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人代偿的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律师回答
摘要:担保人代偿是指被担保人未履行债务,由担保人代为偿还的行为。担保人代偿后取得对被担保人的求偿权和对抵质押物的处置权。担保代偿分为确认索赔有效性和实施代偿两个步骤。征信报告中,担保人代偿不会记入担保人的征信记录。担保人只有在连带担保情况下才可立即发起代偿要求。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对贷款和信用卡申请有重要影响。
一、保证人代偿是什么意思
个人征信担保代偿是指被担保人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由担保人代其履行义务的一种行为。通俗的说就是,所查询的个人征信的主体的某笔债务由其担保人代为偿还,自己没有履行还款义务。那么这个担保人代偿什么时候可以消除呢?
征信报告里有个人信用记录,如果作为担保人,所担保的贷款逾期,会计入借款人征信报告,《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您在办理新的业务时,相关部门一般会优先考虑近期的消费、还款记录。
二、担保代偿的步骤
担保代偿一般分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确认贷款银行索赔的有效性;
确认索赔的有效性是实施担保赔付的前提,其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重新审核各项合同的有效性,核实合同的实际履行情况,为追偿工作打好基础。二是避免因快速简捷的赔付而引发的道德风险,即银行工作人员丧失向借款人催民欠款的积极性。
1、指因保证人(如担保公司、保险公司)代替债务人偿还形成的债务信息,担保代偿是指被担保人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由担保人代其履行义务的一种行为。担保人代偿后取得对被担保人的求偿权,取得对相应反担保抵质押物的处置权。这也称之为代偿赔付。
2、个人征信担保代偿是指被担保人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由担保人代其履行义务的一种行为。通俗的说就是,所查询的个人征信的主体的某笔债务由其担保人代为偿还,自己没有履行还款义务。
第二步是实施担保代偿。
三、担保代偿对征信有什么影响
1、征信报告里有个人信用记录,如果作为担保人,所担保的贷款逾期,会计入借款人征信报告,但不会记入担保人征信报告。
2、担保人无需过虑,银行处理逾期贷款是要有一段时间的,等法院判决下来,再执行借款人财产,再找到您这位担保者。
3、中间有一段时间,如果您履行担保责任,代偿贷款后,您就是守信之人,所以不存在征信报告记入不良记录之说。
4、征信在生活中作用很大,无论是贷款还是办理信用卡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和自己的信誉有一定的关系,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可以免去很多麻烦。
5、一旦逾期即发生担保责任,但只有连带担保才可立即发起代偿要求,如果是一般担保则要先追索借款人,确无能力偿还时,才可要求担保人代偿。
延伸阅读
结语:担保代偿是指被担保人未履行债务,由担保人代为偿还的行为。征信报告中,担保人所担保的贷款逾期会计入借款人的征信记录。确认索赔有效性是实施担保赔付的前提,以避免道德风险。担保代偿分为确认索赔有效性和实施代偿两个步骤。对征信的影响是,担保人的担保责任履行后,不会有不良记录记入征信报告,良好的信用记录可避免麻烦。只有连带担保时才可立即发起代偿要求,一般担保需先追索借款人,确无能力偿还时才可要求担保人代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条 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
(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被保证人有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五章 对重新犯罪的预防 第五十二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无固定住所、无法提供保证人的未成年人适用取保候审的,应当指定合适成年人作为保证人,必要时可以安排取保候审的未成年人接受社会观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四、质证:第六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询问前责令当事人签署保证书并宣读保证书的内容。
保证书应当载明保证据实陈述,绝无隐瞒、歪曲、增减,如有虚假陈述应当接受处罚等内容。当事人应当在保证书上签名、捺印。
当事人有正当理由不能宣读保证书的,由书记员宣读并进行说明。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技术合同的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技术合同的主旨是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明确标的内容和范围,规定履行计划、地点和方式,保护技术信息的保密,明确技术成果的归属和收益分配,制定验收标准和方法,解释名词和术语。对于涉及专利的合同,还要注明专利相关信息。...查看全文

规则与实际案例分析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应在十日内制作,逃逸案件则在查获肇事车辆后十日内制作。若需要检验、鉴定,应在五日内完成。部分地区可在互联网公布认定书,但需保密涉及的秘密信息。...查看全文

法定继承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我国继承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查看全文

合同违约金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合同违约金通常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30%。违约金的数额由双方协商确定,一般根据预测的违约可能带来的损失来决定。当一方违约后,守约方要求违约方承担责任时,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损失,守约方可向法院请求增加违约金;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与实际案例分析"

未满14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在犯罪情况下根据犯罪类型是否负刑事责任,精神病人在无辨认或控制能力时不负刑事责任但需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与实际案例分析

被人砍伤的赔偿应根据受伤程度确定。若只是皮肤未受损,则难以赔偿;若皮肤轻微受伤,也难以赔偿几个钱;但若造成重伤,砍者需承担高额治疗费和赔偿,并可能面临刑事责任。...查看全文

征地拆迁补偿的实际情况与案例分析

房屋拆迁补偿规定:补偿包括房屋价值、搬迁、临时安置和停产停业损失;被征收人有住房保障条件的优先保障;房屋价值补偿不低于市场价格,可复核和鉴定;拆迁评估办法应公开征求意见。...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的演变与实际案例分析

本文讲述了单位行贿犯罪中直接责任人员的分类和处理方式。单位行贿犯罪是一种有组织犯罪,与传统刑法中的共同犯罪存在较大差异。在确定直接责任人员的主次时,需要考虑职权的大小、因果关系的形式和所起作用的程度。单位行贿罪行的处罚为对单位判处...查看全文

诺成性合同与实践性合同的实际应用与案例解析

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的区别在于成立和生效时间不同,以及对当事人义务的规定不同。诺成合同在双方同意之日起成立,实践合同只有在当事人达成协议后成立。在诺成合同中,交付的标的物是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违约责任由违反义务方承担;而在实践合同中...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与实际案例解析

车主不愿垫付时,联系交警定责并向责任救助基金申请医疗费用垫付。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医院有义务对交通事故伤者进行救治,不能拒绝或拖延支付医疗费用。保存相关材料以避免后期诉讼被动。...查看全文

法律标准与实际案例解析

犯罪构成要素:犯罪的客体、客观方面、主体和主观方面。犯罪的客体是指犯罪行为侵犯的社会关系,犯罪的客观方面包括行为、后果及因果关系。犯罪的主体可为自然人或单位,自然人需具备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单位需由负责人或经集体决定实施。犯罪的主...查看全文

债权抵押与债权质押的实际案例及应用解析

债权抵押与债权质押的主要区别在于:1)担保物种类不同;2)设立条件不同;3)同一财产能否再担保不同。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九十四条和第四百二十五条,抵押是将财产抵押给债权人作为担保,质押是将动产出质给债权人作为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查看全文

从法律角度分析实际案例

离婚后孩子抚养权的归属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满两周岁的子女由母亲直接抚养,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可协商或请求法院判决。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由母亲直接抚养,已满两周岁的子女法院根据双方情况判决,尊重子女...查看全文

保证人的分类及实例分析

保证人的责任分为一般保证和负连带责任的保证,其中一般保证享有先诉抗辩权,而负连带责任的保证则无此权利。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务及相关费用,保证人应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保证责任的内容包括代为履行和承担赔偿责任,具体应由当事人约定。在...查看全文

法律保障与实践案例分析

分居协议需符合当事人真实意愿,不违背公序良俗,方可生效。作为特殊合同,需满足民法典要求,包括主体合格、合法内容、真实意思表示。签署分居协议应基于当事人自愿、平等,方为具备法律效力。...查看全文

最新实践与案例分析

合同订立需要满足条件才具有法律效力,反欺诈方法包括:书面合同明确违约责任、留下真实基本信息、清晰金钱交易条款。签订的合同受法律保护,欺诈方可被追责,可向法院起诉。...查看全文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

抵押权是担保物权,用于担保债权实现,具有支配与优先效力;留置权是他物权,限制性物权,标的物为不动产、动产或权利;抵押权可约定,留置权为法定担保物权。...查看全文

案例分析与现实探讨

离婚程序及条件:协议离婚需达成一致,否则可向法院起诉。家暴导致离婚可请求赔偿。夫妻一方可要求调解或直接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应进行调解,若感情确已破裂且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调解无效情形包括重婚、家暴、恶习不改、分居满2年等。失踪宣告...查看全文

补偿与赔偿的案例分析

补偿和赔偿的区别在于补偿是对行为人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进行弥补,无惩罚性;赔偿带有惩罚性且涉及过错。侵权损害赔偿的原则包括全部赔偿、限定赔偿、惩罚性赔偿和衡平原则。侵权损害赔偿的特点是以造成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为前提,内容为给付金钱或实...查看全文

代位权与撤销权在实际案例中的运用

代位权和撤销权是保护债权人权益的两种不同方式。代位权是债权人代替债务人行使对第三人的权利,保障债权人的权益;而撤销权是债权人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有损债权人权益的行为。两者在构成要件、目的、主观过错和诉讼时效等方面存在差异。...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