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放弃治疗不到48小时死亡是否能认定为工伤?

律师回答

家属放弃治疗不到48小时死亡,能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笫十五条第(一)项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被送到医院抢救,在医生告知其病情继续治疗有可能发展到脑死亡,医治无望的情况下,其家属考虑家庭经济状况才被迫放弃治疗。如果简单地以家属放弃治疗导致该职工抢救结束时间和死亡原因不明为由不认定其为工伤,有违立法目的、立法精神和公平原则,不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认定更能体现保险立法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综上,家属放弃治疗不到48小时死亡,应视同工伤。风险提示:企业不帮员工购买社保,将面临要为员工支付全额的工伤保险待遇的法律风险。《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

下班后路上出车祸,能否认定为工伤?

下班后路上出车祸,能否认定为工伤还得看具体情况。如果符合对“上下班途中”的认定,应当考虑三个的要素:以上下班为目的、在正常的上下班时间内、在合理的上下班路线上。并且是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情形,就能够认定为工伤。风险提示:企业不帮员工购买社保,将面临要为员工支付全额的工伤保险待遇的法律风险。《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

交通意外事故责任无法认定,能否认定为工伤?

能。《工伤保险条例》属于劳动法的范畴,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该法的立法精神。在《工伤保险条例》第一条中也体现了该立法目的。因此,劳动保障部门作出工伤认定时,应当适当向劳动者倾斜,以体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立法目的。如果对交通事故是否负主要责任无法认定,根据立法本意,应推定处于相对弱者地位的劳动者不负主要责任以上的事故责任,并进而认定为工伤。风险提示:企业不帮员工购买社保,将面临要为员工支付全额的工伤保险待遇的法律风险。《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

下班回父母家途中发生车祸,能否认定为工伤?

能认定为工伤。在下班后回父母家的途中发生车祸,且经认定其在事故中非本人主要责任。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的规定。因此,能够认定为工伤。风险提示:企业不帮员工购买社保,将面临要为员工支付全额的工伤保险待遇的法律风险。《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

职工从事非本职工作受伤,能否被认定为工伤?

职工从事非本职工作受伤,能被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职工从事非本职工作,其工作动机是为了单位利益,并非为自己谋取私利,客观上也是为单位创造经济效益而受伤,因此应当认定属于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风险提示:企业不帮员工购买社保,将面临要为员工支付全额的工伤保险待遇的法律风险。《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

出差期间在KTV应酬醉酒猝死,能否认定为工伤?

如果没有证据证明其醉酒与猝死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就能认定为工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可知,职工因醉酒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即如果满足两个条件就可以将醉酒情形排除在工伤范围之外:第一,职工喝酒达到醉酒标准;第二,职工醉酒行为与其伤亡事故之间存在相当因果关系。《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没有明确醉酒与伤亡之间应具备因果关系,但其立法精神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保持一致,即如果职工的醉酒行为与其伤亡结果之间无法确认存在因果关系,则不能直接将醉酒情形排除在工伤范围外。因此,如果该员工在死亡时虽达到醉酒程度,但没有证据证明其醉酒与猝死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应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风险提示:企业不帮员工购买社保,将面临要为员工支付全额的工伤保险待遇的法律风险。《社会保险法》规定,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死亡是否因放弃治疗而认定为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受伤应认定为工伤,但自愿放弃治疗不算工亡,无死亡赔偿。职工突发疾病死亡、在抢险救灾中受伤或因战伤致残复发等情况视同工伤,享受相应待遇。然而,故意犯罪、醉酒、吸毒、自残或自杀的情况下,...查看全文

死亡超过48小时就不能认定工伤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超过48小时死亡算工伤吗,以及48小时以后死亡算是工伤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1、工作时间突发疾病超48小时死亡属于工伤么    &nbs...查看全文

48小时工伤死亡认定标准

48小时工伤死亡认定是怎样的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第一项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应视同工伤。 劳动争议诉讼管辖 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查看全文

工伤死亡48小时认定标准

工伤死亡48小时认定标准 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这里“突发疾病”包括各类疾病。“48时”的起算时间,以医疗机构的初次诊断时间作为突发疾病的起算时间。相关法律规定 《工伤...查看全文

48小时工伤死亡认定是怎样的

用人单位对于劳动者的工伤赔偿也是有限度的,不是所有的伤害都是需要用人单位来负责的,法律是严格的限制的。有的人可能会在48小时之内因为工作原因死亡,毫无疑问,这属于工伤。那么,48小时工伤死亡认定是怎样的呢?下面,我详细为您介绍具体...查看全文

为啥超过48小时死亡不算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司法解释: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算工伤。认定工伤需考虑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及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起算时间为医疗机构初次诊断时间。死亡工伤认定按《工伤保险条例》第三章规定,包括工作时间内事故伤害、预备性或...查看全文

工伤48小时内与48小时后死亡

法律分析:超过48小时死亡的,就不能算工伤了。员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内,突然发生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享受工伤待遇。因此必须是在48小时以内抢救无效死亡的,才能算工伤,超过48小时...查看全文

工伤48小时内与48小时后死亡

《工伤保险条例》司法解释48小时死亡算工伤,因为我们国家关于工伤这个问题是明确的规定的,如果是在工作单位当中突发意外死亡,在48个小时之内抢救无效可以认定成为工伤的。但是48这个小时的认定是非常的重要的,包括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查看全文

工伤死亡的48小时认定标准是什么?

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这里“突发疾病”包括各类疾病。“48时”的起算时间,以医疗机构的初次诊断时间作为突发疾病的起算时间。 发生事故被抢救48小时算不算工伤 “突发疾病...查看全文

交通事故脑死亡家属放弃治疗后果

法律分析:一般没有什么影响。脑死亡的,在法律上认为已经死亡。目前医学上对于脑死亡的定义是:虽有心跳但无自主呼吸,深度昏迷,脑干或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地丧失功能,最终必然会死亡。作为死者家属,可以根据交警所认定的事故责...查看全文

无救治可能下因坚持抢救超48小时死亡,可否认定“视同工伤”?

记者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海淀法院”)获悉,近日,该院审结一起关于“视同工伤”认定的行政案件。      该案中,郭女士生前系某公司职工。某日早上8...查看全文

48小时工伤认定

法律分析:超过48小时认定工伤的,需要满足以下的七个条件,具体如下:1、在工作时间和地点内,因工受伤;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地点内,因为预备和收尾工作受伤;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内,因工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4、患职业病;5、因工...查看全文

48小时抢救无效死亡工伤认定规定是什么?

律师解答: 对“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为工伤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认定: 1、死者是否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 2、是否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48小时”的起算时间,以医疗机构的初次诊断时间作为突发疾病的起算时间。...查看全文

48小时抢救无效死亡工伤认定规定是什么?

法律解析: 对“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为工伤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认定: 1、死者是否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 2、是否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48小时”的起算时间,以医疗机构的初次诊断时间作为突发疾病的起算时间。...查看全文

工亡48小时怎样认定

48小时工伤死亡认定是怎样的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第一项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应视同工伤。 劳动争议诉讼管辖 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查看全文

工伤认定为什么规定“48小时”?

1996年,《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将工作期间的不安全因素或工作紧张导致的突发疾病纳入工伤范畴,并规定了48小时的认定时间限制。2003年,《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认定规定更为严格,将第一次诊断后的48小时缩短为诊断时间。然而,...查看全文

48小时抢救无效死亡工伤认定标准是什么?

律师分析: 对“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为工伤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认定: 1、死者是否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 2、是否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48小时”的起算时间,以医疗机构的初次诊断时间作为突发疾病的起算时间。...查看全文

48小时抢救无效死亡工伤认定标准是什么

法律解析: 对“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为工伤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认定: 1、死者是否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 2、是否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48小时”的起算时间,以医疗机构的初次诊断时间作为突发疾病的起算时间。...查看全文

工作时间超过48小时后死亡是否算工伤

工伤包括在工作时间和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从事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患职业病、工作外出期间受伤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等情形。同时,突发疾病死亡或48小时内经抢...查看全文

脑溢血48小时后死亡算工伤不?

律师解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二)患职业病的。因此,对于脑溢血48小时后导致死亡的案例是否属于工伤,需要根据...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