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一、被劝退离职怎样维护自己的利益
1、先与用人单位或者用人单位工会协商;如果协商成功,协商是最容易、最有效的解决的方式;
2、协商不成,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投诉;到用人单位所属劳动部门申请仲裁;具体方法如下:
(1)可以登录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共服务平台官网,进行举报监督;
(2)拨打12333先咨询对方所在单位的劳动调解中心所在地址以及联系方式,打电话确认该单位所属地区是否属于管辖范围内,确认之后再带上已有相关证据寻求帮助;
(3)到劳动调解中心填写诉求单;
(4)准备好相关所有的证据、劳动合同,录音录像;
二、被劝退离职有补偿金吗
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劝退,除了工资之外,是否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或者赔偿,分以下四种情况。
一,经用人单位劝说,劳动者主动提出离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二、用人单位合法解除,不需支付经济补信金;
三、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的情形,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工作年限,每满一年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
四、用人单位违法解除,需按补信金标准二倍支付赔偿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三条 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三条 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