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劳动合同法》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律师回答

法律分析:一、加大了对试用期劳动者的保护力度

劳动合同法限定了试用期期限。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劳动合同法限定了试用期工资的最低水平。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强调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合同法限定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试用期劳动者。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二、不订立劳动合同,责任加重:单位不签合同须付2倍月工资。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仍然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除按照以上规定支付二倍的工资外,还应当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同时,1个月内签合同不算违法。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只要在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了书面劳动合同,其行为即不违法。

三、用人单位强迫劳动将受罚

用人单位存在强迫劳动等四类情形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四类情形是: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违章指挥或者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或者拘禁劳动者的;劳动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给劳动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此外,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四、违法解雇应当付双倍赔偿金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双倍支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五、解决劳动争议或裁或诉

《劳动法》规定了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仲裁前置程序,即劳动争议案件要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增大了劳动者的维权成本,且其时间过长。针对此,《劳动合同法》作出了新的规定:劳动争议案件或裁或诉。当事人可以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两者都可以成为终局裁决。《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这样规定,更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

律师分析: 我国很重视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颁布实施了多项法律法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就业促进法》、《工会法》都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做出相关规定。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保护劳动者的哪些权益

法律分析:一、劳动合同保护劳动者的哪些权益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劳动关系并且要求用人单位严格遵守工时、工资、劳动定额等劳动标准。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订...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法是倾向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吗?

法律分析:劳动合同法倾向于保护劳动者,如果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进行同等保护,必然导致劳资双方关系不平衡,用人单位在现实中处于强势地位。劳动合同立法应着眼于解决现实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拖欠工资、劳动合同短期化等诸...查看全文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途径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有以下几种重要手段:首先,劳动者需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这将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其次,劳动者应当增强对劳动合同条款的理解,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此外,劳动者还应该学会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例...查看全文

劳动者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合法权益有哪些

劳动者保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包括签订劳动合同、增强法律意识、通过法律武器维护权益。劳动者合法权益包括就业权、劳动报酬权等。政府部门和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权益,提高职工的法律意识,参与社会保险监督。...查看全文

怎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劳动者可以通过下列途径来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一、依法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约定清楚相关事项; 二、如果发生争议的,则及时通过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等方式来维权。 在维权实践中,协商处理劳动纠纷,是一种双赢的解决方式,不仅有利...查看全文

劳动法如何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实习生是否受劳动法保护取决于是否与用人单位构成劳动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如果实习人员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目的在于专业训练,如律师、医师等,则受法律保护。而对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实习行为,如大学生的毕业实习,则不受劳动法保...查看全文

劳动者享有的合法劳动保护权益有哪些

一、劳动者享有的合法劳动保护权益有哪些在我国,劳动者享有广泛的权利,诸如就业权、签订劳动合同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职业培训权、获得社会保险福利权、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等。劳动者还有其...查看全文

劳动合同法的改革与劳动者权益保障

劳动者权益保护的主旨是保障劳动者的平等就业、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险福利、劳动争议处理等权利。用人单位应履行义务,支付合理工资、提供安全条件和培训,保障劳动者权益。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而辞职和自...查看全文

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权益

一、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二、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包括预告解除和即时解除;三、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包括过错性辞退、非过错性辞退和经济性裁员。...查看全文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投诉电话

“12333”劳动保障投诉咨询电话,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此号码为本地固定电话号码,长途或移动电话拨打需在此号码前加拨长途字冠和区号。通信费标准按信息产业部现行相关规定执行,信息服务费一律免收,也可以114电话查询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查看全文

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对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有影响吗?

律师分析: “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可以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影响,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对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有影响吗?

法律解析: “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可以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影响,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对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有影响嘛?

律师解答: “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可以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影响,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查看全文

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对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有影响吗

法律分析:“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可以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影响,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如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法律分析:一、如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者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方式:1.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也是最重要的法律武器。2.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查看全文

实习合同受劳动法保护吗

实习合同不受《劳动法》保护。实习合同是在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签订的,不适用劳动法和相关法律。然而,实习期满后,如果学校和用人单位认为学生表现优秀,并且符合毕业条件,用人单位将优先录用该实习学生,并签订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实习合同受劳动法保护吗

法律分析:一、实习合同受劳动法保护吗1、实习期一般不受劳动法的保护。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也与未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因此不受劳动法的保护。但是仍然受到民事法律等法律、法规的保护。2、法律...查看全文

法律如何保护劳动者权益?

拖欠工资可向劳动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违法公司将受到调解和强制执行。解决方法包括举报劳动部门、申请仲裁(费用由公司承担)、不满仲裁结果可起诉法院。在仲裁或诉讼中,可要求除全额工资外,还需支付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查看全文

护士劳动法的合法权益

一般不包含。劳动者每天工作8小时,其中是否包含午休完全是由公司决定的,我国相关法律并没有对此做出明确的规定。劳动法并没有明确规定8小时是否包含午休,用人单位有权在规章制度中制定8小时是否含休息时间,可包含在内或在外。...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