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是否可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

律师回答
摘要:兼职无法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竞业限制协议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而兼职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劳动关系,因此不能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竞业限制协议的主要条款包括限制人员范围、地域范围、期限、补偿和违约责任。具体补偿和违约金的标准可以由双方协商确定。
一、兼职是否可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书
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竞业限制协议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而用人单位与兼职人员建立的不是劳动关系,所以是不能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二、竞业限制协议的主要条款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一份完备的竞业限制协议一般应当包括如下内容:
1、竞业限制的人员范围: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实际上限于知悉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核心技术的人员,并不适用于每个劳动者;
2、竞业限制的地域范围:竞业限制协议限制了劳动者的就业权,因此不能任意扩大竞业限制的范围,原则上,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应当以能够与用人单位形成实际竞争关系的地域为限;
3、竞业限制期限: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4、竞业限制补偿:竞业限制限制了劳动者的劳动权利,由于受到协议的限制,劳动者的就业范围大幅缩小,甚至于失业,因此对劳动者进行补偿成为必要。法律没有规定补偿的具体标准,实践中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确定。
5、违约责任:约定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协议应当承担的违约责任。法律没有对违约金的标准作出规定,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确定。
延伸阅读
结语: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兼职人员与用人单位建立的不是劳动关系,因此不能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竞业限制协议一般包括竞业人员范围、地域范围、限制期限、补偿及违约责任等条款。具体补偿标准和违约金可由双方协商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二十九条 股东认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后,由全体股东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公司登记申请书、公司章程等文件,申请设立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二十四条 有限责任公司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三十条 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兼职是否可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书

法律分析:一、兼职是否可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书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竞业限制协议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而用人单位与兼职人员建立的不是劳动关系,所以是不能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查看全文

与兼职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是否合法?

不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公司可以与兼职员...查看全文

可以与兼职员工签竞业限制协议嘛?

律师解答: 不可以。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竞业限制协议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而用人单位与兼职人员建立的不是劳动关系,所以是不能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的。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实际上限...查看全文

可以与兼职员工签竞业限制协议吗?

律师分析: 不可以。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竞业限制协议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而用人单位与兼职人员建立的不是劳动关系,所以是不能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的。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实际上限...查看全文

可以与兼职员工签竞业限制协议吗

法律分析:一般不可以与兼职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兼职员工很难接触到用人单位秘密。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查看全文

可以与兼职员工签竞业限制协议吗

法律解析: 不可以。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竞业限制协议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而用人单位与兼职人员建立的不是劳动关系,所以是不能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的。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实际上限...查看全文

可以与兼职员工签竞业限制协议吗

法律解析: 不可以。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竞业限制协议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而用人单位与兼职人员建立的不是劳动关系,所以是不能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的。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实际上限...查看全文

是否可以拒绝签订竞业限制协议?

竞业限制是否可以拒绝签订,取决于员工是否属于应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的人员。根据法律规定,只有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才受竞业禁止限制。如果员工没有接触到商业秘密、技术秘密或不是高管,他们可以拒绝签订竞业限制协...查看全文

竞业限制协议是否可以单独签订

竞业限制协议可以单独签订。我国并没有规定竞业限制协议的具体签订时间,具体情况可以由当事人和用人单位协商而定。竞业限制是用人单位对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知识产权权利归属协议或技术保密协议中约定的竞业限制条款,...查看全文

竞业限制协议是否可以拒绝签订?

竞业限制协议的签署和拒签规定:竞业限制协议适用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保密人员,其他人员可拒签。劳动合同中可约定保密事项和商业秘密。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可按月给予经济补偿。违反约定需支付违约金。...查看全文

员工是否可以不签订竞业限制协议?

员工可以不签竞业限制约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对于这类员工,若其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竞业限制可以不签吗 竞业限制不是强制性条款,劳动者...查看全文

合作方是否可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

能。我国《合伙企业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合伙人不得自营或者同他人合作经营与本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外,合伙人不得同本合伙企业进行交易。合伙人不得从事损害本合伙企业利益的活动。 竞业限制协议能...查看全文

公司可以与兼职员工签竞业限制协议吗

法律分析:公司一般不可以与兼职员工签竞业限制协议,因为兼职员工难以接触商业秘密,不负有保密义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查看全文

没有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是否可以对员工进行竞业限制

没有签订竞业限制不可以限制竞业,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查看全文

竞业限制协议是否需要签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知悉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人员,在解除或终止合同后,到与本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从事同类业务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竞业限制的约定应符...查看全文

竞业限制协议是否必须签订?

如果你对竞业限制协议存在较大争议,可以拒绝签署,竞业协议必须在双方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查看全文

在员工在职期间是否可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

在职期间也可以约定竞业限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4条,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因此,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在在职期间约定竞业限制。 劳动者在职期间有竞业限制吗 劳动...查看全文

竞业限制协议是否可以在离职后签订和生效

竞业限制离职后签有效,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查看全文

竞业限制期满后是否可以续签竞业限制协议

竞业限制期满两年后续签无效。我国法律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相关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竞业...查看全文

离职时签订竞业协议是否有效,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的注意事项?

竞业协议有效性及注意事项:依法签订的竞业限制协议在离职后仍然有效。注意事项包括:员工必须掌握商业秘密,限制范围需明确,禁止期限不超过3年,补偿应合理。员工可以拒绝签署竞业限制协议。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3条,用人单位可与员工约定竞...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