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污罪认定的实践经验

律师回答
摘要:贪污罪与受贿罪的区别及认定要件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谋取他人利益。两罪主体、客体、行为对象和方式均有所不同。认定受贿罪需满足两个条件:送礼人明确请托事项且受礼人为其谋取非法利益。
一、实践中一般是怎样认定贪污罪的
构成贪污罪应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即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事机关中行使一定职权、履行一定职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2、侵犯的是公共财物,所谓公共财产是指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和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
3、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故意。
4、行为上主要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二、贪污罪和受贿罪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区别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罪与贪污罪都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牟利犯罪,都具有渎职性与贪利性的双重特色。其主要区别是:
1、两罪的主体有所不同。法律规定两罪的犯罪主体都是“国家工作人员”,具有相同的主体。然而具体到某一罪的主体,则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通常而言,贪污罪的主体多是国家工作人员中的管理人员。
2、两罪侵犯的客体不同。通说认为,贪污罪侵犯的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受贿罪的客体,从受贿罪行为人的渎职性、对财产所有权的侵犯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消极影响方面综合分析,受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公私财物所有权以及国家经济管理正常活动。
3、两罪的行为对象不同。贪污罪的行为对象是公共财物;受贿罪的对象既包括公共财物,也包括公民私有的财物。
4、两罪的行为方式不同。贪污罪使用侵吞、窃取、骗取等方法,非法占有自己主管、管理、经手的公共财物;受贿罪则是利用职务之便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认定受贿罪的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送礼。当事人送礼时是否有明确请托事项,受礼人是否也予以承诺的,或者受礼人是否明知会有请托事项,如果有即具有“权钱交易”的本质。二是受礼人为送礼人谋取的利益是非法利益。
延伸阅读
结语: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两罪的主体、客体、行为对象和行为方式均有所不同。认定受贿罪需满足送礼与非法利益两个条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二章 反洗钱监督管理 第九条 国务院有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参与制定所监督管理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章,对所监督管理的金融机构提出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履行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有关反洗钱的其他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二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三百九十九条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有前三款行为的,同时又构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贪污罪与共同犯罪认定的法律依据与实践经验

共同贪污犯罪中,首要分子负责全部贪污总额,主犯负责参与或组织的贪污总额,从犯负责参与的贪污数额,并可减轻处罚。贪污罪既遂量刑标准为20万-300万之间的有期徒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1万-3万之间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或拘役。了解法律知识...查看全文

实践中一般如何认定贪污罪

贪污罪的构成要件:1、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2、侵犯的是公共财物,所谓公共财产是指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和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3、主观方面具有犯罪...查看全文

实践中一般如何认定贪污罪

贪污罪的认定如下:1、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2、侵犯公共财产,是指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和用于扶贫等公益事业的社会捐赠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3、主观上有犯罪的意图;4、...查看全文

实践中一般是如何认定贪污罪的

法律分析:实践中如果是符合以下要件的,应认定为贪污罪:_x000D_ 1、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_x000D_ 2、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_x000D_ 3、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务的廉洁性和公共...查看全文

贪污罪量刑的具体实践

贪污罪及其处罚规定,对贪污罪分三种情节进行处罚:贪污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贪污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没收财产,贪污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死刑并没收财产。如实供述罪行、悔罪退赃可从轻或减免处罚。死...查看全文

贪污、受贿罪数额认定的法律依据与实践

对于贪污受贿犯罪,根据涉案金额的不同,分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三个层级,对应不同的刑罚和处罚措施。涉案金额在3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在2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在300...查看全文

贪污罪的审判标准与实践

我国贪污判罪标准为五年以下,金额起点为5000元。贿赂国家工作人员一万元以上构成贿赂罪,判刑五年以下。贪污罪的违法行为需考虑金额和情节。贪污数额是否达到5000元按累计方法计算。...查看全文

责任认定标准与实践经验

本文讲述了如果机动车在道旁违规停放导致事故发生,则机动车一方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事故发生,应立即报警。交警会调查现场并作出事故责任认定书,根据责任划分比例进行赔偿。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根据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交通...查看全文

盗窃罪认定的法律依据与实践经验

《入户盗窃罪司法解释》规定了不同数额的盗窃公私财物的刑罚标准。盗窃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判三至十年有期徒刑;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查看全文

贪污犯罪案件审判实践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贪污或受贿数额在300万元以上应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贪污或受贿数额在150万元以上不满...查看全文

单位受贿罪认定标准及实践经验

本文介绍了单位受贿罪的相关知识。单位受贿罪是指单位及其主要领导人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单位的利益谋取利益的行为。单位受贿罪中所涉及的他人财物应当归属于单位本身,即该行为为单位带来了非法利益。在司法...查看全文

敲诈勒索罪认定标准及实践经验

这段内容介绍了敲诈勒索罪的基本特点和认定标准,包括犯罪主体的定义、敲诈勒索罪的主要特点、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对犯罪团伙的认定以及团伙敲诈勒索与犯罪集团的区别。此外,还介绍了敲诈勒索罪不同情况下的保释规定。...查看全文

贪污罪的认定?

律师分析: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认定贪污罪,应从其构成要件上掌握。贪污罪的构成要件是: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又侵...查看全文

贪污罪的认定

法律分析:贪污罪的认定:_x000D_ 1、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_x000D_ 2、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_x000D_ 3、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_x000D_ 4、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查看全文

影响力受贿罪的认定依据与实践经验

《刑事诉讼法》规定,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以及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及其近亲属和其他关系密切的人。近亲属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关系密切人的定义属于主观认定范畴。该罪规制的重点是...查看全文

贪污罪共犯的刑事审判实践

贪污罪共犯的量刑根据犯罪情节确定,数额较大或较重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查看全文

贪污罪的相关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

贪污罪的处罚是根据数额和情节轻重来决定的,构成贪污罪需要满足国家工作人员的主体身份、侵犯公共财物、犯罪故意和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与职务侵占罪相比,贪污罪的主体身份、犯罪行为和犯罪对象有所不同。...查看全文

未遂贪污罪的法律规定及审判实践

贪污罪未遂的认定应根据相关标准,包括行为人已着手实施贪污行为、未取得财物实际控制权的原因是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根据《刑法》第382条和第23条,贪污罪未遂可被认定为犯罪未遂,并可根据情节从轻或减轻处罚。...查看全文

恐怖活动罪认定的法律依据与实践经验

本文主旨是指出针对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实施宣扬恐怖主义、煽动恐怖活动等行为构成犯罪,并重点强调了这些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犯罪人的主观故意要求,旨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查看全文

贪污罪最新刑罚规定及司法实践

贪污罪的处罚根据情节轻重,分为三个层级:涉嫌金额较大或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涉嫌金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涉嫌金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