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流产假新政策是什么

律师回答
摘要:2020年,我国实行了针对流产假的新政策。具体规定包括:孕期安排应遵循医学规律,确保母婴安全;产假时间分为四类,分别是难产产假、流产假、上班哺乳假和丈夫护理假;福利待遇包括产前检查、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和一次性分娩营养补助费。
2020年,针对流产假的新政策如下:

一、孕期安排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七条,女职工在怀孕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此外,在正常劳动日以外,也不得延长劳动时间。如果女职工因身体原因无法胜任原劳动,用人单位应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安排其他劳动。怀孕七个月以上(含七个月)的女职工,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在劳动时间内应当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
二、产假时间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女职工产假为98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根据中央五中全会关于全面“两孩”政策的部署,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已经取消了相关鼓励晚婚晚育的条款,在新法实施后,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无论是一孩还是两孩,甚至一些符合地方法规规定的再生育三孩以上的,都可以享有延长生育假的相关奖励,及其其他相关的社会福利。
1、难产产假
剖腹产、会阴破裂:98天基础上增加30天;
吸引产、钳产、臀位产:98天基础上增加15天。
2、流产假
怀孕不满2个月(包含2个月)15天
怀孕不满4个月30天;
怀孕4个月以上(包含4个月)42天;
怀孕满7个月以上遇死胎、死产、早产不成活75天
3、流产产假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其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具体时间可以根据各地各行业的规定或由所在单位酌情考虑。
4、上班哺乳假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九条:“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含人工喂养)时间,每次30分钟。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次哺乳时间增加30分钟。
女职工每班劳动时间内的两次哺乳时间,可合并使用。哺乳时间和在本单位内哺乳往返途中时间,算作劳动时间。”
5、丈夫护理假
丈夫休护理假受是否是晚育及所在省份的规定。大多数省份《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条例》中都规定了晚育者丈夫休护理假的时间,一般在7到10天左右,有的地方如河南省可长达一个月。
三、福利待遇
1、产前检查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七条规定第三款规定:“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作劳动时间。”单位不应当以此为理由扣发工资。
2、生育津贴
以生育时当月本单位人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按规定假期记发。
生育津贴=当月本单位人平均缴费工资30(天)假期天数。
3、生育医疗费
a.在医保中心确认生育就医身份后就医的医疗费用,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同医院定额结算(超过1万元以上的部分按核定数结算)。
b.怀孕16周前的突然流产,非定点医院的急诊、产假期间的产科并发症按核定数报销。
c.异地分娩的医疗费用,低于定额标准的按实际报销;高于定额标准的,按定额标准报销。
4、一次性分娩营养补助费
a.正常产、满7个月以上流产:上年度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5%。
b.难产、多胞胎:上年度市职工月平均工资50%。
5、一次性补贴
在一二级医院分娩的,每人一次性增加300元补贴。
延伸阅读
结语:2020年,针对流产假的新政策如下:一、孕期安排,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并在正常劳动日以外不得延长劳动时间。二、产假时间,女职工产假为98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三、流产产假,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其所在单位应当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具体时间可根据各地各行业规定或酌情考虑。四、上班哺乳假,女职工每班劳动时间内应给予两次哺乳时间,每次30分钟,可合并使用,哺乳时间和哺乳往返途中时间算作劳动时间。五、福利待遇,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算作劳动时间,生育津贴按当月本单位人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按规定假期记发,生育医疗费按医保中心确认的医疗费用结算,一次性分娩营养补助费按上年度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25%或50%给予。
法律依据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21-08-20)\t第二十六条\t妇女怀孕、生育和哺乳期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特殊劳动保护并可以获得帮助和补偿。国家保障妇女就业合法权益,为因生育影响就业的妇女提供就业服务。
公民实行计划生育手术,享受国家规定的休假。
社会保险法(2018-12-29)\t第五十四条\t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2013-12-11)\t第七条\t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2024年流产假新政策是什么

法律分析:一、孕期安排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查看全文

2023年男方陪产假最新政策是什么?

男方陪产假的主旨是:男性员工在妻子生产时可以获得一定天数的陪产假,一般为7天,晚婚晚育可延长至10天。不同地区的陪产假规定和工资支付方式存在差异,有些地方甚至可将男性的陪产假转到女方的产假中。陪产假是按自然天数计算,不顺延于双休日...查看全文

2023年产检假最新政策

产检假规定年规定如下:《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六条规定: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对于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者的劳动时间或安排...查看全文

2023年最新哺乳假政策是什么

2022年,我国对哺乳假政策进行了更新。不满一周岁的婴儿女职工可享受两次哺乳时间,每次持续30分钟。多胞胎生育的则每次哺乳时间增加30分钟。女职工每班劳动时间内的两次哺乳时间可合并使用,哺乳时间和哺乳往返途中的时间算作劳动时间。符...查看全文

2023年房产税新政策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1986年修订)的主旨是规定了房产税的征收范围、纳税义务人、计税依据、税率和免税情况等内容,明确了房产税的征收管理和征收机关,并由财政部负责解释。该条例自1986年10月1日起施行。...查看全文

一胎产假2023年最新政策

女职工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职业女性根据法律规定享有的休假权利,从产前到产后,一般有98天。 一、产假待遇的享受人群 按目前的法律规定,...查看全文

2023年江苏产假最新政策

本文介绍了产假的规定和注意事项。产假制度在各地实施的时间不同,但通常为128天。在申请产假时,需要向公司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此外,婚假和产假的规定也有所不同,如婚假为3天加上晚婚假10天,而产假为女方128天,男方护理假15天。对于...查看全文

2023产假最新政策

女职工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职业女性根据法律规定享有的休假权利,从产前到产后,一般有98天。 一、产假待遇的享受人群 按目前的法律规定,...查看全文

2023年深圳市产假最新政策

深圳产假最多178天,超过国家规定的98天,还有80天的奖励假。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难产增加15天,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15天。流产则根据怀孕时长享受15天或42天产假。根据《广东省人口...查看全文

2023年上海婚假的最新政策是什么?

婚假没有国家规定的有效期,但不同公司有不同规定,建议不要拖延太久。婚假通常为1-3天,需提供请假申请和结婚证等材料。婚假请假条应注明起止时间和结婚证复印件。国有企业婚假通常为1-3天,另外给予路程假,期间应照发工资。对于非国有企业...查看全文

2023年工龄年假最新政策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根据工龄不同,职工享受5至15天的年假。但若职工享受寒暑假天数多于年假、请事假累计超过20天且不扣工资、请病假累计超过2至4个月,则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查看全文

2023年探亲假最新政策

探亲假最新规定:只有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满一年工作才可享受探亲假。探望配偶可获30天假期,未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年20天或2年45天,已婚员工每4年20天。探亲对象限配偶和父母,不包括岳父母、公婆和兄弟姐妹。往返路费由单位负担,已...查看全文

安徽产假2023最新政策

男职工在女性生产的时候是可以申请陪产假的,这个是职工的一项福利,因为妻子需要丈夫在身边照顾,2022安徽省婚假产假陪产假最新规定?关于这个问题,下面就由晖律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20...查看全文

2024流产假最新政策

在生活当中,可能因为没有怀孕的经验或者意外导致流产,这时候,女性身体虚弱,无法再像平时一样正常工作,那么对于职业女性而言是否有流产假呢?流产假有什么规定?下面大家就快随小编去看看流产假的最新规定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流产假最...查看全文

2024流产假最新政策

女职工流产假最新规定及工资计算: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享受42天产假。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按照生育保险或用人单位支付。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支付。上海市流产医疗费补贴为三...查看全文

2023年苏州陪产假政策最新规定

中国各地陪产假期限不一,最短7天,最长1个月。根据最新的《苏州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苏州的陪产假为15天。除了西藏和新疆外,其他29个省份均明确了陪产假期限,多数为15天。河南、甘肃和云南的陪产假最长,为1个月。陪产假期间工资奖金...查看全文

2023年北京陪产假政策最新规定

2022北京陪产假为15天,根据《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享受98天产假,配偶享受15天陪产假。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在女职工及其配偶休假期间不得降低工资、辞退或解除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2023年广西最新的二胎产假政策

广西2023年新规定的产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产假天数逐步增加、年育儿假十天、生育津贴按规定发放、抚育婴儿有困难可获得补贴。具体来说,符合规定的夫妻将享受更长的产假天数,男方也有陪护假;夫妻在子女零至三周岁期间,每年可享受10天育儿...查看全文

2023年湖南陪产假政策最新规定

湖南省规定符合条件的夫妻可享受额外的产假和护理假,有利于产妇和婴儿的健康。男方休产假有助于照顾产妇和婴儿,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促进顺利分娩、产后恢复和母乳喂养。具体操作要根据地方和企业的规定,可向劳动部门咨询相关补助和照顾。...查看全文

2023年山东陪产假政策最新规定

山东陪产假为15天,根据《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符合法律规定的夫妻可享受产假、陪产假和育儿假。陪产假的积极意义包括有利于产妇和婴儿的健康,有利于新生儿智力发育,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有利于就业平等。陪产假的实施可以提高家...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