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出让金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律师回答

土地出让金纳入地方

土地出让金管理办法:一直以来,土地出让金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管理两种思路。其中,国土资源部的意见就是成立国家土地专项基金,由中央政府部门统一管理土地出让金。

此次土地出让金改革是建立土地出让金专用账户,取消预算外的收支专户,将土地出让总收益全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同时彻底将征收和支出两条线进行了分离。财政把地方财政纳入预算,将加大财政部门在土地管理中的话语权。专家表示,在土地使用、整体规划、土地整理、补偿等问题上,国土资源部仍将起到重要作用。

有别于国土资源部将土地出让金统一上收、建立基金专户、由中央政府统一调配的思路,财政部当时提出的方案核心,是由地方自行安排土地出让金的使用,土地出让金管理办法但规定其中用于“三农”及社会保障的资金比例,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内管理,监督其使用。

由于土地出让金收入存在较大的波动性,财政部方案还规定,在当年度的土地出让金收益中40%纳入次年财政预算,并规定地方政府不得用于当期收入安排使用,剩余部分则由地方政府在相关领域内自行支配。

在土地出让金管理办法体制上,管理办法明确了仍由地方政府管理、中央政府监督的原则。不同的是,以前只是笼统地说,土地出让金由地方政府负责,现在已经明确了由省、区、市政府一把手负责。专家称,土地出让金的一部分统一由中央政府调配的做法可能会抑制地方政府的批地冲动。

据悉,土地出让金管理办法各城市须在当年度的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一部分纳入次年的财政预算,地方政府不得用于当期收入安排使用,剩余部分则由地方政府在相关领域内按规定支配。将土地出让收益纳入次年预算将进一步增加透明度,业内专家认为,这有助于防止地方政府“坐支”,使地方政府从以地生财的短期利益中转移出来,着眼于长期收益。

建立专用账户

在土地出让金管理办法此之前,土地出让以协议出让为主,交易双方协商价格,出让后直接用于市政建设,不少地方的发改委和财政局都无从过问出让价格和用处。上世纪90年代中期,北京被查出有100亿元土地出让金收入用于违规性城市建设,包括建招待所等,政府开始重视土地出让金的使用问题。

专家表示,土地出让金管理办法规定土地出让金属于财政性资金,应该由财政专户管理。但是地方在将这笔资金交到财政专户前有个过渡户,是由国土部门直接支配,用于支付土地开发公司的土地整理及农民补偿款。进入专户前,财政对这笔资金的具体收支还是不知情。规定了土地出让金财政专用账户后,所有的土地出让金都要进入这个账户,比如说,如果一块地以1000万元成交,这1000万元必须进入财政账户,由财政部门掌控,至于后期的利益分配,都由财政部门来执行,这样既保障了财政的完整性,又体现了国家土地财政的特征。

支持农村建设

土地出让金管理办法:今后的土地出让总收益的分配情况为:50%-60%被用于拆迁补偿和土地一级开发,15%用于农村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5%用于廉租房建设,其余的才能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土地开发。

有些省、市已经先行一步。从5月1日起,重庆市就规定,土地出让金收益计提农业土地开发资金的比例由按国家核定的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的15%调整为20%。

“以前土地出让金管理办法各地土地出让金收入用于失地农民补偿、农业土地开发、廉租房建设等公共事业的比例偏低,大部分被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土地开发,这成为政府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专家表示,“这样硬性规定主要是为了支持新农村建设。”我国的土地管理体系随着新规定的出台和相关法规的逐步完善将逐步呈现出“体系健全、分工明确、多部门协调”的格局。地方政府在土地领域的“自由空间”将会变窄,这将有利于遏制土地违法、违规问题。

出让金的性质?

土地出让金,实际上就是土地所有者出让土地使用权若干年限的地租之总和。现行的土地出让金的实质,可概括为它是一个既有累计若干年的地租性质,又有一次性收取的似税非税性质的矛盾复合体。土地出让金具有地租而非税性质。税收是国家作为管理者对纳税人为国家缴纳的经济义务,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土地出让金,将累计若干年地租总和,采取一次性收取,则又似有税收的非租性质。土地出让金自身就是这样一个内在矛盾的复合体。也就是说,土地出让金,是租非租,似税非税。

土地出让金已成为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的主要来源。

土地出让金准确地说,是土地使用权的交易价格;也可简单地理解为地价,其价格高低取决于土地市场的供求关系。

《土地管理法》对土地出让金的使用范围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土地出让收入主要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土地开发支出、支农支出和城市建设支出等。

在土地国有的情况下,土地出让金管理办法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国土部要求开发商必须在1年或2年内开发,如囤积土地要罚款或收回土地使用权,但地方政府多数不执行多数袒护开发商,导致房源紧张房价暴涨),土地使用者一次性或分次支付的一定数额的货币款称为土地出让金。土地出让的高低与土地的用途、位置和土地出让年限紧密相关。土地出让金一般一次性支付。但有的土地的出让金金额巨大、办理出让手续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也有多次支付的形式。可见这种多次支付和现在时兴的“年租制”还是有所不同的。

声明:文章内容系晖律网认证专家律师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个人办案经验,并经专家审核校验后发布;若有部分内容因时效性等原因导致内容有误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相关法律问题
上海市土地出让金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全市范围内所有出让地块均以其出让土地使用权收入总额(含各种出让形式的收入)的30%为土地出让金收入, 70%为前期开发成本。土地出让金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市出让金由市房地资源局按出让合同约定的金额收取,统一于每月20日将...查看全文

《土地出让金管理形式》的主要内容

土地出让金纳入地方 土地出让金管理形式:一直以来,土地出让金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管理两种思路。其中,国土资源部的意见就是成立国家土地专项基金,由中央政府部门统一管理土地出让金。 此次土地出让金改革是建立土地出让金专用账户,取消预算...查看全文

《土地出让金管理机制》的主要内容

土地出让金纳入地方 土地出让金管理机制:一直以来,土地出让金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管理两种思路。其中,国土资源部的意见就是成立国家土地专项基金,由中央政府部门统一管理土地出让金。 此次土地出让金改革是建立土地出让金专用账户,取消预算...查看全文

土地出让金管理办法

土地出让金管理办法中关于土地出让金的规定是怎样的 一、土地出让金的概念以及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 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是土地批租时一次性收取的费用,即为土地有效年限的使用价格,所以也可称之为"地价"。出让金包括土地开发投资费用和使用期内的...查看全文

土地出让金收入管理办法

法律分析: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根据《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查看全文

国有土地出让金管理办法

律师分析: 《国有土地出让金管理办法》于2016年7月1日正式实施,是我国土地管理法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该管理办法,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应当按照土地出让合同的约定按期缴纳,缴纳标准由土地出让合同确定。在确定缴纳标准时,应当...查看全文

国有土地出让金管理办法?

律师解答: 《国有土地出让金管理办法》于2016年7月1日正式实施,是我国土地管理法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该管理办法,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应当按照土地出让合同的约定按期缴纳,缴纳标准由土地出让合同确定。在确定缴纳标准时,应当...查看全文

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办法2016?

法律解析: 《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办法》是中国国务院于2016年发布的一项法规,旨在规范土地出让金的征收、支付和管理。该办法明确了土地出让金的定义、征收标准和使用范围等内容,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 土地出让金的定义:指土地使用权人为...查看全文

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办法2016

律师分析: 《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办法》是中国国务院于2016年发布的一项法规,旨在规范土地出让金的征收、支付和管理。该办法明确了土地出让金的定义、征收标准和使用范围等内容,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 土地出让金的定义:指土地使用权人为...查看全文

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办法2016?

律师解答: 《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办法》是中国国务院于2016年发布的一项法规,旨在规范土地出让金的征收、支付和管理。该办法明确了土地出让金的定义、征收标准和使用范围等内容,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 土地出让金的定义:指土地使用权人为...查看全文

国有土地出让管理办法

在我国使用土地需要交纳土地使用税,而且还要办理土地拥有的相关证件,比如说房产证,因为我国的土地属于国家公有制,私人不能占有的。但有时候,当我们自己不再需要使用这片土地时,放在那里又有一些浪费资源,这个时候我们是可以将土地的使用权出...查看全文

土地管理法第45条的内容

《土地征收管理办法》规定了土地征收的批准权限和程序,包括基本农田、耕地和其他土地的征收条件。基本农田和超过一定面积的耕地需要国务院批准,其他土地则由地方政府批准并报备国务院。对于农用地的征收,需要先进行农用地转用审批。国务院批准的...查看全文

土地出让金征收标准及管理办法

土地出让金是土地使用者续期申请或房地产开发所需交纳的费用,其标准受土地级别、用途、年限等因素影响。各地土地出让金价格因供求关系不同而不同,需以当地标准为准。征收方式包括按成交价40%计算、按基准地价40%计算、通过评估价40%计算...查看全文

集体土地使用权租赁管理办法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办法所称的集体土地租赁,是指县(市,下同)及县以上人民政府将集体土地在一定期限内出租给土地使用者,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称出租人)与土地使用者(以下称承租人)签订集体土地租赁合同,承租人根据合同约定支付 租金的活动。...查看全文

集体土地使用权租赁管理办法主要内容是什么?

律师分析: 本办法所称的集体土地租赁,是指县(市,下同)及县以上人民政府将集体土地在一定期限内出租给土地使用者,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称出租人)与土地使用者(以下称承租人)签订集体土地租赁合同,承租人根据合同约定支付 租金的...查看全文

大连市土地出让金管理办法(最新版)

大连市土地出让金收费标准根据交易情况而异。实际成交价不低于基准地价的,按不低于40%计算;低于基准地价的,按基准地价的40%计算;有异议的,按机构评估价的40%计算。二手房土地出让金一般由受让人缴纳。土地出让金的好处在于稳定土地使...查看全文

土地登记办法主要内容是什么

法律分析:土地登记办法主要内容是:向国土资源所提出书面申请;国土资源所进行土地登记资料初审、县国土资源局审核;审核无异议发布公告,公告7日后统一报请县人民政府审批;填写土地登记卡和共用宗土地登记卡目录;材料归档、颁发证书。...查看全文

土地管理法47条补偿内容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如下:多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召开听证会,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查看全文

新土地管理法内容是什么?

律师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是为了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最新修正是根据2019年8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查看全文

土地管理法实施细则内容

土地管理法实施细则有哪些内容 《土地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六条规定,依法改变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因依法转让地上建筑物、构筑物等附着物导致土地使用权转移的,必须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变更登记申请,由原土...查看全文