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举证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律师回答

举证期限的确定有两种情形:当事人协商和法院指定。当事人协商确定举证期限的,须经人民法院认可。法院指定的,指定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30天,从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

附带民事诉讼司法解释有哪些?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三十八条,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侵占罪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刑法》条文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该条第二款还规定:“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确定罪名的司法解释,上述行为所触犯的罪名是侵占罪。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网络造谣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网络造谣罪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3年9月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89次会议、2013年9月2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

放纵走私罪司法解释是什么

放纵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佝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海关工作人员,而且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放纵走私犯罪的;2.因放纵走私致使国家应收税额损失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3.3次以上放纵走私行为或者一次放纵3起以上走私行为的;4.因收受贿赂而放纵走私的。

网络造谣罪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回避是什么

司法人员应当回避对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的案件进行侦察、审判等活动。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当事人有权申请他们回避。审判人员若接受请客送礼或违规会见当事人,当事人有权要求回避并追究法律责任。这些规定也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法律解析: 1.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完全平等。诉讼地位平等,也就是诉讼权利和义务平等。 2.诉讼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虽有原告、被告、第三人等不同的诉讼称谓,但在有关诉讼过程中的诉讼地位是平等的,不分优劣和高低。 3.民事诉讼当事人...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1.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完全平等。诉讼地位平等,也就是诉讼权利和义务平等。 2.诉讼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虽有原告、被告、第三人等不同的诉讼称谓,但在有关诉讼过程中的诉讼地位是平等的,不分优劣和高低。 3.民事诉讼当事人双方,在民事...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该司法解释共分23章552条,是有史以来条文最多、篇幅最长的司法解释,从2015年2月4日起正式实施。...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法律解析: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根据修改后...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法律解析: 1.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完全平等。诉讼地位平等,也就是诉讼权利和义务平等。 2.诉讼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虽有原告、被告、第三人等不同的诉讼称谓,但在有关诉讼过程中的诉讼地位是平等的,不分优劣和高低。 3.民事诉讼当事人...查看全文

涉外民事诉讼司法解释是什么?

涉外民事诉讼司法解释是指涉外因素的民事案件适用的程序和规定。涉外因素包括当事人涉外、法律事实涉外、诉讼标的物涉外。民事诉讼是法院审理解决民事案件的活动,包括法院审判和当事人的诉讼活动。涉外民事诉讼的制定旨在保障涉外人员和国家间的往...查看全文

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法律解析: 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管辖、回避、诉讼参加人、证据、期间和送达、调解、保全和先予执行、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 ...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2024

法律分析,最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通过并生效,由于新法的实施,适用法律以及审判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结合法院的审判实际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对于新法实施后的一系列问题,做出了适用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目前最新的新法解释...查看全文

涉外民事诉讼司法解释的定义是什么?

涉外民事诉讼司法解释及程序适用于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案件,涉外因素包括当事人为外国人、无国籍人或外国企业,案件事实发生在国外,或争议标的物在国外。...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114条司法解释

最高法院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五百零八条被执行人为公民或者其他组织,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的其他已经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参与分配。  对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有优先权、...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规定

公告送达是一种法律上的送达方式,当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时,经过60天的公告期,即视为送达。公告可以在法院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也可以在报纸上刊登。若法律对公告方式有特殊要求,需按要求进行。若当事人在公告后60天内未知悉具体情况...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最近司法解释?

法律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于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6次会议通过并向社会公布,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是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新的司法解释。...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227条司法解释?

律师分析: 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114条司法解释?

律师分析: 最高法院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五百零八条被执行人为公民或者其他组织,在执行程序开始后,被执行人的其他已经取得执行依据的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能清偿所有债权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参与分配。  对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的财...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最近司法解释?

律师解答: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于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6次会议通过并向社会公布,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是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新的司法解释。...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律师解答: 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是为了对该法律进行具体的实施和解释而制定的,其核心作用是进一步明确法律条文的意义和适用范围,为法官们处理民事诉讼案件提供指引和帮助。目前,我国的民事诉讼法解释主要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和各级人民法院...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律师分析: 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是为了对该法律进行具体的实施和解释而制定的,其核心作用是进一步明确法律条文的意义和适用范围,为法官们处理民事诉讼案件提供指引和帮助。目前,我国的民事诉讼法解释主要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和各级人民法院...查看全文

民事虚假诉讼司法解释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查看全文

民事诉讼法对举证不利的后果怎么解释的?

民事诉讼中,举证不利将导致请求不能成立,举证责任是当事人的义务。法院注重证据,原告举证,被告逐案答辩。法院指定举证期限,逾期不提供证据视为放弃权利。举证材料应在期限内提交,有困难可申请延期。违法举证需承担法律责任。民事证据需具备证...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