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第八条规定是什么

律师回答

法律分析:一、民法典第八条规定是什么
《民法典》第八条的规定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也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当事人的民事行为如果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反了公序良俗则就是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民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1、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事立法的准则。
民法的基本原则,蕴含着民法调控社会生活所欲实现的目标,所欲达致的理想,是我国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本质特征的集中反映,集中体现了民法区别于其他法律,尤其是行政法和经济法的特征。它贯穿于整个民事立法,确定了民事立法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制定具体民法制度和规范的基础。
2、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
民事主体所进行的各项民事活动,不仅要遵循具体的民法规范,还要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在现行法上对于民事主体的民事活动欠缺相应的民法规范进行调整时,民事主体应依民法基本原则的要求进行民事活动。
3、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法院解释法律、补充法律漏洞的基本依据。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法院对民事法律、法规进行解释的基本依据。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须对所应适用的法律条文进行解释,以阐明法律规范的含义,确定特定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法院在对法律条文进行解释时,如有两种相反的含义,应采用其中符合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无论采用何种解释方法,其解释结果均不能违反民法基本原则。如果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在现行法上未能获得据以作出裁判的依据,这就表明在现行法上存在法律漏洞。此时,法院应依据民法的基本原则来进行法律漏洞的补充。
4、民法的基本原则,是解释、研究民法的出发点。
对民法进行解释、研究时,应以民法的基本原则作为出发点,无论何种学说,违背了民法的基本原则,就不是妥当的学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的是什么内容

法律分析:《民法典》(自2023年1月1日生效)第一百八十四条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价值 这一条文最重要的法律价值,就是保护善意救助者不受民事责任追究。为鼓励公民对不负救助义务...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八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条规定的是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基本原则之一。 ...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八条是什么?

《民法典》第八条规定了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该条款强调了道德约束的重要性,要求民事行为不仅要符合法律,还要符合道德。法律的强硬性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权利,但道德的约束是文明的体现。因此,除了关...查看全文

民法典中第八条内容是什么?

第八条民法典:民事主体应遵守法律,不违背公序良俗。公序良俗是指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包括社会利益与道德观念。公序良俗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广泛应用,具有灵活性,可处理各种新问题。当无禁止性法律规定时,法院可依据公序良俗原则认定行为无效。法...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八条怎么解释

第八条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活动时不得违法、违背公序良俗。公序良俗是指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包括社会利益、道德观念和良好风尚。公序良俗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广泛应用,具有灵活性,可处理新问题,保护弱者、维护社会正义。当行为缺乏禁止性规定时...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1012条规定了什么

法律分析:《民法典》第1012条规定了自然人的姓名权。自然人享有的依法改变自己姓或名的权利,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都是允许的,只需要到户籍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使用自己的姓名是自然人姓名权的重要内容,自...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181条规定了什么?

第一百八十一条 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民法典与我们息息相关,条条款款众...查看全文

民法总则第八条是什么?

律师分析: 第八条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已被废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已废止)...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几条规定

《民法典》第四百零一条和第四百二十八条规定了让与担保的内容。让与担保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标的物转移给他人作为担保,以保证债务的履行。在债务不履行时,该他人可以通过标的物获得偿还。转让人实际上是担保人,而接收标的物的他人实际上是担保...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26条规定

法律分析:民法典第26条: 第二节监护 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110条规定

法律分析:第一百一十一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本条是关于自然人的个...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十条规定

一、民法典第十条是什么内容 1、《民法典》第十条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2、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十条 二、解决机制 1、自力救济自力救济,包括自决与和解。它是指纠纷主体...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539条规定?

律师分析: 我国的民法典规定,一般来说,如果债务人通过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别人或自己的财产、通过明显不合理的高价转让别人的财产,或者给别人的债务提供担保,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并且债务人的相对人知道,或者需要知道该这种情况的。那么...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539条规定

法律分析:我国的民法典规定,一般来说,如果债务人通过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别人或自己的财产、通过明显不合理的高价转让别人的财产,或者给别人的债务提供担保,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并且债务人的相对人知道,或者需要知道该这种情况的...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148条规定

《民法典》148条规定,如果一方通过欺诈手段使对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实施了民事法律行为,被欺诈方有权要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行为。欺诈行为的法律要件包括欺骗他人的行为和欺诈故意。欺骗行为可以是虚构、歪曲或隐匿事实,而欺诈故意包括使对...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1127条规定

您好!      亲,很高兴为您解答!      民法典1127条原文内容是:第1...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1091条规定

如果出轨行为构成重婚的,或是不构成重婚但属于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的情形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具体法律规定是:《民法典》第1091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1、重婚的;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1127条规定

《民法典》规定,继承人若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杀害其他继承人、虐待被继承人、伪造、篡改、销毁遗嘱或以欺诈、胁迫手段干扰被继承人的遗嘱,将失去继承权。...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948条规定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民法典948条规定:物业服务期限届满后,业主没有依法作出续聘或者另聘物业服务人的决定,物业服务人继续提供物业服务的,原物业服务合同继续有效,但是服务期限为不定期。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不定期物业服务合同,但是应...查看全文

民法典第4条规定

法律分析:民法典第4条规定是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该条规定是民法典平等原则的体现,即任何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不因性别、民族、年龄、职业等受歧视,任何人适用法律也是平等的。法律依据:...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