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根据不同情况确定量刑起点,并根据责任程度和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既遂刑罚规定

挪用公款罪的判刑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包括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并进行营利活动、以及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根据情节轻重,刑罚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于挪用公...查看全文

挪用资金罪和挪用公款罪的刑罚规定

挪用资金罪的刑罚根据数额的大小而定,最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最高可达无期徒刑;挪用公款罪的刑罚则最低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最高可达无期徒刑。挪用数额巨大且不退还的公款将面临更严厉的刑罚,最低十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的刑罚和减刑情况

犯罪分子在符合条件下可减刑。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质条件包括悔改或立功表现。悔改表现包括认罪伏法、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与学习和劳动。立功表现包括揭发犯罪、阻止犯罪、技术创新、抢险救灾...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减刑的相关法律规定

本文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有关减刑的相关规定。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但其他刑罚的犯罪分子则不能适用减刑。减刑的适用对象和减刑条件都有具体规定,包括减刑的次数限制和实质条件、限度条件等。此...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处罚规定?

行为人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若是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可否减刑?

挪用公款罪可以减刑的条件:1、阻止别人重大犯罪活动;2、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的检举,经核实;3、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创新;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5、抗击自然灾害...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怎么减刑

根据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若行为人犯罪以后主动投案自首,或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若犯罪人已经服刑,那么要是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有悔罪表现,认真遵守监规,积极接受教育改造...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能否减刑?

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无论其犯罪性质、刑期长短,只要满足减刑条件,包括悔改、遵守监规、立功等,挪用公款罪也可减刑。...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怎么减刑?

法律分析: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查看全文

减轻挪用资金罪刑罚的方法

挪用资金罪减刑条件: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只要具备法定的减刑条件,无论刑期长短和犯罪性质,都可减刑。实质条件包括悔改或立功表现,悔改表现需认罪伏法、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学习和劳动,立功表...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的刑罚处罚如何规定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参加非法活动的,或挪用数额较大、参加营利活动,或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会被法院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的,会被法院判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会被法院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刑法规定

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罪有三种情况,包括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以及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司法解释明确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且数额在三万元以上应追究刑事责任,而...查看全文

挪用公款罪判刑规定

法律解析: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