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受贿罪认定标准及实践经验

律师回答
摘要:本文介绍了单位受贿罪的相关知识。单位受贿罪是指单位及其主要领导人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单位的利益谋取利益的行为。单位受贿罪中所涉及的他人财物应当归属于单位本身,即该行为为单位带来了非法利益。在司法实践中,单位的意志是由主要领导决定形成的,只要该领导者决定后实施的受贿行为是以单位名义进行的,并且非法利益也归单位,就应认定为单位受贿罪。
一、单位受贿罪是由单位本身的意志和行为所支配的,并以单位的名称来实施的。
二、单位受贿罪中所涉及的他人财物,应当归属于单位本身,即该行为为单位带来了非法利益。
司法实践中,单位的意志是由主要领导决定形成的,只要该领导者决定后实施的受贿行为是以单位名义进行的,并且非法利益也归单位,就应认定为单位受贿罪。
延伸阅读
结语:单位受贿罪是由单位本身的意志和行为所支配的,并以单位的名称来实施的。在司法实践中,单位的意志是由主要领导决定形成的,只要该领导者决定后实施的受贿行为是以单位名义进行的,并且非法利益也归单位,就应认定为单位受贿罪。因此,单位受贿罪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对单位和社会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七条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前款所列单位,在经济往来中,在帐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受贿论,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敲诈勒索罪认定标准及实践经验

这段内容介绍了敲诈勒索罪的基本特点和认定标准,包括犯罪主体的定义、敲诈勒索罪的主要特点、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对犯罪团伙的认定以及团伙敲诈勒索与犯罪集团的区别。此外,还介绍了敲诈勒索罪不同情况下的保释规定。...查看全文

影响力受贿罪的认定依据与实践经验

《刑事诉讼法》规定,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以及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及其近亲属和其他关系密切的人。近亲属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关系密切人的定义属于主观认定范畴。该罪规制的重点是...查看全文

单位受贿罪认定标准

法律解析: 单位受贿罪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在经济往来中...查看全文

单位受贿罪认定标准

法律分析:单位受贿罪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在经济...查看全文

单位受贿罪认定标准?

律师分析: 单位受贿罪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在经济往来中...查看全文

责任认定标准与实践经验

本文讲述了如果机动车在道旁违规停放导致事故发生,则机动车一方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事故发生,应立即报警。交警会调查现场并作出事故责任认定书,根据责任划分比例进行赔偿。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根据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交通...查看全文

受贿罪立案标准及司法实践

斡旋受贿罪的立案标准是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通过其他工作人员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而受贿数额在一万...查看全文

行贿与受贿的罪责认定及司法实践

行贿罪和受贿罪是互为条件的合犯罪,但并非绝对对合关系,可能出现不构成相应罪名的情况。原因包括法律规定给付财物方不构成行贿、收受财物方却构成受贿,行贿数额不足以构成立案定罪条件,收受贿赂方因收受多起多人贿赂构成受贿罪,以及一方行贿但...查看全文

贪污罪认定的实践经验

贪污罪与受贿罪的区别及认定要件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谋取他人利益。两罪主体、客体、行为对象和方式均有所不同。认定受贿罪需满足两个条件:送...查看全文

当前单位受贿罪审判标准及认定方法

单位受贿罪的主体仅限于国有单位,且必须达到一定情节严重程度才构成犯罪;若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私分受贿财物,则不适用单位受贿罪,而应以个人受贿犯罪追究刑事责任;我国刑法对单位受贿罪采取双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对直...查看全文

单位行贿罪审判实践及法律规定

单位行贿罪是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机关、国有公司等单位给予财物,或在经济往来中以回扣、手续费等方式违规行为。个人行贿金额达十万以上或单位行贿金额达二十万以上,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将立案处理。...查看全文

受贿罪量刑标准及实践案例分析

受贿罪量刑原则与贪污罪相同,根据受贿数额和情节确定刑罚。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可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可判5年以上有期徒刑,5千元以上不满5万元可判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不满5千元可判2年以下有...查看全文

法律规定的标准与实践经验

婚外同居的认定及证据收集,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第三款规定,离婚可由以下情形引发:重婚或同居、家庭暴力、恶习不改、分居满二年或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查看全文

行贿罪立案标准及司法实践

行贿未遂虽然不构成犯罪,但如果行贿金额较大,则构成行贿罪。行贿罪是一个数额犯,数额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构成犯罪。对于行贿未遂,一般不会被视为犯罪行为。但如果是认定行贿未遂也构成犯罪的话,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行贿未遂的处罚要依...查看全文

单位受贿罪认定规定?

法律解析: 单位受贿罪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在经济往来中...查看全文

单位受贿罪认定规定?

律师解答: 单位受贿罪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在经济往来中...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规定及实践经验

根据中国法律,见证人不需要回避,需要回避的人包括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等。证人在诉讼中不可以申请回避制度,但与一方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中国法律规定见证人不...查看全文

最新规定及实践经验分享

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的期限为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60天内。如果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已过,但没超过三个月,可以向法院起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规定: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查看全文

诈骗罪的审判标准与实践经验

我国对构成诈骗罪的犯罪分子的刑罚规定根据数额和情节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数额较大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处十...查看全文

单位受贿罪的单位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单位受贿罪的单位应按下列标准来认定:单位受贿罪中的单位,只可以是国家单位、国有企业、公司、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国有性质的单位。单位受贿罪,即国家单位、国有企业、公司、事业单位、人民团体,非法收受或索取公私财物,为...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