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罪的法律定义与案例分析

律师回答
摘要:侵占罪的法律特征及立案要求:侵占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其特征包括只限于三种财物、需要受害人告诉才能处理、表现形式为合法持有非法侵吞等。立案要求包括数额较大问题和其他严重情节,数额较大的界定参考盗窃罪标准,其他严重情节包括侵占残疾人财物、侵占重要生活资料或生产资料等。数额较大和数额巨大仅是决定处罚轻重的主要依据,并非唯一标准。
一、侵占罪有何法律特征?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侵占罪有以下几个特征:
1、犯罪对象只限于三种财物:一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二是他人的遗忘物,遗忘物不等于遗失物,也不同于遗弃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
2、侵占罪是典型的“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本条是刑法分则中规定的五种“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中惟一没有例外,只能由受害人或依刑法第98条的规定由其近亲属告诉的犯罪。
3、表现形式为“合法持有非法侵吞”,行为人将自己业已合法持有的他人财物归为己有,并且拒不交出,所以,侵占罪的既遂一般以拒不交出为条件。
二、侵占罪的立案要求
(一)、侵占罪的数额问题
根据刑法规定,行为人侵占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遗忘物、埋藏物的,只有在数额较大的情况下才构成侵占罪。而“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刑法和司法解释均未予明确。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普遍比照盗窃罪的数额标准,而最高人民法院对盗窃罪的“数额较”、“数额巨大”规定了一个浮动的数额,授权各省高级人民法院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在浮动数额范围内制定具体数额,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盗窃罪数额较大规定为一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一万元以上。
(二)、侵占罪中的其他严重情节
侵占罪中的“其他严重情节”,刑法和司法解释都没有做出具体规定,学者们的观点也不相一致。目前,认为“其他严重情节”是指侵占数额达到了数额较大以上并具有以下情节:
第一,侵占残疾人、孤寡老人、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
第二,侵占他人重要生活资料或生产资料;
第三,侵占他人财物行为引起他人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劝阻仍拒不交出财物;
第四,将侵占财物肆意挥霍,造成他人重大损失的;
第五,造成特别严重后果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三)、“数额较大”“数额巨大”仅是决定侵占罪处罚轻重的主要依据,而不是唯一标准。
因此在处罚侵占罪时,既要坚持以侵占罪数额为主要依据,又不忽视其他情节因素,如犯罪动机、目的、犯罪手段、方法等,才能真正贯彻好罪刑相适应的原则。
侵占罪并不属于特殊主体犯罪,换言之只要是一般的主体,那么就有可能构成此罪。实际认定的时候,除了要符合侵占罪的具体行为之外,同时还要求达到规定的立案标准。这就包括了两种情况,一方面是数额,另一方面就是严重情节。
延伸阅读
结语:侵占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并拒不交还的行为。其特征包括:犯罪对象限于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他人的遗忘物或埋藏物;只能由受害人或其近亲属告诉;表现形式为合法持有非法侵吞。立案要求包括数额较大以及其他严重情节,但具体标准并未明确规定。因此,在处罚侵占罪时,应综合考虑数额、犯罪动机、目的、手段等因素,以实现罪刑相适应的原则。侵占罪适用于一般主体,但需满足具体行为和立案标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九条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五条 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相关法律定义与案例分析

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许可经营限制买卖物品、证券、保险业务等,扰乱市场秩序的严重行为,主体为自然人或单位,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市场管理制度、故意行为和谋取非法利润的目的。具体表现包括非法买卖外汇、出版物、电信业务、添加禁用物品于饲料等,以...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案例分析

职务侵占罪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的行为。立案标准包括利用职权便利、有侵占行为和达到数额较大。数额较大的起点数额为5000元至2万元以上。...查看全文

重婚的定义与案例分析

重婚有法律和事实两种形式,不离婚和生孩子不一定构成重婚。要构成重婚罪,需满足稳定同居且被周围认可为夫妻。离婚是否成立主要取决于男方是否同意,若男方不同意,法院难以判决离婚,因其是受害者。...查看全文

洗钱定义与案例分析

黑社会、走私犯罪与洗钱之间的几种方式:提供资金帐户、转换财产为现金或金融票据、通过转帐或支付结算方式转移资金、跨境转移资产、以其他方式掩饰犯罪所得来源和性质。...查看全文

蓄意谋杀罪的法律定义与判例分析

蓄意谋杀罪的判决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一般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包括义愤杀人、激情杀人、受嘱托杀人、帮助他人自杀、生母溺婴、防卫过当和避险过当等。根据《刑法》第232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查看全文

关于一般侵占罪立案的相关法律规定及案例分析

侵占罪的主旨是: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构成侵占罪,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行为也构成侵占罪。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害他人财物所有权、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查看全文

手机抢劫罪定义与案例分析

不影响抢劫罪认定:行为人实施抢劫后丢弃了手机,但仍构成抢劫罪。根据《刑法》第263条,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入户、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银行等情况下,刑罚更重。若抢劫致人重伤、死亡,持枪抢劫,抢劫军...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的要件与案例分析

网络遗嘱缺乏证明立遗嘱人真实意愿的能力,因此无法产生法律效力。有效的遗嘱需要满足立遗嘱人真实意愿的要求,同时需要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录音、口头和代书遗嘱容易被篡改和伪造,因此也需要满足见证人的要求。...查看全文

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区别及案例解析

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区别在于:1)盗窃罪侵害财产的占有权和所有权,侵占罪侵害财产的所有权;2)盗窃罪的故意产生于他人非法获取财产前,侵占罪的故意产生于持有他人财产之后;3)盗窃罪表现为秘密窃取行为,而侵占罪可以是秘密的、半公开的或公开...查看全文

分析职务侵占的举证案例

职务侵占刑事犯罪的构成要件及举证方法。职务侵占罪是具有非法占有公司财物目的的直接故意犯罪,犯罪主体包括企业、公司或其他单位人员。构成本罪的行为包括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公司财物。在案件审理中,有效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必须...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与实际案例分析"

未满14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在犯罪情况下根据犯罪类型是否负刑事责任,精神病人在无辨认或控制能力时不负刑事责任但需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与实践案例分析

夫妻一方出轨导致离婚,法院会照顾无过错方,并根据具体情况判决财产分割。根据《民法典》,出轨方存在重婚、同居等违法情形时,法院支持无过错方的损害赔偿请求。证明出轨需要提供书证、人证等多种证据,越多越好。出轨方在财产分割中可能会被少分...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与现实案例分析

离婚时,孩子两个月抚养权通常归女方,但如果男方更有利于子女成长,可以例外。根据规定,如果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父方有抚养条件且尽抚养义务,或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等情形之一,父亲可以优先获得抚养权。...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规定与案例分析

被代理人死亡后,委托代理终止。但在以下情况下,代理行为仍有效:代理人不知道被代理人死亡、被代理人的继承人均承认、被代理人与代理人约定代理事项完成时终止、为继承人利益而需要继续完成。...查看全文

最新法律规定与案例分析

单位犯罪中的主管和直接责任人员应根据职务和犯罪情节分别受罚,但有时主从关系不明显,主从犯可能无区别。然而,如果法律规定的刑罚不适应,应对主从进行区分和处罚。...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与实际案例分析

被人砍伤的赔偿应根据受伤程度确定。若只是皮肤未受损,则难以赔偿;若皮肤轻微受伤,也难以赔偿几个钱;但若造成重伤,砍者需承担高额治疗费和赔偿,并可能面临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私闯民宅的定义与案例分析

私闯民宅是指恶意闯入他人住宅的行为,给住户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威胁,法律将其定义为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根据我国刑法第245条,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行为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者将受到更严厉的惩罚。...查看全文

防卫过当的定义与案例分析

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包括:1、明知超过必要限度却放任重大损害的间接故意过当;2、轻信不会发生重大损害的过于自信过失过当;3、因疏忽大意而未预见重大损害的忽视大意过失过当。...查看全文

职务侵占罪案例解析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数额较大的职务侵占罪会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罚款的刑罚,数额巨大的则会受到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查看全文

先诉抗辩权:法律定义、原则与案例分析

先诉抗辩权是指保证人在主债权人要求其履行保证责任前,有权要求主债权人先通过强制执行来追索债务人的财产;如果主债务人财产无法强制执行或未经审判或仲裁,保证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